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祖庆老师谈教研活动

如何切实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呢?

第一,研究“裸课”,重选研究样本。

这里的所谓“裸课”,是指未经试教就公开亮相的家常公开课。

前面说过,教研活动的终极目的,是提升常态课教学效率。我们研究未经试教的常态课,就是把目光聚焦到日常课堂。提炼常态课的成功密码,发现常态课的常见问题,解决常态课的真实问题。

这样的研究,直面零包装的真实课堂,大家像解剖麻雀一样解剖一节常态课,提炼出12345,这些提炼出来的经验和教训,都是今后常态课碰得到或用得上的。这样的研究,才接地气的,才有真正借鉴价值。

一般来说,研究常态课,有两种模式。

一种模式是提前一天告知上课教师教学内容,该教师利用不到一天的时间备课,且规定不得进入课堂试教——可以在自己的大脑里反复再现课堂场景,多预设一些问题的应对策略。第二天,该教师带着昨天(晚)备的”裸课“亮相在众人面前,然后借助录像,回放视频,认真复盘,总结成败得失。如果有时间,上课教师可根据大家的建议,当天下午再次上这节课,让大家看见进步、思考主要变化以及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另一种模式是提前走进某位教师的教室,录制一节常态课,把这节常态课视频发给大家,要求大家教研活动之前认真观看,教研会上,结合录像片段,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二,萝卜+骨头+水=萝卜骨头汤

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教研人员结构要优化。

每次教研活动,尽量邀请一名外校名师、外地名师或接地气的真正有水平的专家,这样的外聘请名师或专家,没有被该校教师同化,往往能够看出这个群体的主要问题,能作出“当头棒喝”的诊断,进而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

这样的教研,当然不再是“萝卜+萝卜”,而是加上了“骨头”和“水”,最终熬成了“骨头汤”——一锅真正有营养的汤。

第三,教研活动要精心设计

真正有效的教研,从教研流程来说,要全程参与;从参与人员来说,要全员参与;从参与热情来说,要全情参与——

(1)前置学习:教研组要提前两到三个星期公布教研主题,教研组长要发动相关教师搜索跟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献(权威专著、高质量论文或案例),组织教师提前学习。

(2)全员设计:学习文献之后,所有教师都要参与“前设计”,亦即教研早一天,每位教师都要思考,假如我来上这节课,我怎么上?甚至可以采用“盲盒抽签”的办法——大家都来备课,第二天抽中谁,就由谁亮相。当然,可以设定年龄范围。比如教龄2-15年(这个由各校自定)的教师参与盲盒抽课。

(3)团队观课:成立观课小组,分别从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与学习状态等维度观课,及时记录教与学的状态和数据。并做好观课样本的个体定点描述。

(4)课后检测:根据教学目标,由观课小组设计一些典型题目,对学生进行教学目标达成度检测。

(5)深度议课:执教者、教研组长、观课者、检测组,大家围绕这次教研的主题,深度讨论,总结成败得失。主持人随机在黑板(或白板)上记录研究关键词,最后由1-2位教师梳理本次教研活动形成的共识和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6) 二次重构:由学科组骨干和执教教师一起,根据大家的诊断,重构这节课。若教研活动是一整天,则下午再次上课,再次研讨。

(7)专家引领:由高水平的专家对一天的教研活动做深度的剖析与引领。

(8)深度反思:教研组长带着大家认真总结这次教研活动,在学校微信公号或者学校教研刊物上,发布大家的后续思考。

这样的教研活动,不宜多,一个月一次,即可。

这样一学期扎实地搞四次,比每周一次教研效果不知要好多少倍。

你可能感兴趣的:(张祖庆老师谈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