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马拉雅收听冬吴同学会,有几期节目谈的是读书学习和语文教育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了我求学时所受的语文教育,我们国家的语文教育,主要集中在中小学,少则十来年,多则十二三年,学习时间不可谓不长。古人十年寒窗苦读,也不过如此吧。
然而,经过这么多年的教育,我们许多人却并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我越发感觉,我们当时的教育很多都是失败的,所以造成了现在的结果。
语文者,语言文字者也。它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走向文明的工具,可惜我们却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一工具。
我自己语文学习失败的原因,归结起来,有学校的教育条件,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当然也有自己的思维狭隘等等。当然,说语文教育失败也并非全盘否定教育的作用。经过中小学语文学习,终归是受到了一定的基础训练,有了一定的阅读写作能力。
希望通过剖析当初所受教育的问题,对自己未来的精进有一个指导,或者对于后来者,可以起到一定的警醒作用,能够少走弯路,就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首先是应试教育使得中小学阅读量严重不足,没有真正学会读书。
我的中小学是没有图书馆的,所以课外书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校外杂书摊上的一些印刷劣质的盗版言情、武侠小说,还有一些中学时代、微型小说之类的杂志等。真正的大部头名著作品,我是没有接触过的。所以,我们每天的语文学习就是读课本,背课文,做习题,考试,如此循环往复。
老师也没有给我们指定书目,让我们有针对性地阅读。所以大家的脑子里充满了各种文学知识,对于名人佳作的名目了然于胸,但是对于作品却只能通过课本中的节选或短篇来了解。没有阅读大部头原著的的体验和训练,自然就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学会读书。
所以我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之前,可以说是没有真正读过几本书的。大学时,选修外国文学课,讲课的老师很有特点,他在课堂上给我们分析某个作家的作品,给我们放哈姆雷特、简爱之类的电影。他经常说,选修这个课程,如果你们想多学些知识,你们大可以记一些作家、作品名称,到时候可以显摆你们的多识。但是我认为,既然选了文学课,就认认真真的读几个作家的著作,这要比单纯的记那些名称对你们有好处。
现在看来,老师说的话很有道理。死记硬背只是应付考试有效,现在有了百度,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背诵那些东西,只要在头脑中有个印象,想了解了可以查询。但是,真正投入阅读文学作品就不一样了,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熏陶,能够启迪思想,开阔视野,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其次,阅读输入不足,生活体验不深,写作未受到正确训练,没有真正学会写作。
阅读量的不足,使我思想狭隘,没有打开想象力。生活体验不深,不能独立思考问题。再加上语文老师又未能很好地引导,所以写作方面缺课很多。记得当时的语文课,每到写作文,大家都很纠结,不知道怎么写啊。
当时我们不叫“写作文”,而叫“编作文”。老师对此也很认可,“你的作文编完了吗?”,“还不赶紧编,编不完不准回家”。小孩子,没有输入,有没有引导,无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编出一些无病呻吟的文字。所以当时的作文大全之类的教写作文的书特别火,一时间大家的作文套路如出一辙。
有时候,老师也看不下去了,“你们也不能都帮老大爷推车吧”,“也没有那么多老奶奶让你们扶着过马路啊”,“再说,咱们村也没有马路啊”。
到了中学,如果哪个同学能够背诵一些古文名篇,优美散文,在作文中能够引经据典、多用气势恢宏的排比句,那简直就是范文,高分作文了。君不见每年的高考作文,读起来不是层次排比,就是优美典雅,但是要真正地从中感受到真挚的情感,引人深思的道理,却都没有的。
写了那么多年作文,其实对于何谓作文,如何作文并没有深刻理解。我不知道作文是一种表达,是要展示生活,表达思想的。通过自己的学习、读书、经历,从中总结、分析、领悟出一些东西,然后用文字把它展示出来。
语文教育对演讲、辩论和讨论重视不够,没有真正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力。
十几年的中小学语文教育,却不能训练出一个能够清晰自信表达的人,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的失败。
经过一二十年的教育,我们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却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不能自如地做一个演讲,不能写出像样的文字,这都是因为在教育中没有得到真正训练,没有养成读书写字的习惯。
但是,语文教育的失败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错吗?当然不是,很大程度上是升学考试指挥棒的作用。我们的考试体制追逐什么,学校老师就会去教授什么,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为什么不去读名著,因为考试不考啊,为什么去背诵那些所谓的知识点,因为要拿分啊。
所以,考试体制的指挥棒作用很关键。我们现在欣喜地看到,现在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语文教育,语文科目的高考单科分数好像也提高了,而且对于阅读和写作开始重视。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希望现在的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语文教育,去更好地体悟生活,提升自己。
而我这个认为自己接受了失败的语文教育者,仍然在学习的路上,希望以所受教育中的失败之处为鉴,更好地走后接下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