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本意是讲,要好好对待家人去世这件事,要懂得祖先 先辈的付出,懂得感恩,有了这个家族观念,你自然愿意建立一个美好的家族,你自然不愿意去做坏事,做坏的榜样,你总是想要给后代留下点什么。所有人都怎么想这样干,那人民群众的道德风俗意识自然就提高了,人就厚道了。
一个女人自从结完婚生了孩子之后,眼里心里就只有孩子,孩子永远排在第一位,原来的那个自己就找不到了,我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教育好孩子,网络上也有各种专家,老师提出得一些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弄得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半部《论语》知天下,翻开《论语》就可以让我们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少走很多弯路。
可能大部分的妈妈每天都是纠结在孩子吃饭磨蹭,写作业拖拉关注这些事情,但是没有关注他的内心,关注他的格局,关注他的精神世界。当一个孩子的格局打开了以后一些琐事一些生活小事是会迎刃而解的。
我以前听我姥姥说他们那个时候还吃过树皮,听她给我说这些,我才明白为什么他们总是那么节约,舍不得到剩菜剩饭,给他们买的衣服也舍不得穿,一颗鸡蛋也舍不得吃也要留着让我们吃。
这就是追远,这其实也不算远,我们只是追到我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那一辈,当我们去跟孩子讲这些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思维格局就会宽一点点,我们可以在往远追一追,我们可以带着孩子追到抗日战争年代,可以带孩子到一些纪念馆看看。
比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让孩子知道原来我们的祖国还有这样的一个低谷期,原来历史也是这样起起伏伏的,原来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付出生命换来的,这样孩子就知道在他遇到低谷的时候他就要去战斗,当孩子成功的时候就会更加珍惜。
我们的成功不是我们个人的,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所以人们才说没有谁的时代,只有时代的谁…为什么要慎终?这个世界上你必须时时刻刻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你若是做不好,就会伤了一些人的心,特别是对我们有恩的人。
父母对我们是有恩的,祖先开创了基业,一路披荆斩棘,才弄到一口饭吃,我们这个血脉才得以传承,所以说我们应该尝试着去寻找出祖先的事迹,讲给我们的孩子,让孩子从小就要明白人生是一脉相承的,你不属于你自己,你是这个家族一脉相承传下来的。
你如果不懂得孝敬 、感恩 、尊重,那这些人去世之后,你就会后悔莫及,你再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惜再也没机会了。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经常看一些古装剧里会演以前一个家族都祠堂专门在供奉祖先,当这个人一进祠堂就立刻变得严肃起来,表现出祖先的敬重。但我们现在家里都没有祠堂了,可能南方有些地方会有,但是北方就很少了。
其实,我们挣的钱实在太少了,如果我们钱挣得多我们可以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专门留一件房子可以来放我们祖先的牌位,再有钱一点我们也可以修建一座祠堂在专门供奉我们的祖先,人穷了,我们连祖先的牌位都没地方放,你想感恩的人的牌位也没有地方放,我们人总需要有点形式的,不能说只放在心里就好了。
为什么说礼貌,还得学会把外在提现出来的。做人一定要和颜悦色,不管你有多大本事或者你还没有有所成就都应该做到和颜悦色。
一个人和颜悦色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这样当父母不在了即使你没有给父母很好的物质生活,但你回想起来你从来没有在脸色上为难过父母,给他们心理上带来压力,这样你的愧疚之心就会相对少一点。
我们要让自己的德行厚重一点,不要做那薄情寡义之人,不要做那个白眼狼,比如客户给了我们金钱,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全力以赴的做好,这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我们应该努力工作,努力挣钱,不要穷到只能在大城市租房子住,最后连祖先的牌位都立不起来,要懂得感恩,要把这种懂得感恩的思想传给我们的后代子孙,这其实也是让我们老了有个依靠。
有感恩之心的人,当然是一个高尚的人。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当然很多薄情的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的。
我们有很多人养孩子但是不教育,任其野蛮生长,结果自己老了,孩子甚至会怨恨自己,这其实就是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得做人的后果。
家庭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根,我们作为父母要打开孩子的格局,要带着孩子一起去追思一下自己的祖先,一起去追思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祖先,不要带孩子总是去玩觉得游乐场是孩子的天堂,带孩子去滋养一下他的精神世界,反而比让他去游乐场玩更加快乐,真正的快乐就是来自于精神上的滋养和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