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孩子上的那不叫补习班,而是“托儿所”

周一,同事郭姐在一旁感叹,说现在小孩的补习班收费简直是天价。周末给她儿子报了个补习班要一万多,高一数理化,一共20节课,每节课两个小时,算下来一个小时300元,一对二,一对一的收费更吓人。着实惊人的数字,有娃儿的同事们纷纷加入吐槽队伍,开始细数自家小孩烧钱的补习项目。

图片发自App

补习班真的有必要上嘛?90%的家长斩钉截铁回答:“太有必要了。”说到这个热门话题,就不得不拿前辈来对比。统计一下发现95前出生的同事几乎都没上过补习班。

“我们那个时候上什么补习班了?连饭都吃不饱。”

“对啊,我们小时候上学都靠自觉的,哪里用家长陪做作业,陪我小孩写作业我快气吐血。”

“我们那个年代,补习班压根没法生存,谁家有那闲钱。”

这不,时代真的不同了,现在的家长,即使没闲钱也舍得给小孩报个班。自己省吃俭用,多苦多累也要把补习班的钱给挤出来,为的难道就是起跑线不输给别人?

记得有一次,在路边跟一个大姐买糍粑吃,大姐很健谈,跟我们聊起家常来。原来她白天卖糍粑丸子,晚上拉个三轮车卖麻辣烫,她老公是个快递员还兼职外卖,早出晚归。我问她:“你们这么辛苦赚钱,是在供房子吗?”她笑着说能买到房子就好咯,两夫妻每天起早贪黑的就为了家里两个儿子,两个小孩每个月补习费就要一千多,算是很少的了,凑合能赶上别人家的孩子。我说他们成绩很差吗?她猛摇头,成绩还可以,就是不能让他们闲着。

不能闲着?我一时半会儿没理解这意思。我脑海里想的是,现在的孩子每天早早去上学,下午回到家都五六点了,吃完晚饭就要开始写作业,背课文,然后就到睡觉时间了,哪还有时间闲着?

图片发自App

我一个好友的女儿,现在上五年级,我记得她从幼儿园开始就不停地跑各种补习班:画画、书法、跳舞、英语数、钢琴~上学期间晚上、平时周末、暑假、寒假,时间都让补习班、培训班给排的满满的。看她也挺乐意,抱着课程表一个也不落,真心替她感到累,也心疼。有一次去她家,孩子从补习班回到家就瘫在沙发上,嘴里嘀咕着:“好累啊”。她一副疲惫的样子说,吃完午饭还要去上钢琴班,我说你喜欢钢琴吗?她说不喜欢,可是必须去,她妈妈要她去。我跟我好友说:“她既然不喜欢就别让她去了吧。”不料好友说:“是她自己说喜欢钢琴的,现在钢琴都买回来了,课程也报了,学费贵的要死,钱都花了哪能说不去就不去?”我说她上那么多补习班,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你不心疼啊?她说:“就是不能让她闲着,报补习班目的就是让她别呆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去补习班起码跟同学在一起可以转移她玩手机的注意力。”一时间我竟无言以对,突然想起那个卖糍粑丸子的大姐,她也说不能让她儿子闲着。后来,在办公室了解了一下,发现几个有小孩的同事都说补习班除了让小孩学习点东西,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给孩子在家看电视和玩游戏。好吧,都是个理!

小孩变得那么依赖电子产品,这是谁的错?

记得不久前在某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妈妈分享她有个自律儿子的事情。她说她儿子也是从小就有上补习班,但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前三。让儿子上培训班的理由很简单,第一培优;第二多接触除了班上同学以外的人,学会交流交际。她对孩子的管教方式并不严格,所有事情都尊重儿子的选择,只是选择之前会对那件事进行分析,分析好利弊后再让小孩自己决定。久而久之她儿子也学会自己分析,做某件事情要先权衡,不一定非得都要正确,偶尔犯错也是允许的,但不能犯法。他上初中开始,班上就好多同学有手机了,这位妈妈对他说你要手机可以,你说说手机对你一个初中生来说有什么好处和坏处?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影响学习,没法集中注意力,还是不要的好,并自己提出高考之前都不要买手机。去年她儿子考上北大才买了手机,她对儿子说:“上大学是谈恋爱的好时光,不要只专注学习,出社会之前要学会跟不同的人交流交往。”或许有人会说他什么事情都要算计好才去做会活的很累,其实不然,他只是养成了自律的习惯,对于他来说那些不是计较,而是学会分析之后很多事情的选择目标就变得更清晰。他也不会因为没玩手机游戏变得不合群,会分析问题、逻辑思维缜密的人,情商和智商不需要别人去质疑。

好多父母都知道,孩子沉迷手机和电视的原因出于哪里?做不到像这位妈妈那么明智还是因为懒教和宠溺。有的家长听不得孩子哭闹,一哭就妥协缴械;有的家长是压根不管不教,只要孩子能够安静自己呆着不惹事就行。这样做的同时他们心里很清楚继续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就想到了报补习班的方法,把孩子暂时的交给别人去管,也算是获得自我救赎和自我安慰了。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连他们自己都心虚、心累,毕竟孩子回到家依然会第一时间找手机,不还得乖乖给他们。

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我们没想要孩子做最强者,但把补习班、培训班当成托儿所,真的得反思反思这种教育方式了。别人家的孩子去学习,你却把孩子当包袱丢出去,这起跑线明显就不一样了。所以,自律还得从小培养,严是爱,纵是害!先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要啥得啥的臭毛病扼杀在摇篮里,咱也能把“托儿所”变培优班。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孩子上的那不叫补习班,而是“托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