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爆冷之美国无缘四强:变化是怎样来的

9月11日晚东莞赛场,男篮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美国队79:89输给了法国队,无缘四强。也结束了美国队多年称霸篮球的历史。

这场比赛,美国几乎是追着打,显得被动。仅有米切尔表现十分出色,拿下29分。没有另一个人像科比韦德詹姆斯这样的球员来帮助拯救全队的命运。到了末节后段,法国胜利在望,尤其是10号戈贝尔的身高控制篮板优势,帮助法国队占据有利局面。而板凳席上的美国队员,低头,捂脸,一脸沮丧。这种画面是相似的,情感大家是一样的。反之,赢球的一方兴奋欢呼。一方是因为胜利不易喜极而泣,一方因失败懊恼沮丧。

向来强大的美国队输了。这个结果令人难以相信,然而这个事实却让我感到高兴。尽管在观看比赛中,情感不自主的倾向希望美国队赶超能赢,当面对更为强大的法国队,最终败下阵来,我又松口气般感到高兴。在我心里,不希望一个国家团队永远称霸。如果一直这样,一定会对其他国家团队不公平。像行业垄断独裁一样,令更多的人没有发言权。有竞争,在客观上是件好事。逼得你去改变,让你做得更好,不然,落后就会淘汰。

不因某一方势力强大而产生畏惧,敢迎难而上,勇于挑战。法国队的表现值得大家尊敬。

这也说明,世上没有常胜将军,没有永远的第一。一切都是相对的,世界没有永恒,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既然美国队都会输对手十分,在某一个感触之下,我有一点点谅解了中国男篮。

从个人情感上来说,或许我对中国男篮的失望乃至怨恼有些苛刻主观。你想,他们中除了易建联过了三十,多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不说球艺,在心态,认识,球商上,表现不成熟,是可以理解想得到的。想想自己这个年龄,还不知道是怎样的糊涂呢。当然似乎没有多大的可比性,但从人文客观上来讲,中国男篮大部分队员的表现确实这样,他们还需要多学习,进步,磨练。

像美国这样的强队也不是神。除了他们由来的身体优势,我想在其他方面,中国男篮是可以学习改变的。比如团结协作,比如奋力拼搏,比如成熟的心态等等。

怎样去提高?

我觉得评论员苏群讲的好。他说,要让中国男篮多与世界强队打比赛,去多交流。就算你无法达到人家那样的水平,但可以从中学到一招半式,在见到他们强悍的身体飞起来的时候不感到害怕。正如,近朱者赤。这是有深刻道理的。

反之,长期呆在一个低能不思进取的团队环境中,你只会自我满足,不知道自己有多颓丧。一旦走出去,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必然让你大惊失色,感叹:原来世上还有这么美的风景。

我又问自己,为什么人家凭一张嘴就能“名利兼收”,有这样的本事坐在直播台或媒体面前散发影响力?

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境界、认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

好像别人的大脑是大脑,自己的大脑是猪脑子。为什么?

那就是长期的接触、积累、学习,生活的不同。

假如一个人的情商智商是与生俱来,那么决定一个人的优劣,靠的是后天的学习。向强者优者靠拢。

比如写作与读书。书读得多,接触得早,会知道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在写作上,不会盲目自大,有标本榜样的作用。

一个人终于一隅,犹如井底之蛙,缺乏激励竞争榜样,怎么可能会有开阔的眼界,何来远大志向目标?

其实这些何尝不是浅显的道理,然而,我似乎到今天才真正领悟。

还有,通过这场比赛,从队员到教练再到整个团队的表现,一言一行,让我感到强大之所以强大,是因为他们确实做得好,他们值得尊重,值得学习。

(初稿2019.9.12)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杯爆冷之美国无缘四强:变化是怎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