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配度-用户研究员的工具书

匹配度

作者:陈峻锐, 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资深用户研究专家,中国电信12年用户研究从业经验,4年产品经理从业经验与跨界经历。

阅读目的:需求衡量的方法, 需求与设计的沟通

收获:

关于原阅读目的没有找到与心目中所城池的参考。虽有介绍如变为小白来评估,但还是无法比较确切的好用的一种好的确定需求的方式,正如书中所说洞察只是一个引子,不要把洞察作为最终盖棺定论的结论,而是作为一种唤起团队兴趣,愿意去探索新领域的引子吧。

摘要:

需求是什么?

一种用户尚未满足,又希望能被满足的愿望。这种愿望有多种层次,不仅是物质的,也有心理情感的,甚至文化层面的。

洞察时寻找哪类用户?

1.典型用户,指的是产品的大众用户,用于建立主流用户的标准

2.极端用户,指使用者的两端的,可以是技能、收入、年龄等。 通过与典型用户对比可以发现新需求及潜在的价值

3.趋势用户,引领消费趋势的人群。如大学生、发达城市用户、创意行业、IT、关联专家

访谈的节奏与安排曲线图

访谈的节奏与安排曲线图

信息传递的漏斗

信息传递的漏斗

观察什么细节

1.应该出现和不应该出现的内容

2.用户觉得重要的

3.不能理解的

4.有差异的

5.有趣的

6.用户的情绪

7.没有的内容

8.注意对环境的观察

洞察报告时有疑问的招

1.面对大家都知道的情况, 最好先问大家,让大家先说再和自己的结果做比对

2.面对”质疑“

样本少:用户洞察更多的是发现,而不是验证。发现用户行为或者认知方式,一定是代表着某些用户有着类似的需求。有这种的需求规模需要进一步探索,可以开发一个很小的原型投放到市场尝试。

感觉与我的不同:的确可能不同,因为你也可能代表的是一部分用户的态度,我的洞察也许是发现了另一部分用户的态度。存在不同的用户很正常,这也许是一次新的机会呢。

不能解释某些现象:的确如你所说,现在还解释不了这个现象。这个现象需要进一步研究下去

洞察描述不太正确,范围界定上有点模糊:洞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下去。尽可能的把信息描述正确,但可能还是会有一些细节无法确定。如果大方向没问题,我相信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我们会越来越清晰。

你可能感兴趣的:(匹配度-用户研究员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