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我们需要思考,做功课,花时间理解孩子,然后我们就能收获轻松和愉悦
当我们有了孩子,我们成为了父母。当我们成为父母,我们开始学习。于是,就会有很多父母很愿意去听一些专家讲育儿的经验,看一些育儿方面的书,然后呢?
专家说了,孩子应该在这个月龄补钙。我们家小宝宝拉肚子了,专家说其实是胃肠道菌类失调,应该补充一点益生菌。小朋友不会爬了,书上写了小朋友不会爬,其实是感统失调等等。
这些家长们是善于热情积极的,为了孩子去看了很多的书,听了很多讲座,借鉴了很多他人的经验;这些家长们也是善于学习的,只有善于学习的家长才会花时间花精力去学习如何当好的父母。
可是,当这些家长有了一点点育儿知识,去看了某专家说的话以后,他们就会容易跟着专家走,然后把自己的小朋友所有的表现往书上说的话上面套,然后按照书上写的方法来进行解决。这样做父母看似很省心,因为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只需要去看书,然后也去听了专家的讲座,根据书上或者讲座上面写的方法来解决就可以了。
但是实际情况可能是,当我们去套用了书上的方法时,我们会发现,这套方法不适合自己家的孩子。那是怎么回事呢?是书上写错了吗?是专家讲的知识有问题嘛?
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专家写的情况可能适合大多数的孩子,但是不一定真正的就适合你家的孩子。可能这次这个问题用书上的方法解决的了,下次同样的问题可能就解决不了。为什么?因为同样的问题不一定是同样的原因引起的。我们去解决问题时,应该治本而不是治标。
我们不应该做盲从的父母,不要别人说什么就听进去了,就觉得是对的,而应该具有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那怎样形成自己的思考力和判断力呢?这个和知识,还有专业都是息息相关的。
那么对于每一个家长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看,很多的育儿书籍,然后去辨别每一本书里面讲的方法究竟正确还是不正确,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既不盲从,然后又能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呢!
我认为是这样的,首先我们每一个父母都是最了解自己家孩子的,我们需要首先判断自己家孩子的类型。
比如我们家的孩子是敏感型的,所以呢,有一点风吹草动,她就会特别敏感。
我们家的孩子是观察型的,发现新的玩具遇到新的事物,不会马上就去;而是会在旁边慢慢观察。
我们家小朋友是主动探索性的,遇到好玩的事情跑的特别快,但是不够小心谨慎,很容易伤到自己等等。
每一种孩子的气质不一样,那么他们所表现的形式以及同样的活动对于他们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家长一定要先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是哪种类型的孩子?然后呢?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首先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哪个类型的孩子知道怎么样的方法对她来说会更有效,包括性格,性格的不同,性别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性格,所以遇到同样的一件事情,对待不同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方式,那么不同的方式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家长一定不能看到书上写这个方法很好,然后就去尝试,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要想做不盲从的父母是需要去做很多功课的,怎么去做功课呢?
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思考还需要查阅相关资料。比如说补钙的这个问题。今天有一个专家说你们家孩子掉头发啦,可能是缺钙;明天有一个专家说孩子睡觉不好,可能是缺钙。然后很多家长就开始焦虑,遭了,我家孩子又掉头发,睡眠又不好,肯定缺钙,缺钙就补!那么这种做法就是典型的拿来主义,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我们在遇到这种问题时,需要做的功课是:如何判定孩子缺钙?如果孩子缺钙,会有什么影响和反应?用什么方式补充钙是最科学合理的。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去百度一下,微量元素的缺乏有什么表现,而且我们不能看到其中一种表现就确认孩子缺钙,也就是说我我们思考的问题其实是如何去判别小朋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要抓住问题的最根本的重点。然后我们下一个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日常的行为去补充到小朋友的微量元素?而不是听到人家说哦,我们喝骨头汤能补钙,然后我们晒太阳能补钙,而是去知道,钙怎么样产生的,然后我们发现补钙的同时需要补充VD,于是我们可以给小朋友补充适量的VD,适当的晒太阳等等。那么通过这样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我们可能花了20分钟去查阅资料和学习,看似十分花时间,但是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判断孩子的微量元素缺乏的问题,而且也知道了孩子的哪些表现是需要引起注意的,那么下次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我们走的弯路就少了。
其实在带养孩子的过程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问题点。
再举个例子:有家长问,我们家小朋友晚上睡觉不好是不是因为夜奶的原因呢?那我是不是应该给孩子断夜奶呢?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应该是,如何判定小朋友是否需要夜奶,以及小朋友夜醒的原因有哪些。当我们去思考这2个基本问题时,我们会学到大量的关于夜奶和夜醒的知识,当我们巩固了这些知识以后,我们自然就可以做出判断,是否需要调整夜奶。那其实每个小朋友都是有自己的生长曲线的,而且每一个家庭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些家长生活比较悠闲,不用上班,晚上适当的给孩子喂夜奶,孩子长的很好,然后也不会影响到家长其实是没有关系的。有一些家长可能因为要上班,然后呢,晚上起不来,没有办法去培养睡眠习惯,躺着喂孩子夜奶,那么也是可以的。有一些家长,因为夜奶,孩子1小时一醒,那么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家长的睡眠以及孩子的成长,那么肯定是需要调整的。所以,遇到很多问题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自己家里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不能一味的只看书上怎么写就怎么样去做。
比如同样是不好好吃饭的问题,有一些小朋友可能是因为积食,然后不愿意多吃,有一些小朋友是因为吃饭的习惯不好,长期被家长逗着吃,那有一些小朋友可能是心理因素,比较抗拒吃饭这个事情,那么一定要根据自己想要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
不能像电视广告那样,孩子不吃饭请喝,某某某口服液对吧。那小朋友不吃饭可能有各种原因造成的,也不能说就一定是缺乏某种元素了。那其实,这个口服液喝下去可能真正缺锌的小朋友喝了是会有一定效果的,那么它会覆盖一部分人群,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很多药吃下去?有一些人是效果很好的,但其他人并不是这样。所以,一定要找清楚原因,不能听着半截去直接拿来用。
又比如说小朋友咳嗽,有些家长说,我知道喝冰糖梨子水可以对咳嗽有帮助,其实这个也是不对的。不同的咳嗽肯定是有不同的方式来解决的。冰糖炖梨是可以帮助孩子解决热咳的问题,但小朋友到底是热咳还是寒咳呢,就由家长去判断了,那么怎么样去判断呢?这又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点。所以当我们去看到问题时一定要去选择到小朋友最根本的问题,如何去判定小朋友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和问题导致的这个事情发生,然后再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一看到问题就套用书上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做不盲从的父母其实也是非常花时间的。
当我们遇到每一个小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去找到最基本的思考点,然后去查询相关的资料,那么在前期可能会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很多的功课,那其实在这个过程当中,父母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去解决了这样的一些小问题,但我们会发现,我们有的育儿知识越来越丰富了,知识结构也成体系了,知道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于是到后来小朋友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相应花的时间反而会越少。
那如果是前期每一个小问题都不去思考就直接去解决的话,那到了后面被发现问题越来越多,需要解决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就会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主线的思维去把最关键的问题找到,然后解决它。
当我们做到了不盲从,找到了最基本的知识点,花时间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带孩子越来越轻松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每件事情的原理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已经知道了,应该怎么样去和孩子交流,我们也去理解了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愉悦的,因为他能感受到父母的,能感受到家长的理解,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也是在不断学习成长的。
所以,一定不能做盲从的父母,一刀切的问题,适合所有孩子的解决方法是不存在的,遇到问题多思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带养方式,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