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来,扎进去——《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最近,受疫情影响,工作不是很多。人闲的时候,思想会比较活跃。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特别是工作后的经历,以及未来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回顾很容易,只需静下心,脑子里过电影就可以看清前方的路很难,因为所有的认知和经验都是过去的,如果对未来趋势很清楚,就不会有这种困惑

越想越不明白,恰好认识了一位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朋友,我请她推荐几本书。她推荐了古典老师的3本书,这本《拆掉思维里的墙》是其中之一。


《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老师曾是新东方老师,2007年创办新精英生涯,专门从事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这本书写于2010年,彼时古典老师已经积累了不少职业生涯规划咨询的经验,书中基于大量的案例和深入的思考,主要讲了4个问题:什么是思维里的墙、为什么要拆掉它、如何拆、拆了之后怎么办。

1.什么是思维里的墙?

古典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用了两章和很多生动的例子,阐释了安全感的奴隶和没兴趣这两堵常见的思维之墙,安全感的奴隶常见的是对房子、职业、爱的依赖。

总结起来,思维里的墙就是限制我们更好发展的固有思维习惯,以致让我们成了这些思维习惯的奴隶。

比如,我们认为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宁可让自己错失职业发展黄金期,也要买房;认为爱一个人就要把TA牢牢拴住,结果留住人留不住心,最后连人也留不住。

然而,古典老师并非让我们把安全感的“墙”全拆了,而是不做安全感的奴隶,去追求更长久、更可持续的安全感,让这种安全感成为职业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2.为什么要拆思维里的墙?

因为

心智模式决定命运,

好的心智模式可以让你时来运转,步步为营;而思维里阻碍我们进步的“墙”,则会让你畏手畏脚,甚至慢慢陷入死局

3.如何拆掉思维里的墙?

古典老师通过对史泰龙“被造假”的经历、肯德基上校的1009次失败、模仿比尔·盖茨、努力就能成功等“励志故事”进行深入分析,用客观的数据和抽丝剥茧的手法,一点点戳穿“成功学”的把戏。

心灵鸡汤可以喝,掺了水的鸡汤少喝,下了毒的鸡汤千万别喝

对于职业选择,如何既不后悔又不错过、如何不被“职业照”迷惑,古典老师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招数,并告诫我们职业规划最好做,但是更重要的是在初步规划的基础上动手去干,同时边干边修正。

书中还专门对受害者心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助于被这种思维里的墙控制的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进而摆脱这种影响。

总结古典老师“拆墙术”:

①找过硬证据,越贴近现实越好,越靠近源头越好,所以要去找第一手资料,找不到一手就去请教靠谱的专业人士或上专业论坛、博客;

②将找到的证据进行对比、互证;

③多问几个为什么,可以反过来想一想。

4.“拆完墙”之后呢?

拔掉田里的草,不种上庄稼,还是打不到粮食

拆掉思维里限制我们的墙,还要重塑思维模式,才能更好前行。

最应该树立的思维模式,就是做我们自己,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主宰,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而不是活在别人的世界里,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

山本耀司说过: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如何拆掉思维里的墙、做我们自己呢?

时不时跳出来,换个角度看看自己,是自己想成为的模样吗?什么改变了我们?想成为什么样子呢?想好了,思路理清了,身心舒缓了,再一个猛子扎进去,继续火热的生活,朝着梦想奋力搏击

你可能感兴趣的:(跳出来,扎进去——《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