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声川的创意学》笔记

赖声川的创意学

>> 当我谈到“智慧”以及现代社会已经迷失了对智慧的掌握时,我期待他们向我唱反调,但居然全班都只安静地听,点头。有一位特别聪敏的学生跟我说,“是这样的。”我说,“是这样的?这话寓意深远,代表你们从小的一切学习都在边缘而不在中心。对吗?”


>> 我们很容易自动接受各种社会加诸自我的制式观念及想法:“生活应该如何过”、“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什么样的对象才是好对象”、“买什么样的房子才算是好房子”、“怎么样才算是一顿好吃的饭”、“怎么样才是一个好假期”……其实每一项选择都充满潜在的创意,而我们居然愿意在一切可能之中接受众人的标准答案,然后花毕生的力量来符合这些标准答案。

>> 这样盲目追求社会既定价值的生活方式是现代人最深的悲哀,也是创意最大的先天杀手。即使没有人这么规定,我们总是把视线放在别人制定的界限之内。没有人教我们如何扩大界限,甚至毁灭界限;没有人教我们,或许世界是没有界限的。

>> 为何普及化,我认为是因为我们太不了解创意。这也难怪,因为创意本身具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与力量,坊间又充满各种描述创意天才的离奇故事,形成神话,让我们认为创意不是我的事,而是那些天才的事。

>> 所以说,我个人学习创意的方式跟大部分创意人一样痛苦、在黑暗中摸索。要写什么?如何写?通过一次又一次新作品的折磨,慢慢挣扎,到某一天,开始掌握那神秘的过程,才敢说自己对创作有那么一点心得。多年以后,我自然也认为每一个人需靠自己摸索才能学习创意,没有人能教你。

>> 没创意的头脑可以看出错的答案,但需要有创意的头脑才能看出错的题目。

>> 爵士乐大师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挣扎多年才发明爵士乐的新语汇“比波普”(Bebop),永远改变了爵士乐。这个“题目”是他自己出的,并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除了他,没有人会,甚至没有人知道怎么问这个问题。只有他因为内心深处对音乐现况的不满,主动出击,走上长年探索创意的道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一样,他的探索来自内在求知的欲望,没有人委托他去研究,只有他自己能出题,自己解。而他给自己出的题目是:为宇宙做出一个方程式。筹码大,难度高,可能的失败与挫折大,但可能的收获不可限量。他曾说:

题目的解答一定在出题目的思维程度之上。

第4章 创意的神秘电脑

>> 创意的第一个关键就是我们内在所储存的一切。创意的第二个关键就是神秘电脑的“操作系统”,也就是将所有档案抓出来,合适地组合在一起的机制。

第5章 创意金字塔

>> 而智慧的训练是在“生活”的场域;方法的训练在各自的创意领域,简称“艺术”。

>> “智能”要在“生活”中学习,“方法”是在“艺术”中学习。

>> 有一次我和钢琴家傅聪聊天,他不无感叹地说:“最近在国际钢琴大赛中看到一些年轻人,手指头太厉害了。”可是最后他不禁问起:“问题是音乐在哪里?”这里傅聪所指的“手指头”就是“方法”,“音乐”就是“智能”。在他眼里,年轻乐手没洞察曲目真面目的觉知能力,充满音乐技巧,却缺乏音乐智能,无法真正感动听众。

>> 我们换一个领域来看:现在很多企业总裁进修的方式并不是去参加管理研习营,他们已经累积了一身管理技巧功夫,于是反而会到山里独处,或者去学瑜伽等。艺术家亦然。以我自己为例,这些年当我感到需要进修、补充创意能量的时候,我不会去参加导演研习营或戏剧会议,而是去参加一个佛法研习营,或者单纯地去旅行。这简单地说明了,虽然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意所需的“智慧”与“方法”得在不同的场域中取得。艺术领域有艺术领域的特定功夫要练,生活中有生活中的特定功夫要练。

>> 其实不只创意教育,综观现代教育体系,似乎都从明信片的右边出发,令人讶异地遗忘了左边。现代教育体系并不负责左边的“智慧”教育,在这“不负责”中隐藏着一种共识:智慧无法或不该被教导。这背后也显示,我们其实不会教“智慧”,我们失去了教智慧的能力。在某方面,这也是民主体系进步的必然结果:在民主体系中,“智慧”一词刻意变得很含糊、无法定义,这是有理由的。

>> 其实所有的问题就是因为现在没有人可以教我们怎么活。当传统价值崩溃、社会形态转移、家庭结构瓦解、地球村出现、网络当道,唯一能教我们活的就是媒体,而你如果相信媒体所教我们的,它唯一的讯息就是“尽量而赶快去消费吧,买买买!愈多愈好,愈快愈好!”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最高指导原则了,再也没有任何指示给我们这个心灵空虚的时代了。

>> 我们被困在一种奇特的两难困境中:没有人教我们怎么活,也没有人认为谁该或谁能教谁怎么活,而怎么活,就是培养智慧的开始。没有这个,更不用提培养创意。

>> 一栋伟大的建筑物必须从不可测量的元素开始,然后用可测量的方式进行设计,最后的成品必须是不可测量的。

第6章 创意的泉源

>> 在你的光中我学会爱

在你的美中学会做诗

你在我胸中舞着

偶尔,我能瞥见你

而那一瞥

成为这艺术

——波斯诗人鲁米(Rumi)

>>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用老子《道德经》来诠释,也可以看到以上各种名称共同的不可说明性。只要我们说得出口,它就不是那东西。这只能够体会,而不能解释。

>> 在所有艺术之中,

我们只是学徒;

真正的大艺术是我们的人生。

——美国陶艺家理查兹(M. C. Richards)

>> 为什么一个平凡的经验在创意人眼中蕴含着各种可能性?为什么不平凡的题材在另一个人手中却做出劣等的作品?这都是我所定义的“智慧”问题,是“知道”与“不知道”之间的差距。史卓克“知道舞台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 缺乏来自生活(而不是来自艺术)的个人智慧,一位创意人将连“题目”都选不出来,至少在一开始选择就已经局限了创意。

>> 最大的艺术是人生而不是艺术。如此看来,相对于培养技巧,创意人至少要用相等的时间与努力培养自己的心

第8章 创意三毒

>> 事实上人生就是一场无法停止的累积。从小所累积的一切都积留体内,我们每天、每秒持续累积,这就是这个世界的法则,无人例外。

>> 我们是否可以开始对自己所累积的一切负责?

怪罪命运是容易的,但是看清自己如何累积经验,才能看到自己如何受命运影响。其中的差别很大。

>> 一个输出、一个输入,创意必须有来源,这来源是自己心中的累积,心所看到、所感受到的一切。

>> 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分析下的人生很恐怖,因为人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习性设定的“自动驾驶”下无意识活着。我们习惯性地自动远离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接近喜欢的东西,自动对于无所谓的事不予理会。从小到大,行为模式愈来愈可预期,渐渐僵化。僵化立即加重遮蔽我们的创意泉源,成为创意的严重障碍。

>> 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

──圣埃克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

第9章 如何看

>> 哲学家柏格森(Henri Bergson)说:

眼睛只能看到心愿意理解的事。

>> 一个人能不能累积智慧,主要是看他懂不懂“如何看”这个世界,如何看自己的动机,如何看自己的习性,如何看自己的生命经验。眼睛只是感官。到底看到什么,看多看少,是心在决定。

>> 画家高更(Paul Gauguin)指出,一个人左眼和右眼看的都不一样。到后来,他说:“我闭上眼睛,目的是为了看

Think

>> 我们每天面对世界,带着心中各种情绪和偏见。我们经常还没看清楚事情,就已经先在上面染色。

>> 萨钦哲仁波切说:

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本来的面目吗?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报纸、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无数的影响,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生命?

第10章 三观

>> 我们要检查自己的好恶。要仔细去看日常生活中从微小的好恶,到人生的大课题、大执着、心结的成形过程,这一切是怎么形成的?其实都有脉络可寻。

>> 一行法师说:

若我们非常仔细地观看任何东西的心,它会揭露自己。

第11章 转化

>> 你们要给观众一个礼物,还是对着他们倒垃圾?”这就是动机。剧场可以是一个奉献的地方,把自己的剧本当礼物献给观众。也可以是一个垃圾场,将自己心中的垃圾到处倒。我也不讳言,曾经在剧场中度过这样的夜晚,台上的“垃圾”往我们身上猛倒,而演出者未必自觉。

>> 找动机最简单的测验就是不断问:“为什么?”真正重要的问题都要向内问。当我们开始向内问问题,怀疑自己一切所作所为,就是智慧生起的开始。


>> 搞了半天,在创意工作中,我们百分之八十的专注力都放在自我心身上,而不是放在作品身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想象自己的作品做出来之后会长什么样子,会有什么效果,甚至在最自恋的情况之下,已经在设想作品会得什么奖,上台领奖要说什么话。这些都是针对自我心的需求,而不是针对作品本身的需求。

第12章 方法的机器

这个深有体会,最近的创作感触很大

>> 把“创作”两个字拆开来看,大部分人都迷恋第一个字,因为“创”代表的是想象力、幻想力、创造力,这一切都很迷人,而“作”意味着乏味的苦工。但我认为的创意工程,只有百分之十属于“创”,剩下百分之九十都是“作”。爱迪生说得更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比例正好跟一般人的印象相反。一般人认为“创作”就是创意点子的发想。

>> 把“创作”两个字拆开来看,大部分人都迷恋第一个字,因为“创”代表的是想象力、幻想力、创造力,这一切都很迷人,而“作”意味着乏味的苦工。但我认为的创意工程,只有百分之十属于“创”,剩下百分之九十都是“作”。爱迪生说得更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比例正好跟一般人的印象相反。一般人认为“创作”就是创意点子的发想。

第14章 重新设定操作系统

今天写了一天,对这句话感触颇深厚

>> 什么是“创意模式”?就是活在一种状态里,让人生中任何遭遇,任何经验,任何情绪、感受,都成为创意的可能材料,而在世间任何事物的运行,都可能隐含创意的秘密。

>> 创意需要这样的生活态度。创意无法是朝九晚五的上班形式,这就是创意的魔咒:它带来很大的力量,但获得它相对也必须付出相当代价。没有这种全天候“捕捉”创意的心态,也很难成为创意人。

第15章 施工中

>> 要成为作家,必须把写作当成一种习惯,

进而强迫习惯成执着。

写作必须是一种执着,

必须和说话、睡觉、吃饭一样有机,

一样地有着身体与心理的生命。

——非洲诗人欧孙达瑞(Nisi Osundare)

>> 艺术家必须主动培养大部分人力求避免的状态──独处。

──作家鲍德温(James Baldwin)

>> 创意人来说,闲晃其实是一种效率;不论大小,任何创意人都无法跳过这个阶段,就像一个母亲无法跳过怀孕的过程一样。

──历史学家巴尊(Jacques Barzun)

>> 如果你没时间读书,你也没有时间、没有工具来写作。我们必须腾出时间读书,安静地吸取知识和书本中的经验。

第16章 结语

>> 真正重要的是,作品是否真的与观众沟通了,而沟通的又是什么?

美国科幻小说家雷·布莱柏利(Ray Bradbury)提供以下极为重要的观察:

你必须学习如何接受别人的排斥(accept rejection),同时学习如何排斥别人的接纳(reject acceptance)。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声川的创意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