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一年

雨夜,幸福集荟没什么人,找了一本书慢慢读。《丹麦一年》的作者海伦·拉塞尔是伦敦知名杂志的写手和记者,在过去三十年的人生每天忙忙碌碌,没时间休息,没有好的生活质量,连生孩子都变成负担,所以一度非常迷茫。机缘凑巧,她的先生作为资深“乐高迷”终于梦想成真,找到了一份在丹麦乐高公司的工作。于是海伦跟着他来到了这个被联合国全球“幸福报告”认定是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在依依惜别故乡来到冰天雪地的丹麦,十一月这里已经日照时间每月不足四十四小时。冬天大家窝在家里过冬,邻里互不相识,他们两人也不会说丹麦话,没有朋友。这里变成了让人抑郁的地方,她觉得搬来是个极度错误的决定。直到五月天气暖和,她在当地认识了美国朋友,丈夫的同事,邻居,还参加了兴趣班,采访了丹麦各行各夜的专家,体验了不同的生活……渐渐地,她解开了丹麦人身上的神奇密码,终于明白这个缺少光照,似乎连狗都可能抑郁,人口只有550万的小国家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

丹麦以超高的人均GDP,高预期寿命,低贪腐率,高社会支持度和任意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高度自由著称。这里虽然税收超过50%,物价很贵,人们却生活在慷慨的社会文化中。丹麦人觉得政府会妥善安排使用他们的税款,所以自觉并愉快地交税,并以此为荣。丹麦人懂得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因为拥有太多物质意味着要交更多税,并且花更多的时间整理。他们习惯简洁明了,井然有序的风格,生活中这样的设计比比皆是。

丹麦的贫富差距非常小,在作者采访的人中间有清洁工,服务员,老师,社会学家……他们都有不错的薪水,过着很体面的生活,职业背景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之观感和评价,所以大部分人过得很滋润,社会也非常和谐。当然安定也缘于丹麦非常好的社会福利。这里看病完全免费,教育直到大学毕业都是免费的,还有育儿补贴和助学补贴,在丹麦如果跳槽政府会给予全职收入80%的保障,为期两年,不会影响养老金。这让丹麦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换工作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丹麦人生活中都努力践行着幸福的10个原则:信任他人;享受hygge(丹麦语中意为令人舒适的环境);通过运动等方式让身体动起来;重视美学;简化选择;为自己感到骄傲;重视家庭;对所有工作保持敬意;将玩视作一种可以从事的职业倾尽自己的热爱和激情;懂得分享。丹麦人自己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的社会,所有人都得到了公平对待。”这种对国家高度认可的归属感,让他们觉得能够生活在丹麦是一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虽然国情不同,但在丹麦人身上还是可以学到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幸福是每天都可以做点喜欢的事,不需要太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丹麦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