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会儿”非“你的一会儿”

王冬冬,中原焦点讲师心理咨询师,持续记录600天(2019.7.29)

阅读打卡第383天:《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62-70。

朗诵记录第384天:诵读第57周第1天。《论语•季氏第十六》(一)


图片发自App

近来了解到一学霸和家长之间有点“摩擦”,暑假期间因为玩儿游戏的原因,在时间上标准不统一了。

孩子说自己每次刚开始玩一会儿,被妈妈看到后就开始啰嗦。妈妈说,都让他玩儿一会儿了,还不愿意结束,一直就是一会儿一会儿的增加时间。

最后,妈妈拿出杀手锏:一是给孩子爸打电话“告状”,二是苦口婆心说孩子父亲工作如何辛苦,养家如何不易,孩子怎么就不能体会家长呢?

于是,孩子被迫停止游戏却又满心不愿意,内心充满了矛盾和不开心,甚至感觉在家充满了压抑感。

我问孩子你说玩一会儿被老妈催促,一会儿大概多久?你希望玩儿一会是多长时间?

“大概玩儿七八分钟,我妈就开始催我关机。”孩子挺委屈,“我说的玩儿一会儿就是二十多分钟,因为玩儿一局游戏大概就这么长时间,不到半小时。”

“哦,七八分钟和半小时是有差别。”我说,“那妈妈说的一会儿又是什么标准呢?”

“我觉得没完成作业的话,中间休息玩一会儿十分钟就行了。”妈妈回答。

原来是这样。妈妈和孩子两人之间的标准是不同的。

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这样的“不同标准”,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做呢?

首先,家长孩子应该在情绪平和的氛围下进行讨论。

难点:情绪的有效控制。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能解决问题,而是我们很难把控自己的情绪,一旦情绪激动,很难做到客观表达,继而让讨论随时终结。

控制好各自的情绪,本着解决问题的初衷,而非吵架或者找堵,说话多用陈述句而不是反问句。体会下面两组不同表达。

第一组:

“我只是想在假期里玩的时间长一些,每天能玩半小时就行。”

“难道我就不能在假期里多玩儿一会?”

第二组:

“我想让你在假期里轻松快乐学习,又想你的视力不会受到影响。”

“假期可以玩儿,可你玩的也太久了吧?眼镜近视了怎么办?”

大家体会这两组不同的表达,想想会有怎样的结果?

其次,说一说矛盾点,到底玩多久才是双方都能接受的标准。玩的时间设置,如何才能保证规则的有效执行。

难点:双方是否能达到都能满意的结果。

这需要双方既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又要有界限意识,双赢的结果是大家都想看到的,想想这个美好结果,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呢?

最后,说说通过这样的讨论对家庭关系,各方的影响和收获,以后遇到此类事情又该如何去做。

我们可以用一件事的成功经验,迁移或者应用到其它问题的解决上,不断的尝试——修改——再尝试——再修改的方式,最后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假期即将过半儿,愿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在不断的尝试中,越变越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会儿”非“你的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