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正收麦子

我妈发来一段抖音视频,是收麦子的。我爸也发来一段,还有图片,也是收麦子的。他们是想告诉我,乡下正收麦呢。

视频里,有台白色的收割机,正在金黄色的麦田里忙碌。齿轮转得很欢,一卷一卷的,成排的麦子就被卷进去了。所到之处,金黄色的烟雾升腾而起,后面留下平整的麦茬。地头,有身材丰腴的农妇,戴着搭了红头巾的草帽,来回走动。一身黑衣的农夫边走,边打着手势,向收割机司机示意着什么。还有人原地踱步,手搭凉棚,四处观望。

视频配有音乐,黄梅戏。衬托着收麦之事的隆重和喜悦。

我记忆中的收麦不是这种。

那时,是纯人工。全家,无论老少,人手一镰。排着队,朝前割麦。日头很烈,汗水不停地流。明明是一起开始的,很快,就显示出差别。动作慢的,割半天了,还没走出几米。快的,都快到地头了,身后齐刷刷地倒着一捆捆新割的麦子。

慢的,一般是孩子。慢且不说,还老站。站在那儿,愁眉苦脸的,看看前面,看看后面。这时,大人往往会说“不怕慢,就怕站”“眼是孬种,手是好汉”之类的话来激励孩子。激励也没用,速度怎么也上不去。太阳直直地照着,闷热无比,浑身粘嗒嗒的,又刺又痒。不过,大人也不介意。能割一镰就少一镰,毕竟,也不指着孩子。

热水瓶里灌的是压井里刚压出的地下水,凉凉的,微甜。直接对着瓶口,咕嘟咕嘟。一会儿去喝一气。喝完了,再回村里接一瓶。最喜欢接水这个活儿,可以暂时离开热气杠杠的麦田。这时候,人的要求降得特别低,能在阴凉地里走一遭,哪怕不会坐下来休息,光是路过就很满意。

为了避开炎热的时间段,大人往往起得很早去下田。摸着黑,顶着露。日上三竿,揉着眼睛醒来,院子里静悄悄的,哪里都找不到大人,就知道是去割麦了。一个清晨就能割大半块地。

割下来的麦子都堆在场子里,套上黄牛或毛驴,拉了石磙磨。村里有老人,牵着牲口一圈又一圈地磨麦时会唱歌,放开嗓子,拖长了音,悠扬的歌声传到很远。傍晚,用木掀扬场。铲起一掀,向空中抛洒,然后顿住,看沉甸甸的麦粒落在地上,散成一片;看轻飘飘的麦糠借着风力,落在另一处。再接着扬下一掀。一掀又一掀。日子好慢,好长。后来,有了脱粒机。几家协作。先你家的,再我家的。

对了,那时,学校还会专门放收麦假。老师连同校长,在学校时是教师,在家里,就是一普通农民,也都是有地的人,需要回家收麦子。

那些夜晚,经常在麦场里乘凉、睡觉。吃着香葱摊煎饼,就着咸鸡蛋、咸鸭蛋、咸鹅蛋。空气中有麦粒的香气,被碾碎的秸秆的香气。月影朦胧。星光如许。昆虫的叫声连成一片。大家聚在一处,闲谈,唱歌,玩扯老绵羊,斗鸡,捉迷藏。还会打着手电筒,到处搜寻泡桐树宽阔的叶背,捉桑虫给鸭子吃,据说鸭子吃了肯下蛋。

麦粒晾晒好后,会磨一些新麦面粉。抓了雪白的馒头,端了手擀面,择一处凉快地儿坐下,一口一口地,细嚼慢咽。逢人就说,这是今年的新麦面做的呀。有满足。有喜悦。

从前的收麦季,漫长,且很辛苦。但也有很多欢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乡下,正收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