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会计环境与会计发展

一、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是指影响并决定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客观条件和特殊情况,包括会计思想、会计法制、会计理论、会计方法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审计等。

它们是会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会计总会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上。

二、会计的产生

会计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它是应人类社会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需要而产生的。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即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尽可能节省的劳动费用,获得尽可能大的劳动成果。

三、会计的发展

1.古代会计发展阶段

单式薄记→复式簿记

2.近代会计发展阶段

薄记时代→会计时代(复式记账法)

3.现代会计发展阶段

现代会计的特点:两种会计,独立审计……

四、影响会计发展的环境因素

1.社会经济水平

2.科学技术水平

3.文化与教育水平

4.政治与经济制度状况


第二节 会计与会计特点

一、会计的含义

(一)原始会计的含义

会计的原始含义就是记账、算账和报账

(二)现代会计的含义

1.会计的四种观点

管理工具论

艺术论

管理活动论

信息系统论(主流观点)

2.会计的本质

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即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的定义

会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信息的提供来执行会计反映的职能,通过信息的利用来执行会计控制(监督)的职能,从而达到不断加强和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会计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3.以提供连续、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为己任


第三节 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工作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二、工业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

(一)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

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是从静态角度去观察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也就是从某一时点上对工业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1.会计恒等式:资金占用(资产)=资金来源(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

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从动态角度去观察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也就是从某一段时间对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观察与分析。

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表现为供、产、销三个阶段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在这种循环和周转中,资金不断地改变其形态: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货币资金。

1.3.1.工业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应包括静态资金运动和动态资金运动状况下的资金占用(资产)、资金来源(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1.提供有关资产方面的信息

2.提供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方面的信息

3.提供收入方面的信息

4.提供成本与费用方面的信息

5.提供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的信息

6.提供加工形成的新信息


第四节 会计职能

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经济活动:核算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主要是指其运用货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方面反映企业和其他单位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各项经济活动,它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二)控制经济活动:监督职能

会计的控制职能,是指利用其本身所提供的信息,随时发现经营过程中与预定目标、计划、要求不符合的情况,及时采取校正措施,以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从而达到经营目标。

会计的控制职能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会计核算程序与方法的控制作用。

2.会计确认的前馈控制作用。

3.会计计划执行检查的反馈控制作用。

二、会计的其它职能

1.评价经营业绩

2.预测经济前景

3.参与经营决策


第五节 会计目标

一、会计目标的概念

根据我国2014年7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会计目标应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综合反映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观点。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

1.投资者和债权人

2.政府管理部门

3.企业内部管理者

4.社会公众。

三、会计信息种类

1.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

2.与受托责任评价相关的信息

3.与税收相关的信息

四、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和会计职能的关系

会计目标取决于会计环境。

会计目标受制于会计职能。


第六节 会计假设

一、会计基本假设概念与特征

(一)概念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它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逐步认识和总结后形成的,是进行会计活动的必要前提条件,是企业和有关单位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二)内容

1.会计主体假设

2.持续经营假设

3.会计分期假设

4.货币计量假设

(三)特征

1.客观性

2.难以正面证明

3.独立性

二、会计主体的概念及特征

1.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活动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是对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2.会计主体的特征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法律主体是指对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

纳税主体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税款缴纳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三、持续经营假设的概念及作用

1.持续经营假设的概念

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果没有明显的证据,就应认为其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无限延续所作的限定。

2.持续经营假设的作用

只有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才能保持稳定和一致。

持续经营假设不但界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而且还是会计分期的前提。

四、会计分期假设的概念及作用

1.会计分期假设的概念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分期提供有关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它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划分为若干期间的限定。

会计期间通常是一年,称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与日历年度相一致,也可以不一致。此外,企业还需按季度、按月份编制会计报表,即把季度和月份也作为一种会计期间。

我国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从每年1月1日开始只12月31日止。

2.会计分期假设的作用

会计分期假设对于会计核算十分必要,没有这一假设,会计上也就没有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等概念及相关的处理方法。

五、货币计量假设的概念

1.货币计量假设的概念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假设币值不变。它是对会计计量手段和方法的限定。

2.货币计量假设的作用

货币计量假设是以货币币值稳定为前提条件的,不具备这个条件,很难充分保证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计量和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我国,人民币是国家法定的货币,一般企业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有外币收支的企业,也可以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这些企业在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时,应折合为人民币。对于境外企业,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也应当折合为人民币。


第七节 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

1.含义

会计核算中应以权利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费用的归属期间

2.收入确认

以收入取得的权利形成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否已经发生

3.费用确认

以费用承担责任的发生为标志,而不论款项是否已经支付

二、收付实现制

1.含义

以收到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

2.收入确认

以收到现金的时间为标准

3.费用确认

以支付现金的时间为标准

三、适用情况

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企业会计统一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


八、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一、会计确认

1.会计确认的概念

关于确认所涉及的应否记录及当作哪一项要素记录的问题,可根据会计六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定义来判断,凡可以具体化为六要素的,并符合它的定义和特性的,都可进入会计信息系统,这也是确认能否进入会计信息系统的最基本的标准。

2.会计确认的时间基础

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流入或现金流出的时间为标准。

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形成或义务(责任)已发生为基础。

企业的会计确认一般都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时间确认的基础。

二、会计计量

1.会计计量的概念

会计计量主要解决会计的计量尺度及计量属性这两方面的问题。

2.会计计量的尺度

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企业及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货币是会计计量尺度。

3.会计计量的属性

指会计要素可用财务形式定量化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

三、会计记录

1.会计记录的概念

会计记录是指运用预先设计的账户(会计要素的再分类与具体化)和有关文字及金额,对资本运动过程中经过确认而可以进入会计信息系统处理的每项数据,按复式记账的要求,在账簿上加以登记的过程。

2.会计记录的内容

(1)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指对于部分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记录,是一种不完整的记账方法。由于其账户设置范围的局限性,难以反映所有的经济业务或难以反映经济业务的全貌。

(2)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则是指对于企业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进行会计记录的方法,由于其账户体系设置的完整性,复式记账法能够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完整面貌。

四、会计报告

1.会计报告的概念

会计报告是指把会计所形成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

2.会计报告的内容

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


第九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指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记录、计算、反映所应用的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财务报表。

一、设置账户

指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反映的一种方法。

二、复式记账

指对每项经济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一种方法。

三、填制与审核凭证

指采用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证明文件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经审核无误后据以登记账簿的一种方法。

四、登记账簿

指在账簿上连续、系统、全面、科学地记录与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方法。

五、成本计算

指企业在供、产、销各阶段发生的各种费用按一定的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借以计算和确定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

六、财产清查

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盘点实物、核对往来款项,以查明财产和资金的实有数额,并及时调整账簿记录,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

七、编制财务报表

指采用一定的表格形式,定期总括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状况的变化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1.9.1.会计核算的流程

思维导图:《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会计的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