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开发平台-Low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

优势

速度快

目前的互联网市场上竞争激烈,一个好的点子会迅速掀起一波浪潮,前几年的共享经济热潮下市场在短期迅速诞生了几十种共享品牌,包括各种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等等。近年的短视频热潮、直播带货热潮都让市场上在短期充斥着支持这类商业模式的软件。而这也仅仅是我们大众可见的To C项目,在逐渐信息化的社会,生产模式也必定需要数字化转型,而这也是IT产业旺盛的原因之一。所以软件定制的速度非常重要,必须要赶得上市场热点的变化,必须赶得上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以免被市场淘汰。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可以通过低代码平台快速构建最低限度可行的产品(MVP),即时部署这些应用程序,学习和优化并扩展这些创新以促进持续创新。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企业可以轻松地将其应用程序扩展到更多渠道,直到它们被认为足够成熟。低代码开发所具有的优势使它能够影响新软件的交付速度,而可视化开发是促进这种速度的关键功能。低代码平台构建的应用程序可以帮助组织变得更加敏捷。假设用户需要添加新模块或修改现有模块,那么一个好的低代码平台足以对此提供支持。
此外,对于常见的需求,例如物流管理,销售管理等,低代码开发平台都找到相应的预构建解决方案,也能大大的提升开发速度和产品稳定性。

拓展性

虽然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封装各个组件来屏蔽底层技术细节,从而帮助开发人员进行快速开发,但低代码开发平台拥有在各层次、各阶段快速进行代码干预和插入的能力,比如添加自定义组件、定制个性化逻辑处理、信息流传过程中三方应用嵌入等场景。除了自定义插入代码进行扩展,平台还支持与其他服务集成来拓展功能。例如REST、SOAP、数据库等,使得低代码开发平台更容易与旧有系统集成。

生命周期管理

低成本开发平台成为企业开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它提供了从开发、构建、自动化测试、部署到运维、监控、日志一站式服务,通过在从开发到生产的所有环境中拥有自动化的部署流程,您可以简化流程并提高整体效率。使用分析功能时,您会知道应用程序部署将对生产产生的确切影响。同时还包括任务/需求/测试管理、迭代规划、缺陷追踪、报表统计、团队协作、WIKI、共享文件等功能模块。

成本低

低代码对编程专业知识的掌握要求较低,这也利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无需专业的IT团队驻场开发,普通的开发人员即可参与到软件应用开发中来,从而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质量。而业务人员在无需懂大量的IT技术情况下也能设计出自己的应用程序,大大减轻了对技术部门的依赖。

打破沟通壁垒

低代码开发弥合了IT和业务团队之间的沟通鸿沟,因此两者都可以解决影响公司的实际问题。业务团队可以创建自己的应用程序,而无需等待开发人员,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快速启动和迭代新想法。也可以使非技术人员参与到程序构建中,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因为业务人员非常熟悉自己的工作流程,而技术人员需要将这种工作流程通过代码的形式构建成软件系统。

缺点

可控性低

低代码开发平台封装的组件限制了专业程序员的使用。如果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组件存在质量或安全漏洞问题,开发出的应用程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会受到影响,而且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仍需要具有扎实的技术背景的开发人员来进行特殊情况处理和保证项目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性能局限

同传统开发相比,低代码开发不涉及底层优化,运行的时候需要消耗的资源更多,相比运行效率更低。当项目出现性能问题时往往只能通过横向扩展而不是纵向拓展的方式进行缓解,这也是后期的运维成本增加。

再何种情况下能够帮助客户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在IT界并不存在银弹,没有任何技术框架是完美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也一样,他的优势同时是他的劣势,只有在特定场景下,特定使用方式下,才能发挥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特点,避免掉坑。
从上述的优势与劣势中,我们不难发现,低代码开发平台的使用存在一些维度的阈值,我们需要从业务复杂度,安全级别,关键性,拓展性等方面考虑。一旦有任一维度的需求度超过了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可控范围,必然会使得项目的开发难度,维护成本陡然上升。
在业务复杂度不高,信息安全级别不高,不属于核心系统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低代码开发平台。帮助客户快速上线应用,抢占市场,完成需求验证,或在需求验证完成之后采用传统开发模式进行开发与拓展。也可以用来开发辅助性系统降低整体成本,集中精力在核心业务上。
如果一个低代码开发平台构建的项目,在完成原型验证任务之后需要进行很复杂的业务修改,或对项目性能要求及其严格,那么虽然初期低代码开发平台为项目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逻辑越来越复杂,没有很好的架构调整项目会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护。就像慢性毒药一样,项目越来越重要,维护性拓展性越来越差,甚至想重新建项目替换他都十分困难,因为随着时间的流失必然有上下文细节的缺失。
市场上的低代码开发平台,主要有三类。

  • 第一类是界面设计类,通过拖动的方式绘制用户界面。思路与传统的自助建站系统雷同,只是现在进行了扩展,不只是开发网页,还能与后台的业务数据交互。不仅能绘制电脑端的界面,还能设计手机端的样式。典型的厂商有 微软的 PowerApps,被西门子收购的Mendix,以及获得大笔融资的Outsystems 。

  • 第二类是表单流程类,这一类工具谈不上新技术,基本上就是BPM厂商在炒作,还是20年前那一套图形化的流程设计、表单设计工具,换汤不换药。这一类工具只实现了审批的过程管理,流程结束,管理就结束了。

  • 第三类是数据管理类,这一类工具最早的实现方式其实是Excel,可以设定很多字段,可以把数据录入进去然后进行统计。随着应用的深入,为了实现共享编辑,Google发明了云端的Excel,可以多人同时编辑,可有追踪每个人的修改痕迹。但Excel不能定义字段类型,不能做输入校验,不能控制权限,于是 Salesforce 发明了云端数据库的模式,可以在线创建数据表,设定字段,并融入了第一类和第二类开发工具的界面设计、流程设计的功能,打造了一套云端开发管理系统的新模式,也因此迅速红遍全球,成了最热门的管理软件开发工具。

又会带来哪些隐患?

  • 信息安全方面低代码开发平台具有内置的安全协议,但是它们仍不能提供与自主开发技术相同级别的安全性。对于基于低代码的应用程序,您无法完全控制数据安全性,也无法访问源代码。因此,您不能定义所有可能的漏洞。特别是那些会处理客户资料的软件,需要严格调研平台的处理原理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标准。

  • 拓展性有限,平台封装了功能组件帮助开发快速进行,但同时也印象了拓展性。

  • 强依赖平台,在平台上开发的项目必然会继承平台的特性,导致一旦平台出现问题很难进行更换。

如何有效控制?

  • 谨慎选择开发平台,根据项目需求的侧重点,平台是否有对应的已经成熟的解决方案,选择适合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同时还要注意平台的稳定性,是否有足够的发展前景,能否在未来项目生命周期内保持平台的持续维护。

  • 提前预判并且控制需求,了解低代码开发平台的局限性,避免过度复杂的需求导致项目难以维护。提前预判项目风险,如平台逐渐无法满足需求,应及时作出反应。一般企业内部都不会仅仅只使用一套管理系统,所以在选择低代码开发平台前,需要提前调研与目前已使用的系统对接方面有没有存在风险。

  • 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内,及时检查平台版本的更新情况,修复或暴露了哪些安全问题,并且及时的进行更新处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 进行足够的人才储备,虽然低代码开发平台比传统的开发模式而言,对技术的要求降低,但依旧需要一定的技术人才保证平台的稳定拓展,而每个开发平台都不尽相同,所以市场上对应的人才储备是否充足也是考量开发平台的一个重要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低代码开发平台-Low Code Development Plat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