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寺院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在寺院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其实我挺好奇的,昨天是体验到了。

感觉就是:跟平时没什么区别。

没错,跟平时没什么区别。

如果强行找出一些区别的话,有以下两点:



第一,念贡。

寺院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的中午12点之前都会念贡一小时,念贡就是在各个殿摆上饭菜之类的贡品,然后师父带着大家去每个殿诵经十几分钟。

昨天是过年,也念贡了,除了念诵的经文有那么一点点区别,其他流程跟初一十五差不多。

念完贡之后该干嘛干嘛。

第二,包饺子。

我们寺院平时很少包饺子的,但昨天包饺子了,而且包了特别多饺子。

因为除了天王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这三个殿要上贡之外,还有大大小小其他十个左右的殿都需要上贡。

今年在寺院过年的除了师父以外只有我们五个居士,昨天傍晚我们所有人都去包饺子了,要包好多,因为今天是初一,也要上贡的。



除了这两点之外,还真就跟平时没啥区别。

上午干活时,我甚至都忘记昨天是春节了。要不是打开手机看到大家都在拜年,我还真以为昨天只是普通的一天。

因为寺院是修行之地,世间的春节跟寺院关系不大。

寺院不会张灯结彩,不会准备一大堆吃的庆祝,更不会打牌之类的娱乐。

要不是前几天来了几个村民要贴对联,寺院过年连对联都不会贴。

昨天上午的饭菜跟平时也差不多,哦对了,昨天上午居然破天荒的有豆角,是刘师兄为了过年特意去买的豆角,已经几十天没吃到豆角了;昨天下午吃的是饺子。这算是过年的改善生活吧!

早晚课正常上,诵经的内容也跟以前完全没有区别;上完早晚课正常行香打坐。

晚课结束后大家来到客堂,也是跟平时一样,喝喝茶聊聊天,聊聊春节怎么过,开开玩笑啥的。

但昨天师父打了好一会儿电话,有他徒弟打过来拜年的,有其他居士打过来拜年的,有的居士还会转账供养寺院,不过师父没收。还有的居士会请师父帮忙写牌位供奉祈福。

师父忙着接电话时,我们其他居士就在那里玩手机、抢红包、拜年聊天,还有一个居士心直口快说:“哎,今年过年真没意思,连块糖都没有。”

哈哈肯定啊,出家人那是脱离世间的一切专心修行,寺院是修行之地,难道过年还要歌舞升平啊?



我们寺院在村子里,平时偶尔会有村民来寺院遛遛弯拜拜佛。

令我比较意外的是,昨天过年,村子里居然也完全没有过年的氛围,没有任何一家人放炮庆祝。

我问师父为啥,师父说:“村民们不敢放炮,因为附近可能有值班的管这事儿呢,如果放炮的话可能会罚钱。”

这我才知道,不让放炮的原因是现在这季节,山里的松针啊枯草啊特别多,怕放炮引起火灾。

在城市里还好,引起火灾的话相对容易扑灭,但在山区引起火灾可就麻烦了,那是很难扑灭的山火。

所以村民们也很配合,没有人放炮。



在寺院里过年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确定性。

为啥这么说呢?主要是寺院居士流动性太大,师父们的流动性也比较大。

像我们寺院在五台山,五台山的夏天比较凉爽,很多师父会从南方来山里避暑修行,而到了冬天师父们就又回南方了,所以现在只剩两位师父。

居士们流动性就更大了,随时会走。

我来寺院之前就打算在寺院过年了,所以我还是比较稳定的一个。

但大部分居士都是短住,住个十天半个月就走了,也有住半年的,但过年头几天就走了,回家过年去了。

所以,有时候过年,寺院根本没几个人,师父说寺院也有只剩他一个人的时候。

有时候过年,会有很多居士带上家人特意来寺院过年,非常热闹。

今年算是比较热闹的一年了,寺院里一共有六七个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寺院过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