注:转载文章
经施耐庵初刻划和金陵笑笑生的极度演绎,潘金莲几百年来都以一个妖冶、淫荡、狠毒的形象活在戏剧舞台以及文学作品中,成为市井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坏女人样板。
而武大郎则被塑造成身不满五尺,面目丑陋,头脑可笑,人称“三寸丁,谷树皮”的侏儒小丑形象。
但走近历史中真实的武大郎与潘金莲,我们会发现武大郎与潘金莲已蒙冤太久。
《百家讲坛(红版)》刊载为卿画眉的文章说:“这对恩爱的夫妻(武大郎与潘金莲)其实一直遭受着世人天大的误解,蒙受着千古奇冤。”
《水浒传》在华夏大地享有崇高的声誉,108位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也在人们心里定格。
然而,《水浒传》终究是小说,虽有其历史依据,但也难免虚构夸张,甚至是对事实颠倒黑白的歪曲。
在所有人物角色中,武大郎和潘金莲几乎是被泼污、扭曲最典型的代表。千百年来,这对恩爱的夫妻其实一直遭受着世人天大的误解,蒙受着千古奇冤。
那么,现实中,他们究竟是什么样子?对他们历史性的误解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武大郎本名武植,山东(今河北省)清河县武家那村人,武植虽出身贫寒,但聪颖过人,崇文尚武,少年即考中进士,出任山东阳谷县县令。
而潘金莲乃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那村1.5公里处的黄金庄。
史载,武、潘二人和睦恩爱,育有四子。武大郎的墓碑铭文就是澄清这些事实的最有力证据:
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媛。
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后裔,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
公幼年殁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
少时聪敏,索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然悠悠岁月,历历沧桑,名节无端诋毁,古墓横遭毁劫,令良士贤妇饮恨九泉,痛惜斯哉。
今修茸墓室,清源正名,告慰武公,以示后人,是为铭记焉。”
铭文中的“孔宋庄”即武家那村。
从中不难看出,武大郎虽然出身贫苦、历经坎坷,但绝非沿街卖炊饼的平庸之辈。
相反,他“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且“兴利除弊,清廉公明”,算得上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
而本是名门淑媛、原本贤良的县令夫人潘金莲却被后世描述成“裁缝家的穷苦女,九岁被卖做家伎”,且以美女荡妇的形象背负千载恶名,遭到唾骂,实在是比窦娥还要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