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上学”——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我家孩子读高一,上学第二天就哭闹着不想去学校。”

开学以来,已经有不少家长在电话里向我们咨询孩子不去上学的办法了。一些刚上学的孩子,会在校门口表现出对离开父母的惊恐和不安,这种被称为“分离焦虑障碍”的情绪不仅幼儿有,初一、高一的大朋友也会出现。

小兰(化名),16岁刚上高一,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从小到大,小兰都是与母亲同床睡的。今年升入高中后,第一次离开妈妈成为寄宿生,小兰对住校生活特别不适应,妈妈不在身边,总觉得缺失了什么,晚上睡不着觉,一个晚上要醒来十多次,内心特别不安,导致其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第二天就哭着电话,说要回家。

小兰同学焦虑的背后,是家庭教育方式的缺陷,导致孩子对独立成长的害怕,是由情感过度依赖和生活中心的转移造成的。

一般人都以为,“分离焦虑障碍”大多发生在学龄前儿童身上,当他们与所依恋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深感不安,出现哭闹等明显的焦虑情绪。而这样的情绪障碍在初次离家住校的初一、高一新生中也会有体现,如不适应住校的生活、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处理不好与周围同学的关系等等。

而且,这些孩子还可能因出现分离焦虑障碍而在校园中遭受新的心理创伤。比如同学们也可能会嘲笑孩子爱哭,是个“妈宝男”/"妈宝女”,并联合起来孤立他们。

1

分离焦虑的主要表现

因不想离开依恋对象而不外出,拒绝上学。

因依恋对象不在身边,拒绝睡觉,晚上易惊醒。

与依恋对象分离前过度焦虑,分离时或分离后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闹、易怒、社交退缩等情况。

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恶心、头痛、呕吐等躯体症状,但没有相应的疾病。

2

如何缓解分离焦虑

很多家长在面临分离焦虑时的第一反应会“两极化”:要么安慰,要么批评。

这样不仅容易受到孩子情绪影响,还变得焦虑起来,非常着急,担心影响到学习。”

正确的做法如下:

1.提前做好离别准备。可以开学前一周做准备,并鼓励孩子主动和你说再见,增强孩子的掌控感,勇敢面对新环境。

2.让孩子确信你真的爱他。把安排他住宿的原因解释给孩子听,他可能会一遍一遍地确认,需要家长每次都耐心解答,让孩子确信安排他住宿是因为无法克服的原因,并不是你要抛弃他。

3.给孩子一个“信物”。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留下家长的印记,如一个亲吻,代表你一直陪在他的身边。

4.告别时要态度坚定。有些妈妈不忍拒绝孩子带着哭腔的请求,告别后还是反复回来安慰孩子,这使情况更加难以处理。和孩子告别时,妈妈可以快乐而坚定地说再见,给孩子一个爱的抱抱或亲亲。

孩子对成年人的情感非常敏感,他会敏锐地感受到我们的悲伤。如果父母情绪消极,我们不能也指望孩子保持淡定。

5.当孩子的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仍然不能适应,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

孩子出现“分离焦虑症”,其实就是他们面对新成长的一次蜕变,是一次家长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

家长要以坦然的态度,想办法化解孩子的焦虑,使孩子接受他已经长大了,已成为独立个体的事实,自己去摸索和锻炼自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我不想上学”——如何缓解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