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感敏感期

什么是秩序感?

百度说:“人类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预测规律的运动变化以确定接受信息的含义 ,这种预测就叫做秩序感。”

哇呜~不明觉厉。在我看来,就是不要轻易去破坏孩子想做或者正在做的事情。

上次带一一去上课,下课后在园区发生了一件极小的事情,我感触极深,在此,简单分享一下。

园区的洗手间,需要穿上门口鞋架上的鞋子进去,一一很早就学会了自己拿鞋子,离开后把鞋子放回鞋架上。

那天,他做了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在他把鞋子放在鞋架上时,看了看鞋架,突然说:“这鞋子放得乱七八糟,我要收拾一下”。说完,便顺势跪在地上,开始摆弄鞋架上的鞋子。开始按颜色分类放好,后来同颜色的鞋子太多了,一个隔断放不下,他又拿出来重新放,就在那自言自语的摆鞋子,非常认真。


其实我在他身后看得很是着急,这是穿进洗手间的鞋子,我的内心是非常抗拒的,好几次忍不住想打断他,叫他不用摆了,打扫的阿姨们会摆好的。但我的理智告诉我,不可以打扰他,秩序感敏感期,不要破坏。

当我告诉自己,没关系,一会再重新洗手就好了,让他摆吧。我便站在身后观察他,他摆得很认真。最后虽然也没有按照颜色分类放好,但鞋子确实整齐了。他摆好后拍拍手,很骄傲的说:“你看,整齐很多了吧,这样小朋友就可以按颜色拿了”。我说:“对呀,鞋子都变得整整齐齐啦,谢谢你帮忙整理鞋子”。他心满意足的走了。

在园区门口,让他用酒精消毒液再洗洗手,他问我:“刚刚不是洗过了吗”?我告诉他:“你刚刚整理的鞋子,是大家穿进厕所的,会有点脏,所以整理完要再洗洗手”。他便挤了一点在手上,搓搓手跟我一起走。园区门口有一缸金鱼,每次离开,他都会隔着鱼缸跟金鱼说:“金鱼拜拜,我下次再来看你”。还有门外的大猴子塑像,他也会说:“猴子拜拜”。突然想起2岁多时,跟小乌龟打招呼:“小乌龟你好”。过一会转头问我:“妈妈,小乌龟为什么不回答我,它为什么不跟我说话”?哈哈哈哈,有爱的孩子,对身边的生物与事物,都很温柔。

父母不要轻易以个人的意愿随意破坏孩子们的秩序感,我们在家希望他们能收拾好自己的玩具与图书,却在公共场合阻止他们整理物品,这不仅破坏了孩子内部的认知,同时也会造成行为上的混乱,孩子充满疑问:到底收拾还是不收拾?什么时候收拾?什么场合收拾?

《童年的秘密》一书里说:成人总以个人意愿,任意阻断孩子的工作,必须服从成人的安排,任何背离成人指示的行为,都被冠以“叛逆”之名。

印象深刻书里的案例:孩子们正在玩玩具,家中突然有客人来访,父母便直接打断了孩子在做的事情,催促着孩子跟客人打招呼,孩子无动于衷,真是没有礼貌的孩子。在客人面前,孩子的不立刻服从,激化了父母强烈的输赢感,那一刻,他必须赢,为了让孩子显得有礼貌,无论用什么方式。权力之争,就此引发。

破坏孩子的秩序感,就是这么简单和不经意,这些举动在不知不觉间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和个性,而成人毫不自知,他们称这是给孩子的“爱”。

没有批判,没有对错,也没有应该。玻璃心的父母,自动屏蔽即可。

最后,借一段经典结束分享,来自《童年的秘密》

儿童是自己的创造者。每个儿童都拥有成人不可思议的智力、细致敏锐的感知力和极强的纪律性;这些能力只存在于特定的年龄段,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转瞬即逝。成人需要学习的是,了解童年的秘密,用适合童年特质的开发方式唤醒它们:这些源自生命本能的巨大能量。

今天就写到这。

你可能感兴趣的:(秩序感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