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蜜糖,你的砒霜——《后真相时代》有感

读完《后真相时代》这本书,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发现这本书真的和“后真相”没有太大关系。后真相,是指忽视真相、不在乎事实,以主观意见来表达,把人们的情感和感觉的评论放在首位,把证据、事实及真相放在次要,甚至毫不重要的位置。现今的传播者、表达者、自媒体,他们知道事实,但是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情绪情感。

作者:[英]赫克托·麦克唐纳
出版社: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后浪
副标题: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原作名:TRUTH:How the Many Sides to Every Story Shape Our Reality
译者:刘清山
出版年:2019
页数:344
定价: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9787513924443

这本书主要谈了什么呢?通过真相的四个维度“片面真相”、“主观真相”、“人造真相”、“未知真相”来谈真相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以及真相的策略性战术。

真相被三类人倡导者、误导者、误传者利用,达成自己的目的。倡导者属于其中善良之辈,是以建设性为目标去选择竞争性真相。作者独创了“竞争性真相”用来说明我们为何有选择性的切入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事实进行陈述。

后真相时代01小格式.jpg

虽然其中的核心理论不是很新鲜,《乌合之众》,《1984》都有提及。但本书作者引用分析了大量现实例证,来阐述“真相”、“三类人”、“民众”、“策略”之间的关系,在例证的引领下,看的会清晰一些。美中不足的是,这些例证都过于遥远,并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读者其实更关心如何在生活中,让自己阐述清楚真相,并且运用得当“竞争性真相”这个概念,用这个概念为自己服务。比如运用到如何说服客户购买自己的方案,在品牌对接的时候如何阐述清楚自己的理念,在公司中与同事领导沟通的时候如何阐述清晰且有效,甚至面谈投资人的时候能用语言让他们信任自己并超越他们的逻辑之上。

俗话说,就是道理都懂了,那么怎么落地啊?书里没有具体说,这个需要读者自己去悟。

书中有部分概念是浅浅的谈了一下“后真相”的部分事实。通俗的来说,因为民众傻,所以才有了这一套高智商的人摸索出来的逻辑规律。他们摸索出民众的习惯规律,总结出民众喜欢看什么,喜欢听什么,于是就开始说故事,你越爱听,我就说越多的故事来吸引你。于是变成了,一种共谋。社交并没有多元化,反而变得雷同,打开抖音看了看,基本都是相同的内容。

俗话说,虽然你喜欢这道菜,但是每天吃,多了也要吐,当你想换个口味的时候,算法推送给你的都是一样的菜。这已经不是我想开放就开放,我想多元化就多元化的问题了,算法机制在某种程度起到了共谋的作用。并且在跟热点,追逐用户习惯一致的相同行为操作上,更加剧了信息传播的封闭。

《后真相时代》还是着力在内容产生的这个点。换而言之,就是有那么一帮人是怎么拿着事实去搞事情的,然后分析了一下,我们也可以学一学,然后让自己的生活,沟通能力,社交更符合这个人当下的行为模式。比如有一章提到说,如果你面试一个人,会对他说什么?是说面临的困难,还是说未来的憧憬?明显大家想听对自己有利的部分,可以谈谈能遇到的挑战,自我的提升这些等等。如果你一开始就摆困难,那么完蛋,这个人就进不来了。如果换在谈恋爱,沟通社交方面,也是一样的,一上来就摆出不利的元素,那么对方就吓跑了。不是因为现在的人脆弱,而是现在的人语言行为模式都倾向面对自己有利的元素。

后真相时代02.jpg

这本书我看来看去,对社交沟通,对生活沟通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延展到如何与上司沟通,如何摆事实讲道理,如何去面试,如何第一次与女生约会,如何讲一个故事,如何写抖音故事内容,这些帮助会很大。

至于这本书对后真相人们为什么情绪化表达而忽略事实并没有提出什么观点和看法,同样这本书也没有对后真相时代的新媒体信息爆炸和撕裂提出什么观点和看法。我觉得这本书《后真相时代》,出版的时间有点早了,没有赶上youtube,抖音,直播,微博等这一系列现象级的社会行为背后的动作分析。

最后,我想用“我的蜜糖,你的砒霜”来做标题,供大家反思自己所听到的信息,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蜜糖,还是砒霜?是PUA?还是套路?是陷阱?还是大饼?是未来?还是巨坑?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蜜糖,你的砒霜——《后真相时代》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