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心1:理性和情感谁是主宰?

正义之心

知识线索

道德的起源。道德并不是人们经过理性的推理得出来的,而是由情感自然引发的。海特的这个观点,跟我们中国人的想法有相通之处。明代的大儒王阳明提出“良知”,良知就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这意味着,良知不是通过思辨形成的,仅仅学习关于伦理的知识无法提高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更关键的是要去倾听你内心的声音。

知识内容

著名心理学家海特的《正义之心》。

1.三位思想家的争论

每个人都有自己道德观念,我们的道德观念是通过理性思考得来的,还是出自情感的影响呢?

有三位思想家都曾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但他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第一位思想家是柏拉图。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有一大段对宇宙起源的解释。根据书中的人物蒂迈欧的说法,我们的头脑之中有一种理性的、永恒的灵魂,躯体里面有着另一种极不理性、也非不朽的灵魂,其实就是我们的情感。从柏拉图的时代起,就有第一种观点认为,理性是主人,激情是仆人。

第二位思想家是杰斐逊。1786年,杰斐逊担任美国驻法大使时,爱上了一位有夫之妇,27岁的英国艺术家玛利亚。这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玛利亚跟着丈夫回到了英国,留下杰斐逊一个人黯然神伤。他给玛丽亚写了一封情书。在杰斐逊的这封情书里,头脑和心灵在激烈地争论。头脑批评心灵感情用事,搞得一塌糊涂,心灵感到非常惭愧,但最终还是下决心,虚心接受、绝不改正。心灵告诉头脑,大自然给我们的是一块分封的领地,我管我的,你管你的。也就是说,就像罗马帝国后来分成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帝国,各自有自己的皇帝一样,理性和情感也是互相独立的两位统治者。

第三位思想家是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休谟曾经说,“理性只能是激情的奴隶,除了侍奉和服从激情,不能假装自己还有别的差事。”一位哲学家说出这样贬低理性的话,听起来很不可思议。

这三位观点,你更支持哪一种?

2.道德之愣

口舌之辩,分不出谁对谁错。我们要通过做实验的方式研究道德的起源。接下来,我先介绍一下海特在《正义之心》的第一章讲到的道德实验。

海特经常创造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情景,让人们去判断,这些行为到底是不是合乎道德规范。几乎在所有的情况下,人们都会迅速地做出自己的判断,但如果你再问他们,为什么你觉得这么做不对,他们很可能会被问倒。他们会说:“我知道这是错的,只是想不出理由。”海特把这种情况叫做“道德之愣”(morally dumbfounded)。

为了帮你更好地理解“道德之愣”,海特在书里举了很多例子,让人最熟悉的是这样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常常讲的“电车困境”。有一列有轨电车失控了,朝着一群孩子撞过去。这群孩子都没有注意到,眼看着就会被电车撞死。你正好在控制台,如果你按下一个按钮,就能改变电车的轨道,电车会朝另一个方向滑,而在那个方向有个胖子。你会按下按钮,牺牲一个胖子,拯救一群孩子吗?有的人会这么干。

但同样是这些人,如果你再告诉他们,必须自己亲自动手,把那个胖子推到电车轮下,才能拯救这群孩子,你干不干?好多人就选择不干了。看起来结果都是牺牲了一个胖子,拯救了一群孩子,为什么人们的选择就不一样了呢?好多人只是觉得后一种做法更不妥,但为什么更不妥,他们说不出来。

3.道德的第一原则:直觉在先,推理在后

出现道德之愣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在做道德判断的时候是先下结论,然后再找理由。我们找理由的时候,假装自己是在深思熟虑,其实是在为自己辩护。所以,休谟讲的是对的,理性不是情感的主人,而是情感的仆人,更贴切地说,理性更像是情感的辩护律师。由此,我们得出了海特所说的道德的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

这说明,道德主要不是由推理而来的,那就应该是来自先天的直觉和后天的社会学习。如果我们从先天的直觉来看道德的起源,应该从漫长的人类演化过程去寻找线索,也就是说,很可能是某些道德规范更有助于人类的生存。如果我们从后天的社会学习去看道德的形成,我们就要承认,道德没有标准答案,不同的社会,甚至是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成员,都会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正义之心1:理性和情感谁是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