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的《我们仨》

读杨绛《我们仨》

    因为是借的书,又恰逢考试总有时间把《我们仨》一天多读完。刚听说这本书的时候是看《朗读者》,初为人母的自己,不免想看看这个大师生活中的我们仨。刚读第一部分时有点傻傻分不清,哪个是梦境,哪个是现实,只是觉得两位老人感情的真挚,母慈子孝的情感难于言表。第二部分就明朗了许多,也适合我这种“肤浅”的人。牛津和巴黎的求学路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温馨甜蜜,煞是让人羡慕,“探险”的称谓更是充满了新奇和幸福,和自己最爱的人一起读书,一起游览世界的文学,各地的名胜可以说是最浪漫的事。圆圆的降生让生活更添了不少的色彩,我不免也联想到自己由一个人变成了两个人再成为我们仨。圆圆儿时的聪明让人不禁赞叹,我想如果可乐也有圆圆的天赋该有多好。圆圆两岁便可读书识字,还能过目不忘,指着《童谣大观》背诵认字,早早的做起了文化人。两年不见爸爸的圆圆略有生疏对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钱钟书也是"不依不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的,还是你先认识 ?”小小的圆圆古灵精怪“自然是我先认识的,我一出生就认识,你长大了才认识的”。何等的温馨的对话,两岁多的孩子竟能对答如流字字在理,让我钦佩读书的重要,教育的不可或缺,我正期盼着可乐有一天亦可以如此。我猜想钱瑗之后的英语和俄语如此的了不得多半也与早教中的国外教育,以及父母的精通外国文学有关,看来我还得继续用我拙劣的英语和可乐一起进行早教活动,也期盼自己能沾可乐的光每天进步一点点。说实在如今为了可乐,学会唱英文歌歌,学会烹饪,学习乐器等等,也让自己很充实。书中这样的“我们仨”,如兄弟,如姐妹,圆圆可以照顾妈妈,爸爸“只配做”弟弟,虽看起来有些无礼,却充满了有趣与和谐。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感情直切,让人赞叹也让人羡慕,虽已入暮年无论是谁出去开会也好,访问也罢,总是能认真的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思念之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佳话。感情的稳定和谐也与两个人的相处方式有关,他们不轻易争吵,产生的异议也无非是学术和工作,而不是我们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再后来,不知不觉就彼此退让也就再没了争执不休。杨绛先生一直谦虚的自称“拙手笨脚”,而赞叹钱先生的“格物致知”,赞叹钱瑗是自己的的“生平杰作,是钱先生眼中“可造之材”,是爷爷眼中的“读书种子”,具备外公的“刚正不阿”,如此的笔者,该有多么的热爱这个家,这里的人。

从杨绛先生的笔下,我们也看到战争时代所映射的社会疾苦。杨先生一家搬了多少次家已经不记得,一生漂泊不定,从一间宿舍,到三里河的四间房的公寓,生活也随着一次次的搬家辗转,但无论条件多么的疾苦,二老有一件事是不间断的:读书”。我钦佩那样的年代,饥不择食,衣不裹身,浑身病痛还是坚持学习,坚持读书,坚持工作。他们这样的学者在瓢泼动荡的年代,完全可以抛弃祖国身居海外,可是没有,因为他们热祖国的文化,热爱祖国的文明,热爱祖国的语言,在最窘迫的年代,搭建中国与外国的文化桥梁,完成了一部部的文学巨著和翻译作品。

  我们渴望家庭中和谐美满的“我们仨“,却也害怕“生离与死别”的迅速,感叹生命的短暂。

匆匆写下只为证明我已读过,知识在脑海中应多停留些时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杨绛的《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