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面对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做法也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书中所指有2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方式。
不一样的是,当你开始了解了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你就会了解到底一件事是怎么导致另一件事的——认为你的能力板上钉钉、一成不变的这种信念会如何导致一大批想法和行为,相反,认为能力可以培养这种信念又会如何导致不同的想法和行为,如何将你领上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种经历,被心理学家称作“恍然大悟的时刻”。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非凡头脑》(Extraordinary Minds)中总结,杰出的个人有着“一种能够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不足的独特才能”。有意思的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似乎就拥有他说的这种才能。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产生的这种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精神。(生活中很重要)
怎么简单判断什么是固定型和成长型思维?书中是这样解读的:
1.你的智力属于你比较基本的特质,很难做出很大改变。
2.你可以学习新事物,但你的智力水平是无法改变的。
3.无论你的智力水平怎么样,你总是可以大幅改变它。
4.你什么时候都可以对你的智力水平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问题 1 和 2 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3和 4 则反映出成长型思维模式。你更同意哪种思维模式呢?你可以是两种思维模式的混合,但是大部分人都倾向于其中一种。对其他能力的看法也是一样。你可以把“智力”换成“艺术天赋”“体能”和“商业技巧”来试一试。
然而个人能力指你的独立性如何,合作能力如何,社交能力如何,或者是否有爱心。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以下是围绕思维模式进行思考的其他方法:·想想你认识的某个沉浸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之中的人。想一想他们是怎样不断证明自己的,以及他们对错误和犯错怎样高度敏感。你是否想过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你是不是也一样?)现在你可以逐渐理解其中的缘由了。
突然间,我们发现人们对能力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需要被证明;另一种则认为能力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你可以进行选择。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一种信念。它们是强有力的信念,但它们只是你意志的一部分,而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意志的。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一个七年级的小姑娘总结说:“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需要去努力学习的……并不是凭空获得的……大部分孩子如果不确定答案,是不会举手回答问题的。但我就经常举手,因为如果我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得到纠正。我也可能会举手问:‘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或者:‘我没弄明白这个,您能帮助我吗?’我通过这些做法来提升我的智力水平。”这就是为何提倡鼓励小朋友,更多的赞赏和激励,会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这种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会直视自己的不足,来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并不仅仅寻求挑战,他们还会在挑战中成长。挑战越大,他们的成长空间就越大。书中说“暂时还”不知道,点醒了我。也许许多事情不懂不会,不成功。但通过不断努力,来去学会这件事。我仅仅算是半个成长型思维的人,不敢去错误的事情来,但很愿意去学习。可能是我以为“面子”而不敢。
“潜能”对于这点,固定型思维的人认为可以通过测试、实验等等方式来确定潜能的多少。但是潜能不是通过自身的努力而不断提升的吗?
关于“自尊”,书中是这样解读的。如果你成功,你就比其他人强。你就可以侮辱他们,让他们对你卑躬屈膝。在固定型思维里,这很容易被误认为自尊。他们也容易认为当你成功后你会变成一个重要人物,那么当你不成功的时候,你又是什么呢?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不去迎接挑战,固步自封得在自己的圈子里生活着。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失败吗?不!他们失败的更多。即使这样,失败也是一个痛苦的经历,但它并不能对你下定义。它只是一个你需要面对和解决并能从中学习的问题。这就是两者间的区别。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