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拿到创新创业学院的结业证书了!
还得了一个小金人,很漂亮的一个小金人!
这一篇是专门写我在创新创业学院里发生的一点一滴的,那里承载了我三分之二的大学时光,是见证我从白目走向开悟的地方。
在本专业的李师姐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一位黎师兄,黎师兄在闲谈的时候告诉我双创学院在招孵化器运营团队,还强烈建议我去参加,当时我也不知道这是干什么的,不过还是抱着好奇和学习的心态,报名参加了双创学院招的孵化器运营团队。
当时的我还不知道,加入孵化器运营团队的我,此后将会在双创学院工作学习两个年头,当时也不知道,我将会在双创学院迎来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开悟时刻。
所以我很喜欢说: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没记错的话,孵化器运营团队刚开始是有八个人的,後来一个长假过去之后,有三个人离开了,剩下我们五个人一直到现在,大三第一个学期我们在双创学院的工作算是结束了。其实现在也不能说我们就解散了,在两个年头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五个经历过平淡的日常值班交接、也经历过承办活动时候的极度忙碌、还经历过一边忙碌自己的学业一边大家协调抽空做好双创工作的时候。
总而言之,在大二大三,我们在校时候会开会、聚餐、工作,在寒假暑假还会定期开会、视频聊天,一起渡过了那么久的时光,尤其是在大学里面,我们五个人从来没有说过双创的工作结束了我们就散了,我们一直在,我们是奋斗五人组。
这个团队是我在双创学院里带的最长的一个团队,如果可以,我们可以永远在,以后咱们五个人定要再回去双创,再看看当初咱们做的一点一滴,双创学院除了留下了老师们的足迹,我们的足迹恐怕是学生中最多的了。
(创新创业学院是2017年开设的吧,当时第一批正式学员是2016级的学生,我是2017级的,作为第一批实验班的同学。孵化器运营团队是管理整个双创学院公共办公区域的团队,其中的日常运营、团队入驻、学院活动等都是我们团队负责。我们团队从学院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就在,到现在有了项目班、有了入驻企业、有了腾讯云工坊、有了学院内的家具和摆件……一点一滴都有我们的痕迹,见证学院的变化,见证了邓院和老师们的努力,也见证了自己的时光。)
为什么说双创学院见证了我从白目到开悟呢?
在大一时候,从舍友、社友、周围人口中得知我是非常积极的人,有活动就会积极报名参加,为人很单纯,没心眼,是个天天都开心的人,没有心事。
那个时候我是真的开心,刚进大学,对什么都好奇,又爱开心的笑,喜欢玩,所以对周围的人都开开心心的,常和他们一起玩,他们也爱我、照顾我,时常说我羡慕我,我是个单纯的人,希望我能一直保持。说实话当时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後来我还是一直认为大一上学期的时光是我最快乐的时光,无忧无虑,开开心心,啥事也不想,特别快乐特别轻盈。
大一下学期就不行了,我的生活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在社团开始担任活动负责人,而且不止一两次,慢慢的自己在朝着负责人的方向成长,等到加入孵化器团队,本来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过去的,後来发现说是学习,其实是创业,是承担起双创学院公共办公区域的各项管理,老师们只是指导而已,最重要还是自己干。
孵化器团队中没有人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但我却有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团队面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境况,我就站出来带领大家,后面自然而然就被确定为队长了,说是队长,当初也还是很单纯的一个人,在社团中有师兄师姐们手把手教导,现在一个人出来带团队,自己也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只被动的等老师安排工作,我就起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而已。
当时还不会说话,说话方式有严重问题,不懂得观察说话的时机,也不懂得说恰当的话,在工作中常常都是直来直去,想啥说啥,偏偏自己还意识不到,往往搞的别人憋屈受气的时候自己还气的不轻。不知道事情换一种做法会更好,不知道话语换一种说法会更好。做事刻板,说话不过脑。
这样的时间持续了挺久的吧,毕竟思维的转化是最需要时间和契机的,当时我记得老师和我说过要自己思考做什么,不能只等着老师安排,我们孵化器运营团队是管理整个办公区域的,我们是主要的人,老师只是辅助而已。很遗憾,那时候我听在耳中,也去思考要做些什么,可是不知道,找不出来,完全没有头绪。
说不出来是怎么转变的,大概就是有一次,我说了一句话,突然觉得自己好像说的不对,于是开始琢磨自己那句话。以后的日子里,我觉得自己说的不对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也开始特别的留意起自己的话来,开始琢磨自己的话。慢慢的我开始关注说话方面的东西,开始看说话方面的书籍,开始自我察觉。
这很不容易,因为每次发现自己说错的时候总是会异常尴尬,会自己想打自己,真的是太糟糕了,怎么这话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呢!可是还是要坚持下去呀,一旦开始变好,就不愿意停止。那一段时间是异常敏感的时候,我不敢说话了,不敢开口了,觉得自己说的都是错的。幸好我是队长,所以我必须说话,必须对老师和队员负责,所以我一边控制自己,让自己说话一定要过脑,一边在环境的压迫下持续不断的在不同场合说话发言。
慢慢的就好了,前期改变的时候最难,当量变足够多的时候就会形成质变,质变之后就会迎来全新的状态。
在这个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团队也迎来了第一个寒假,在寒假前双创学院迎来了校企合作的第一批创业项目。这又是我的创业项目的开始。
抱着学习的心态,这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加入了“律师交易平台”项目,想着进去学些法律知识,了解一下创业流程也好。可谁知在赵总说不够10个人不能成立项目。看着群里的几个人,我认真思考,发现还是想学,于是就开始找朋友加入进来,後来不仅超过了10个,甚至找来了大三的师兄和大一的师弟师妹们。
然后……我又成了项目负责人……
寒假开始了,我们那一年在家里,还仍然是定期开会,孵化器运营团队开始制定开学后的行动计划;律师交易平台团队开始研发项目,两个团队都是我来主导。
转变应该就是在那年寒假!没有老师的指导,我需要每周发布本周需要完成的任务,保证团队的正常运作,解答队员们的疑惑,指导队员们的工作。这对我本身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逼着我独立起来,逼着我主动起来,逼着我自己去思考要做什么,还要思考让队员们做什么,还要思考如何让团队正常运转和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团队。
那个时候真正了解了老师们对我的希望,他们希望我主动的去思考要做什么。
那个时候我也希望队员们能主动思考一下自己需要做什么,而不是等我分配。哈哈,终于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
寒假后回到学校,我本人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做事情、说话都不一样了。会主动思考了,懂得看场合、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了,说话也能控制住先在脑袋里转一圈了。
其本质就是开悟了。
我很难讲清楚开悟是个什么东西。于我而言就是会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说、为什么会这样做;思考别人这么做、这么说是什么意思;思考决定自己言谈举止、喜欢和厌恶的深层逻辑是什么。可能这就是我的开悟吧。
开悟之后我成长的非常快,以一天一个模样的速度在成长,每每琢磨自己的时候,都会更加了解自己一些;每每工作的时候,都能分出一部分以第三视角审视我的行动;每每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总是尽全力思虑周全,细心观察邓院、赵总以及老师们的言谈举止。
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自己了,我在工作上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渐渐的我感到轻松,觉得带团队很容易,事情来了也能淡定接招,工作也开始得到老师们明确的认可,我还是挺成功的。
就这样过着,毕竟开悟了嘛,当我出现这样心态的时候,确实为之得意过,但也很快的意识到这恐怕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于是开始更加谨慎的思考自己,更加谨慎的对待工作,这个时候赵总(校企合作的企业董事长兼CEO)带律师和我们交谈,从谈话中验证了我们的猜想:人是不能在法律中交易的。这是律师交易平台项目的有一个致命点,是我们无法突破的。这也就意味着我的首个创业项目濒临失败。
这给我打击很大,首次做项目负责人,首次失败,团队中还有十多人呢,我该怎么向他们交代。
当时的我还没有意识到对团队要付出信任,我以为把所有的责任都抗在自己的肩膀上,给队员最大的发挥空间,让队员们尽可能轻松的展开工作就是一个好的负责人。所以我把责任都归于自己,觉得这次的失败怕是团队要散了,怕是大家会对我很失望,我做的一点也不好。
半路出家,没人教是这样的。全靠自己的摸索去做一个负责人,走弯路不奇怪。
队员们不是脆弱的人,队员们是可以经受风吹雨打,雷电锻造的人,我应该多相信他们一点。这是他们教我的,而我却是在团队第二次的项目法律文书平台失败之后才清楚这一点。
在律师交易平台宣布失败之后,我们原班人马继续开发法律文书平台,后又由于什么原因转变为法官很清晰平台,这前前后后三个项目,都是我作为负责人在跟进,同时孵化器团队的工作也在照常进行,那时候一边是思考项目团队如何往下走,一边在思考自己的孵化器团队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谓是压力非常大的时刻。
一方面,项目团队刚成立,正在建设期,十几个人的团队,跟我五人的团队是完全不一样的,别人可能不清楚,但赵总作为走过的人,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我们在每周开会的时候,赵总更注重的就是团队的运作情况,这也是我在慢慢摸索,尝试实践的东西,这次有赵总这位指导在,实践起来也更有方向了。
另一方面,我已经意识到孵化器运营团队不是一个简单的团队,我们做的事情主要是以双创学院为平台,发挥各种创意,出租物资也好,承办活动也好,辅助入驻企业也好,我们主要的事情是创业,通过自己的服务去盈利,可以利用学院的资源,而管理公共办公区只是基础工作而已。所以孵化器运营团队要怎么做,未来要朝哪个方向发展,培养哪方面的服务,这些都是我在考虑的事情。当时为了考虑这些问题,我专门了解过全国的孵化器和双创基地,借鉴他们的服务。可以说,在当时我们城职院里最了解孵化器的学院是双创学院,而双创学院里最了解孵化器功能的就是我了。未来何去何从,一切都还在思考当中。
就在建设团队和思考未来的时候,双创学院也悄然的发生着变化,双创学院的创业项目班和腾讯云工坊都已经筹划好了,招生工作开始进行。由于前一段时间的铺垫和各学院的支持配合,很快面试工作开始了,我也进入面试室旁观了所有项目班成员的面试,那个时候我想的是恐怕我做的项目要有所调整了。
还记得前面我提到的项目团队成员吗?有很多是大二的,一些大一的和大三的。除了大一的不能加入项目班以外,我们其他人全部成功进入项目班。在项目班选队长的时候,是按照得分选的,我成功入选负责人,他们也都选择跟着我继续做,除了我们的项目被调整成自助租售一体机以外,我的团队也变成了一个13人的大团队,这是项目班里最大的团队。
于是我又开始了建设团队的工作。
这次的团队不太一样了,我们是一个班,是特殊的班级,以团队为基本单位,有考核,有奖惩,队长要对团队和老师负责。
我也意识到这不是靠我的经验就能搞的定的,于是开始求助图书馆,专门找些管理类和项目管理类的图书,试图让自己和团队快速的运作起来。
或许我做的还不错,我们团队人虽然多,但是团队纪律和团队凝聚力很不错,考勤表等日常规则也是我最先做出来的,考勤表後来在整个项目班使用起来了。邓院也和我说挺惊讶的,刚开始以为我们人多,团队一定挺乱,结果竟然是最有纪律的一个团队,不错不错。
我当然开心,这是努力的结果。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项目团队建设的同时,孵化器运营团队也把学校里2019年的创业大赛承办下来了,承办过2018年大赛的我们,这次显得更加从容淡定了,准备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就在决赛的一个星期前,我还开会跟队员们确认过每个人的工作,得到明确的没问题的答复之后,我抱着充分信任每个人的态度,去做自己的工作了。
可谁知道,队员竟在最后时候坑了我一把!决赛的前三天我又问一遍,还是得到没问题的答复,决赛的前两天我整理物资,发现还有一位队员的物资没给到,我问的时候她说在做,第二天晚上给到我的时候,打开差点没把我气死!做是做了,都是错的!来不及说她,赶紧的开始补救,其他人都在考试,就我一个有空,工作也不难,都是表格和打印,就是繁琐,多。当时我一个人在双创学院待了一晚上,整夜没睡觉就在补救比赛用品,第二天就是决赛了,事关整个学校的参赛队伍,我着急“死”了。第二天觉都没睡就去会场,负责完整个比赛,人才一下子放松下来。不禁觉得“坑啊!”
最后也没有骂那位队员,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当时大家都忙着考试,就我不用,所以队员也是挤出时间来工作的,大家都不容易。
虽然他们都说我这个队长很好,自己默默干很多,可就像春禹老师说的一样,我後来做负责人做的越来越好了,但他们四个是从我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就一直跟着我的,他们见证了我的成长。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没少干活。
在这个时间段里,我也逐渐的明确了自己的目标,有点想去社会上真枪实战的干上一番。我已经深深的感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最好方法,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本领,拿到社会上能不能行得通呢?这是我急需验证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感谢朋友!在朋友的介绍下,我了解到一个创业的机会,是校外的一间酒吧,酒吧做学生的生意,需要学生帮衬,店主最近也想寻找学生一起合伙经营,主要是看重学生的人脉,而且店主也在其他地方新开了酒吧,因此找学生经营一间小酒吧,店主照应着,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本来我不想做餐饮这个行业的,刚开始是推荐自己的朋友过去,本来是陪着朋友一起去店里谈合作的,结果自己却被店里环境所吸引,结果从旁观者变成了当局者,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巧合啊!
至此,我又有了一个三个人的合伙人团队,我们这次管理的是一家真实的店铺,一切又是从零开始,各种业务都要学,酒吧中人事复杂,在学校和老师们交往的游刃有余的我,酒吧中的人际关系更是对我的一大考验。
在项目团队建设的过程中,孵化器也在慢慢走上正轨,而我在店铺中却遭受到了有生以来最艰难的转变。
面对酒吧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面对大量的酒吧习惯和作风,我完全不能适应,而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因为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导致我和合伙人之间、我和员工之间出现了难以跨越的困难。
有合伙人说我理论知识一大堆,实践操作却没有,在这里纸上谈兵没有什么用处;有员工说我的思维方式和他们差太多了,大家交流起来太难了,双方无法沟通。
这是件让我崩溃的事情。因为我发现自己无法察觉到自己错在哪里,无法知道怎样才能改变自己,无法确认对方所说的实践和思维是什么样的。那一阵子恐怕是我20年来的至暗时刻,我崩溃了。
当时我甚至做好了退出的打算,跟合伙人谈,我们合计说给我时间,我去改变,如果改变不了,我就退出;我还跟员工面对面交谈,坦诚的告诉他们我确实不懂他们在想什么,但是我愿意去改变,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向你们抱歉,大家还是要好好工作,我会把结果给你们看的。
事后我自己一个人哭了,想的我脑袋疼也想不出我错在哪里,可是我还是给别人道歉了,还说自己会去改变。
白天夜晚都在想自己错在哪里,别人为什么这样说,我们的想法哪里不一样了。我得到的答案就是,我没有做错,谁都没有做错。我生活的环境是规则的、秩序的、是很正的,跟老师们,跟赵总、跟领导们接触的多了,潜移默化的我也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在学校才能那样的自如。但在酒吧却绝对不适合我这样的人。
当我想到这些的时候,我知道不是自己的错了,不再去责怪自己,同时决定在店里的时候要抛弃自己所有的固定思维,以一个刚出生孩童般的心态去融入酒吧的一点一滴。
这样做之后,我发生了变化,首先就是合伙人之间,他们对我改观了,不在认为我是纸上谈兵,也愿意听我的分析,不过我的话却变得少了;员工和我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了,他们开始觉得我也不错,甚至吃饭时候说跟我相处还是挺不错的。
其实那时候我又哭过。为自己的改变得到了好的反馈而喜极而泣。
那一段的经历我永生难忘,我打碎了我的思维,又填补了另一种思维,并且两种思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融合的,或者说我可以不再有固定思维,而是跟随环境的变化形成相应的思维。
我的原则和底线也更加坚定的驻扎在内心深处,内心得以更强大了。
这段时间过了之后,我的身体出了一点问题,大热天的也常常需要穿一件外套,吹不得风扇和空调,常常一出门必备一件外套,腰背也开始疼,白天黑夜稍有时间就想睡觉,极度的疲累带给我的是前所未有的低沉。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变得越来越少话了,但公开发言的次数和内容越来越多了,但在那一段时间,我是连说话的力气都不想使了,坐在那里连呼吸都没有力气。
各种事情不会因为我的身体状况而减少。孵化器、项目团队、店铺,该有的事情从来不会少,但我渐渐的开始懂得进一步的分解工作,把工作分解给各部门的队员,由他们来完成,我来负总责即可。
项目团队中我是这样做的,在店铺中却是越做越多,接触的事情越来越多,学到了越来越多,确实很忙也很累,但是停不下来,如果稍慢一步,就少学了一点,下次再有机会就不知道是何时了。
逐渐的我不止负责账本,店铺的整个运营、物料的采购和规划、员工的工资、员工的管理、工作任务的分配、店内外各方面的协调我都开始涉及,做的越多,越发现自己会的越少。
在我发生改变后不久的某一晚,我问我们的大股东,说我怎么样,至今仍记得他说:除了还有些不适应酒吧的环境,其他各方面都很不错。
天知道我多开心,虽然当初的改变很难 ,但我没有放弃,还是改变了。
管理学中有一个彼得原理,是说每个人都热衷于爬到自己能力所不逮的位置。把一个人放在某个位置上,能发现有的人做不了某个位置,这就是他能力的最大值,我从一开始就是站在了团队负责人的位置上,历经几个团队,涉及多类事物,每一个虽不说有多出彩,但也都完成并达到及格线了,这么多次的实践让我知道,自己的潜力还没有到头,潜力还很大,而且隐约的我也感知不到自己潜力的尽头。
所以我不怕把自己放在任何位置,也不怕接受任何挑战。
至此,2020年没有再回校上课,项目班中我们项目获得了区级创业大赛的奖项;孵化器运营团队我们承办了十数次大中型活动,得到老师们的肯定,获得了工作报酬;店铺中我打破了自己的固定思维,学到了重要的本领,也在创业过程中有所盈利,虽然总的来说是亏钱了,但收获更多。
双创学院,承载了我多少情感,见证了我多少成长,给了我多少机会。最爱邓院、张老师、董老师、张老师、杨老师、黄老师。邓院是双创学院的灵魂,她们也是五人团队,虽然张老师走了换成了黄老师,但这团队的力量却丝毫不减,在历经几年的磨练中,双创团队更强了,最爱六位老师们,有您们,有双创,永远记在心里。
【本账号文章首发于公共号“连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