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听过一个故事:

一只猴子从水里捞出一条鱼来,然后把鱼放到一棵树上。路人生气的问猴子:“你在干什么呀?”,猴子理直气壮回答到:“我救了它一命,它才没有淹死。”

从猴子的角度来讲,猴子以自己的经验出发,想着自己掉到水里的感觉,然后把鱼捞出来背后的动机是为了救鱼,这是一个善举。从鱼的角度讲,猴子是在作恶,他把自己捞出来,让自己脱离正常生活的环境,导致自己的死亡。从路人的角度来讲,作为一个旁观者看到了客观的规律,事物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互相要尊重彼此。

如果把猴子捞鱼的故事扩大来讲,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比如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个人真奇怪,太不合群了”、“你怎么这么笨呢”、“他穿的花里胡哨的,真难看”等等。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其实就像猴子一样,以我们自己的为出发点,忽略了彼此的不同。

为什么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呢?

我们的人生经验,决定了每个人信念、价值观和规条。因为每个人面临的外部环境都是不同的,比如经历的事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遇到的人,各种外界信息的不同导致了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

每个人的人生经验不同,因此信念、价值观和规条也就不同。所以

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致;

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反应不可能完全一致;

对同一件事,不同人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不可能完全一致。

因此一个人的经验,不能套用在另一人身上,否则就会像猴子捞鱼一样,好心办坏事。

如何用好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呢?

首先,我们要接受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在实践中去验证是否有效,而不是直接去质疑。

当接受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我们就能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包容差异性。

其次,要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思考对方想要什么、是怎么想的、他的目的是什么,他想表达什么。

可以在对方说出观点之后,复述对方的观点,看看你是否正确的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最后,引导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尊重对方的选择。

你可以讲述你的经验,给对方提建议,但是仅仅是建议并不强迫对方按照你的建议执行。

举个例子,网上看过一个家长因为女孩写出了40m的大砍刀发飙的视频。

首先,当家长看到孩子写出40m的大砍刀的时候,想到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此时就不会用自己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而是接受现状,孩子对于长度单位可能不理解。

其次,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原因,为什么会把cm写成m,是写错了、不理解还是内心有什么想法、当时是怎么思考的等等?通过思考初步列出可能的问题。

最后,通过细致的发问,找到症结所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把自己思考的方式传递给他。

你可能感兴趣的:(D31-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