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够的尽头,是没有尽力的遗憾

从3月20日我知道录取无望后开始投调剂和四处找工作,到4月20日从外地回家,整整一个月,我知道,有些事情该做了断了。

我内心深处一直知道有两个地方是最后的选择,认真做,可能都不坏。一个是家乡新成立的大数据公司,前期是做数据中心基础建设,但是根据规划,从基础建设到平台开发,到软件开发,都是toB端,公司刚刚起步,有政府支持,山西省内也是空白的领域,虽然起步会艰难一些,但是是在时代的浪潮之上发展的公司,也符合我找工作一直想去的类型。一个就是舅舅律所开分所,如果不是上次二姨和我聊天,我是无论如何不会考虑去舅舅律所的,一方面自己不喜欢别人强势之下的压抑,有不同的想法就只能忍着,而舅舅之前给我的印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另一方面,去外面干,几年之内都要依赖家里,是我自尊心所不能忍受的,再者,以我的性格,其实也不喜欢争议,勾心斗角之类,自己工作不是那么完全仔细,所以法律工作还是心存畏惧的。后来,二姨和我说起,舅舅其实在外面不是这样,反而乐意教下面的小律师们做事,大家都很尊敬他,我对去舅舅律所这件事才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本周需要决定是开始律师实习还是去企业,这也是我目前唯二的选择了,至于编程方面,现在只好当做兴趣来发展,如果是去大数据的公司的话,这方面或多或少身边还有一样的伙伴,而在我们这个五线城市,律所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业务相当于没有,更别说和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及时的接轨。

两个方面没有折中的方案,两个方向,好像分道扬镳一样。我冥思苦想,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有答案,我知道自己很缺实践来检验自己究竟更喜欢什么。

其实这么多天,我很希望舅舅给我提供挂证的机会,保留一个让我后悔的机会,因为我确实更想去企业里试一试,而且做大数据的方向,不管是公司运营,还是产品方向我自己都更有兴趣,只是苦于没有入门的机会,而普云愿意提供这样的机会;其次,之前的律所主任也说过,做合同审核其实是需要知道公司是如何运作的的,商业是如果运行的,合同的目的不是仅仅是法律审查,我后面也很认可这个学习路径,毕竟诉讼是诉讼,而审合同,大多数是非诉讼,更加注重商业目的的实现,正是这块商业的部分,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做合同的外审,你和真实的商业、公司运作,总感觉隔着一层窗户纸,加入一家科技公司,但是不仅仅是做螺丝钉,不做成本中心,而去创造价值,这大概就是第一份工作以后最直观的感受,对下一份工作的期待。

正如陈少文老师所言,人所擅长的(或者暂时擅长的)不一定是自己喜欢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没有继续沿着法律职业路径继续找工作的原因之一,且不说自己审合同根本算不上熟练优秀,只是暂时有工作经验的仅此而已。

最终尘埃落定,去律所,但是几个小时之间的两个方向的巨大反差,中间很多事由于沟通不畅的原因,终究还是有些唏嘘。

这个不畅是有三个方面:

1,没有提前联系律协,把真正模糊而在意的事情问清楚。原来实习律师申请时间已经截止,没有了这个前提,我的选择当然是先去企业历练一番,三个月以后就已经有了答案。

2,没有和舅舅沟通过先办实习的想法,按照舅舅之前透露的意思,实习律师这件事,是先下决心做律师再说,否则的话,培训,年检,每年缴一笔会费也是一件件麻烦而没有必要的事。(此时我也忘记了还有暂时注销这种操作)所以提前挂证相当于一件悬而未决的事,我做不来,也迟迟犹豫没有和舅舅有过很好的沟通。

3,没有和HR至少是电话沟通,甚至是当面沟通,后面才发现彼此都有误会。很多时候人们在沟通的时候有思维的惯性,只愿意相信自己已知的,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尤其是文字聊天,充分思考的时间是有,但是双方花了半天的时间,就是没有沟通到双方真正在意的点上。

前两个是我应该提前就做的事,哪怕做好挨一顿臭骂的准备,但是我没有。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我上午给HR发信息表示自己愿意来,HR说需要和CEO沟通一下,而我在担心实习证这周再迟也就没有办法挂,毕竟和行政部门打交道,不能掐月底。最后,HR表示还要三面,看能不能从审合同开始做起,我内心开始不乐意。

审合同的乐趣在于理解他们在做什么,什么业务模式,怎么收费,谁更有话语权,再查查其他企业行业内有什么做法,这方面是天然的了解一个行业最亲近的教科书,反而法律的部分,合同法规定都是套路,诉讼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还没有见过,这是弱项。

那时候我内心的os是,小公司,我兼职法务可以,毕竟公司事多人少还处于扩张阶段,但是让我做法务显然不如做律师再来法务更加有发展前景,法务始终只是一个企业的成本中心,而且重要性完全取决于领导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进来以后没有直接学习的对象,一人法务,完全靠自己来做合同内审,能力提升堪忧,也不符合我进企业想学经营的想法。

最后HR也表示,她始终没有让我做法务的意思,中间我们用微信聊,文字表达有限,看不到互相的表情,也多少带着情绪,没有很有效的沟通到互相关心的点。其实这种情况从一开始至少应该用电话聊,甚至见面聊一下,而不是长久地在微信的另一端去考虑如果传达自己的意思。

至此,我进公司的希望也是再无可能,给律协打电话也知道自己已经赶不上申请实习律师。所以这个过程真是有遗憾。

我一直相信事在人为,一件事,尽力去做,竭尽全力去做,没做好也不遗憾;但是就是在表达自己关心的问题方面,始终绕不开自己的胆怯,顾虑,对人既有的印象,甚至说不乏片面看法。很多时候,我在想,哪怕脸皮厚点,多一份勇气去说,感觉即使不成,也不会有没有尽力的遗憾。

一份工作,一个职业,还是一份事业,这是不同的。

明天开始做律师助理,大概达到持证的水平是一年半的时间,但是我知道自己不会止步于此,也许会喜欢诉讼的工作方式,也许仍然心存一份想进入新科技的浪潮中击水,并且从法律这个切面开始努力。总之开始做事会比以前茫然无着,不知道如何选择要好。也是更加考验自己原本弱势能力——和人打交道的方面。

希望沟通,不要再有这样的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沟通不够的尽头,是没有尽力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