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第六讲

如果种多肉,要懂得多肉,有种多肉需要很长的花盆,因为它的根系又细又长。


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读懂孩子。

2、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父母的角色依次是什么?

(1)0-6岁,照顾者:以妈妈为主,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对孩子而言,妈妈象征着食物、温暖、支持、保护和呵护;爸爸通过爱妈妈而爱孩子;

(2)6-12岁,规则制定者:爸爸妈妈要齐心协力(爸爸向前一步,妈妈退后一步),爸爸树立权威,设定边界,制定规范规则;

(3)12-18岁,战士兼保护者、守望者:帮助孩子招架青春期风暴,对抗引诱,以免走上歧途;

(4)18岁以后,精神导师:放手。

3、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从脑科学的角度认为,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三大核心是什么?

(1)在儿童和教养者之间需要一种温暖的、细心负责的、语言丰富的、稳定安全的互动安全;

(2)需要合适的环境刺激和引导;

(3)避免早期的忽视和虐待,包括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缺乏和教养者之间的互动、不适宜的学习方法和内容等。

4、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梳理了0-3岁儿童家庭教育的八个关键点,如下:

(1)确保孩子营养充足和身体健康发育;

(2)与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关系;

(3)做温暖、稳定的教养者;

(4)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

(5)创造丰富积极的学习环境;

(6)避免早期的忽视和虐待;

(7)增加孩子的社会性接触;

(8)早期发展问题的发现和干预。

5、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

(1)0-2岁,感知运动阶段(爬很重要);

(2)2-7岁,前运算阶段(比大小、方圆、数量等游戏活动);

(3)7-11岁,具体运算阶段;

(4)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

6、孩子的多元智能理论:智能是多元的,可以分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认识自然的智能等。还有人提出过道德智能。

思考:未来给孩子扬长还是补短?应该先让孩子有丰富的生活,尽可能多的打开智能,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擅长的智能。

应用:父母学会去分辨孩子的特点和缺点。如果家长与孩子的气质维度不同,有可能会委屈或误解孩子,一定要去观察孩子、读懂孩子。

7、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课题组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2万名家长和2万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

(1)家长对子女优先关注现实性因素,对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

(2)学生减负并未减压,学习仍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3)成绩成为家长对自身和配偶评价的重要标尺;

(4)“人机时间”过多,家庭文化娱乐氛围不足;

(5)母亲在家庭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女生接受性教育更为充分;

(6)学前班没给孩子带来任何学业优势;

(7)择校的效果令人失望;

(8)课外班与课外作业并不能提升孩子的成绩。

有个调研: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全家每周超过3次一起吃晚餐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爸爸陪伴多的孩子学习成绩好......

应用:心灵手巧、心手相应:可以查一下所有“提手旁”的字并让孩子做出动作,做出的越多,智商越高。

学龄前不要给孩子做基础教育,因为他的小肌肉群还没发展好,还不能进行书写。

8、儿童的9个气质维度:活动量、规律性、趋近性、适应性、反应强度、情绪本质、坚持度、注意力分散度、反应阀。

9、中科院做了对初中生教育的调查,总结出十大误区

(1)青春期并非充满可怕的“暴风雨”;

(2)家长不再是孩子唯一的“重要他人”;

(3)孩子不开心时并不希望家长赶快“救火”;

(4)异性交往不会导致“早恋”;

(5)家长不知道子女学业和情感的真正需求;

(6)家长权威不取决于“为孩子做了多少”;

(7)父亲在家庭中有教育优势;

(8)多报辅导班不能带来好成绩;

(9)孩子大了也要进行性教育;

(10)学习成绩与亲子沟通质量有关。


推荐文章:《多数00后成为了“三少学生”》,孩子们睡眠不够、运动不够、阅读不够。

10、家庭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越来越多地被政府纳入公共服务;

(2)课程体系和理论建设需求越来越迫切;

(3)逐渐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11、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

(1)孩子是家庭的过客;

(2)培养正常的“斜杆青年”;

(3)家庭教育是人生的起跑线;

(4)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5)教育孩子的前提是读懂孩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第六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