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 .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割鸡焉用牛刀?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到了武城,听到管弦和歌唱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就容易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是同他开玩笑罢了。”

这是孔子很少见的在《论语》当中犯错,直接被学生怼回来并且承认错误的一个桥段。

武城就是曲阜旁边的一个小县城。当时子游在做武城宰,子游叫言偃。孔子到了武城这个地方之后,等于是视察学生的治下,看看学生治理的如何。

弦歌是以乐教人,就是让大家能够学礼学乐。所以,闻到弦歌之声,代表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在学礼乐。

但是孔子看到之后,却笑了一下说:这些小老百姓还用学这个吗?

礼乐是“牛刀”,是用来在朝廷之上的,是教育知识分子用的,现在让这帮贩夫走卒都开始学这个,孔子觉得似乎有些好笑。认为根本用不着。

这时,子游很严肃地对孔子说:老师你曾经跟我说过,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意思就是君子和小人都应该学高级的东西,都应该学礼乐,都应该学道。

君子学道则爱人,达则兼济天下。君子是通达的人,所以,当你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当你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你就应该更多地去关系别人,应该更多地努力为社会做事。这是君子学道的好处。

小人学道则易使:虽然这个人只是一个贩夫走卒,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让他懂道理,能够让他学礼乐,那么,他也会成为一个很好用的有用之才。也将是一个社会的建设者。

这实际上就是子游当仁不让于师也。虽然你是我的老师,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更何况,我喜爱的这个真理,还是当年你告诉我的。

所以,孔子遇到了自己犯错,被学生挑出来的时候,立即认错。这也是孔子的伟大之处。

那么,对于普通的劳动者,教弦歌,学礼乐。是不是杀鸡焉用牛刀呢?

电影《无问西东》里有一段,云南的山区里边,很多当地的老百姓,都是唱那种赞美诗,美声唱法,在那唱。那并不是电影的桥段,而是真实有那么一个村子,那个村子的人就是从二战以后一直到今天,代代流传,一边工作,一边唱西洋的音乐,唱赞美诗。因为在二战期间,真的有一个传教士在那个地方救助那些孤儿,然后教他们唱歌,度过最饥饿的那一段艰难的岁月。后来慢慢流传下来。

这个就是我们说你走到一个小山村里边,闻弦歌之声,这样的感觉。

这绝对不是鸡与牛刀的关系,我们希望华夏大地处处弦歌,炎黄子孙个个读书。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公山弗扰在费邑叛反,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往。子路不高兴,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到公山氏那里去呢?”孔子说:“那召我去的人,岂会让我白去一趟吗?如果有任用我的人,我就会使周朝的政德在东方复兴。”

子路,就是孔子的一面镜子,永远要保证孔子不要犯道德上的错误。

在电影《孔子》中,开篇发生的那个战乱,就是公山弗扰发动的。孔子和公山弗扰做过战。

公山弗扰发动反叛后,应该是取得了短暂的成功,所以,希望在那里建立自己的政权,就召孔子,希望孔子能够去工作,孔子看上去竟然动心了,准备前往。

子路就不高兴了。子见南子子路就不高兴,何况孔子现在要求跟一个叛臣合作。

最终孔子是没有去的,而且,如果孔子真的去了,他也就不是孔子了。而且孔子也并不是真的想去。

这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放在你的面前,大部分的人你都会想想吧。动心一下,跟周围的人讨论讨论,显示一下自己的身价,但并不是说真的想去。

从这里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个时代,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是公山弗扰,明天是阳货,后天会是别人,一天到晚都有叛乱的这些人。城头变换大王旗。

这是你就会发现,跟谁在一起都会是以虎谋皮,当时因为整个东周的国家,权力已经旁落,东周皇帝已经没有权力了。权力给到了诸侯。现在变得诸侯也没有权力,诸侯的这些权力被贵族所掌握。

但是,到公山弗扰这里,你会发现,连贵族的权力都没有了。被家臣所掌握。

所以,就是层层叛乱。

因此,孔子不管和他们任何一个人合作,都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为,这些人眼中只有江山,没有人会认真地去辅佐孔子,去把道弘扬起来,然后复兴东周这样的事情。

孔子最委屈的事就是,他没有军队,没有武器。

曾经有人讲,为什么这么多人都喜欢召孔子?因为孔子有弟子三千,而且孔子的三千弟子里有很多能够从事军旅之事的人。能够打仗的人是很多的。如果孔子把这三千弟子武装起来,再加上弟子们所带的弟子,那可能是一支十万人的部队。这在当时,就是一个庞大的力量。

但是,孔子说,军旅之事围场闻也。就是这些事压根就不关心,你也要能够理解,一个人寂寞的时间长的那种感觉。孔子在鲁国其实是做过事,所以他有做事的能力,也有做事的想法和愿景。但问题是,一直没事可做。

所以,只要有人能够给他一个舞台,给他一个机会,他都会认真地考量这件事情。但最终,还是仁义战胜了欲望。

当时的孔子其实是有2个选择的。一个选择是从上而下,进行仁政的推行,一个选择是自下而上,进行仁政的变革。

自上而下就是孟子所用的办法,每次和王谈,谈完以后,希望能够从行而下改革。但是如果孔子考虑说,跟他们谈过之后,几乎也没用,那有没有可能我是自下而上把东周的这些礼仪恢复起来。

这两者,在当时看来是乱世。都不是好的方法。大的潮流趋势是变得越来越乱的,孔子一个人的能力也是很有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八六 .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割鸡焉用牛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