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和余淮,两个高中生。
在电视剧里也可以说是刘昊然和谭松韵。再往前的版本,我也不知道了。不瞒各位,连电视剧我也没看过。
我就是冲着学霸来学习的,真的!所以我追完了整部小说,还回头又仔仔细细翻了一遍,就为了总结书中的学渣逆袭法门。
总结如下,希望对咱们未来学习有点儿用处。
耿耿说,“往往决定命运的是另一只脚。”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先把一只脚放在成功的门槛里。
差一点儿没得到,会令人不忿,而差得很远,就会令人平静。所以,我平静,他激动。
耿耿的差,就还是差到令自己平静吧。感觉曾经高中时代的我,就是那个耿耿。我连好的高中都没考上,我是普通二流高中的耿耿。
我想“耿耿们”有个共同点,第一学期上课时,老师说的听起来全懂,看书上的字也都认识,只不过,做卷子的时候做全错。拿到考试成绩,心里直犯嘀咕:“我都听懂了啊,那些定义,那些定理的推导,都清楚得很嘛,为什么一做题就犯傻呢?”
抛开美好又充满活力的青春,我想,每个校园、班级都有几个这样的耿耿。只是歪头看看身侧,我们的身旁坐着的,可不一定是你的余淮呀!
不过学习总该有些方法。
耳濡目染的刷题
比如,离班里的大神近一点,总有耳濡目染的机会,有心的话,也可以窥见大神的学习模式和方法,咱们还是啥都不会,但是最起码可以先偷个“学习态度”。比如对待练习题的态度,初中时,我感觉只要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一进入高中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耿耿和余淮的振华,振华没有给学生统一征订练习册,余淮说,“学校没有义务给我们安排指定练习册,市场上那么多,你自己根据水平去挑就好了,根据能力,爱做几本就做几本。”
你看,就连练习册也分不同的类型,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类型都适合自己。最起码我们从余淮那里知道了,挑选练习册也要因人而异,总有一套适合你。也许你会说,我们学校都是老师安排的啊!怎么可能有得选。
别着急,我这不是从书里摘出来的方法论嘛!这里我们起码先知道,高中阶段刷题是很重要的。
再链接到生活,可以了解到,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遇到事情之我们的反应都是不同的。练习题也是这样,遇到合适的练习题,就好像遇到了解你的人,我们“顺其道而行”就好。遇到不太好相处的练习题,我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当然,第一次遇到这种题,我们就是一头雾水。就像第一次遇到棘手的事情、难缠的人,是打死不想再经历一次的。
但练习题和与人相处一样,你说了不算,不好相处的题,总会一次又一次遇到,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被迫营业”,直到自己习惯。有时候就是没得选,不管是做题 还是做人。
对吧?
这是大神教的,多做适合自己的练习题,这个适合不是说都是自己会做的,而是说,挑些觉得划算的难题,不至于浪费心力。做啥难题不是提升?所以就算是老师提供的必选项里,也有很多以我们的水平能够“刚刚好”的挑战。
把自己想象成蜘蛛
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不懂就问,这太简单了。因为有动力,想了解更多。
学习就不一样了,特别是高中第一学期,先不提摸底考试,我们学生可都不了解老师。毕竟第一学期嘛,怎么可能知道老师是什么风格。
学霸们当然不一样,自己有计划有重点,提前已经了解了书里的知识结构,老师讲到哪里与他们关系不大,学霸们在意的是应用,更熟练的应用。
如果我们也像耿耿一样,遇到一位老师,觉得书上的大家都知道了,都预习过了。那我们也能体会到课堂上的不轻松,就像耿耿那样,崭新的书,崭新的脑袋里啥都装不下。
我不大敢举手说自己没听懂。安静的课堂上,我怕自己的突兀被人笑话。
我也是!可不是每个耿耿都有余淮帮着“在课堂上捣乱”,所以,像听不懂这话,还是得在课堂上说出来,就像耿耿的五班一样,其实有很多人都听不懂,既然都听不懂,我们做那第一个开口的英雄也不赖。
相信耿耿,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你不提出来,你就会发现,我们在不懂的路上一去不复返。老师们也会在各种公式的延伸中一去不复返,只留下越来越蒙圈的耿耿们。
不懂就问真的是个好习惯,别跟我说,就算老师讲了你也不懂,因为耿耿们也与我们一样,老师讲了大家也未必懂。
高中的课程就是这样弯弯绕绕,似乎每个难题,都没有直接的答案。
就像语文老师们恨不得一个字一个字拆解出来给我们看,就想让文章背后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作者经历都能从每一个字里行间映射出来。
多难,高中就是难。
所以,余淮教训耿耿:“每一本练习册的思路都是完整的,时间有限,给自己增加那么多负担,还不如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只专注于一两本。”
你看,快乐是自己的,练习题也是。
作为一个学渣,我在想学习知识就是结一张网吧?余淮就是这么给耿耿演示的,最起码数学是这样。
余淮在最中央写下一个最简单的定理。然后从这个定理出发,一点点向着四面八方延展开去。数学课本上一章一节向下发展的平铺直叙,变成了他手下一张白纸上无中生有的一棵树。
此刻我不知道耿耿会不会觉得余淮是个蜘蛛精,但很明显耿耿很受用。
我感觉耿耿这时已经进入了刷题大法的第二个阶段,借由余淮的梳理,耿耿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函数和集合的种种关系就这样清晰地立在了我的脑海中。
听起来,这时耿耿的死记硬背已经变成了融汇贯通,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刷题了,吸收这张网,熟练的搞事情吧!耿耿们。
先熟悉单独的公式定理,在融汇贯通,想办法把他们串起来。如果你的同桌不是大神,你就想象是刘昊然在对你说这段话吧,“你现在如果觉得脑子很清楚,那说明你已经做过了一定数量的习题,也对每个单独的知识点有了基础掌握,否则我早跟你说你也听不懂,反而更容易记混。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耿耿们这个蜘蛛精又帅又聪明,听他的准没错。
关于笔记和学习计划
耿耿说,题海战术自有其愉悦之处。那种“什么都不会”的焦灼感渐渐消失了。写着写着,当我不再依赖书上的提示,自己推导出几个定理推论之后,心里升腾起一点点喜悦。
功利点说,什么方法真的不重要,不过是为了上个好大学。耿耿的班主任张平也说,“只要你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学习,进度快慢,学校好坏,其实都不重要。”
那么,耿耿也有耿耿的学习方法。她在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一点点做出来的学习笔记里,体会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这是一种成就感,因为不依靠别人,是属于跟耿耿的自己的东西,在理解基础上得来的劳动成果和把所有书上的公式都抄一遍肯定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像耿耿那样,选个好看的颜色订正错题,也必须认真提醒各位耿耿,不要沉浸在烟花缭乱的记号笔里。它们真的只是工具。
咱们只是耿耿,大神们不这样,虽然他们的笔记也有颜色。
“密密麻麻的都是公式。引申出来的各种定理、推论和简便算法都是用红色的水性笔标注的,推导过程和适用的类型题则是黑色的字迹。”
耿耿们再努力这也是第一部,大神说:还是那句话,触类旁通,多做题。
在学校期间,学习计划自然是由老师安排出来的 我们大部分时间预习,加上报大神们的大腿就好,耿耿们不要不好意思,毕竟成绩是自己的,期末也是要开家长会的。
至于假期计划,就看个人造化了。
我的复习过程大概就是,在计划表上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化学的顺序将每一天要复习的章节列好,用五种颜色的笔,使整张表格看起来横平竖直、充实丰富、精彩纷呈。
“但是根本复习不完。”
当然,耿耿还没余淮了解自己呢!所以,慢慢来吧,这科累了就看看下一科,既然全部看不懂,就先混个脸熟也是好的,顺便测试一下哪科好相处一点,还能整理出更具体的时间安排不是?
贝大神名言,“人生的悲剧在于眼高手低。大多数人激动时佛挡杀佛,幻想中睥睨天下,日常生活中却没法儿鼓起勇气和每个周末早上都要拿电钻钻墙的邻居好好谈一谈。”
而我想说,寒假的每一个早晨都值得耿耿们鼓起勇气在十点前起床,然后找个最合理的理由,先把学习计划给做出来。
耿耿的理由是自己学习的进步,当然,还有余淮。
大神
大神有大神的方法,但大神也有大神要爬的山,有他们要面对的人和事。余淮、林杨、盛淮南、若枳,他们都是。
余淮需要耿耿的“幸运镇定剂”来缓解“考前焦虑”,林杨想当“小姑父”,盛怀南也谈恋爱,若枳也在留言墙上刻小秘密。
“文字的妙处,我们说了都不算。”但最好的我们就在耿耿和余淮的三年同桌时光里。
说回学习,大神们都有各自的方法,但谁让耿耿和余淮是主角呢,所以,我只能概括耿耿的奋斗史了!
印象特别深的句子:
1.“不过也可以不比,可以自己随便跑着玩儿,也没人非要跟你赛,都是自愿的。”
2.“林杨上辈子可能是条狗。”余淮认真地对我说。(林杨英语学得比较早,口语很好,所以做题大多靠直觉和语言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