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推荐的高效学习方法

能做到比其他人学的更快可谓是一项终极竞争优势,那如何才能达到有效的学习状态?作者 Michael Simmons 在本文中介绍了一种简单的方法:如果你感觉自己学会了什么东西,那就试试看将它教给别人,而背后在发挥作用的其实就是“解释效应”。原文发表自 Medium,原文标题:Memory & Learning Breakthrough: It Turns Out That The Ancients Were Right。


你是否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才是最快、最高效的学习方式?是否有什么秘诀可以记住自己所学的东西?如果谈到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对于这些问题你能有更好的回答,那你也会比别人更成功。


能做到比其他人学的更快可谓是一项终极竞争优势。沃伦·巴菲特的长期业务合作伙伴—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查理·芒格曾这样说道:“如果沃伦·巴菲特不是一直让自己处于“学习机器”似的状态,那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绝对做不出现在这样的投资业绩。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这样,我见过许多的成功人士,他们本身并不是多么的聪明,甚至许多时候也算不上特别的勤奋,那他们的秘诀在哪里呢?据我观察就是因为他们一直让自己处于‘学习机器’的状态,每天都会学到新的东西,达到了一种每晚临睡觉时都会比早晨起床时变得更聪明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有效学习这一课题,也一直在面向成千上万的学生和一千多万的读者群体推出相关话题的文章,以教授他们如何去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些方法已经得到了证实,确实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这些也成为了我现在日常学习的支柱性指导方法,其中包括:


1、收集世界上最有用、最普适、最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心智模型来建立一个由稀少、有价值的知识所组成的基础体系。这些知识具有实用性、适用于各个领域、永远不会过时并且会实现复合式增长效果,这些就足以让你成为一位当代的博学者。


2、采用“五小时法则”,每周至少要拿出五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刻意学习(我通常是每周拿出二十五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刻意学习)。


3、通过“分形阅读”的方式来发掘那些可能改变我们生活轨迹的突破性知识。


4、采用“10000 次试验法则”来不断寻找新的、高附加值的方法在现实世界中对知识进行测试。


本文即将介绍的是第 5 大支柱,它经过了几千年时间的淘洗最终留存到现在,并且实现了现代性的突破。


这一方法很简单:一旦你感觉自己学会了什么东西,那就试试看能否将它教给别人。


解释效应


“我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除非我尝试着将它们写下来。”—Joan Didion


研究表明,当我们尝试将我们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会产生一些神奇的效果。我们可能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就会发现自己的一些想法存在错误,我们可能会产生更多创造性的见解,我们的想法也很有可能会变得更加敏锐。我们会发现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会记得更为长久,也能更有效地发现其中存在的模式和联系,并且能够得到反馈,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想法。上述这些神奇的效果就是我所说的“解释效应”心智模型。甚至于我们即便是通过写日志、思维导图或者是自己大声讲给自己听的方式来面向自己“讲授”某种概念或者是知识点,这一效果也同样适用。


如果你曾经有过以下经历,那你其实已经体验过了解释效应心智模型的强大功能:


在准备教授或者是实际正在教授的过程中,你又学到了关于教授内容的一些新知识。

在即将面向他人进行展示或演讲的前几天,你发现自己无意识中就会想到甚至是梦到要展示的内容。

在向其他人解释某一想法或概念的过程中,你发现其实自己并没有之前认为的那样真正透彻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从学生、读者或者是对话的另一方那里得到了新的启发和想法,从而帮助你进一步提升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水平。

这些就是在解释效应心智模型的强大魔法背后真正发生的事情……


解释效应心智模型能够帮助你学的更快


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我曾经教过数百人如何去学习,通过观察我发现其中几乎没有一个人能有着一个处理信息的系统。他们好像只是天真地认为在他们读书之后、听播客之后、观看讲座或者是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之后,学习这一动作自动就会发生。但事实上,看了文本信息然后期待学习效果的达成就如同你看了美食之后就觉得自己获取到了这些美食之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一样荒谬和可笑。要想获取到其中的营养成分,我们需要让食物进入体内并对其进行消化,对于我们的生活经历来说也是如此。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某种形式的主动处理,我们所阅读的所有内容几乎都会在几个星期的时间内消失的无影无踪。




正如下图循环学习过程所示,吸收信息只是学习过程的第一步。我们吸收的信息必须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转化,我们需要将其转为成为能够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在现实世界中使用到的状态。然后,我们必须在现实世界中采取行动来获得结果。最后,来自现实世界的反馈有助于在我们再次经历这一循环过程之前改进我们的整个学习效果。




教学这一行为的效果之所以如此强大就是因为它对于学习整个循环过程之中的四个不同的阶段都有帮助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将教学这一行为融入日常生活,那我们的学习潜力会以指数方式提升,我们可以与周围的人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并且对这个世界产生更为显著的影响。


当你向他人传授知识的时候,就证明你自己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而且教授这一过程会让这些知识在你的脑海中变得更为牢固。

教学的杠杆效应让人感觉十分不可思议,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去学习一个概念,然后却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将这一概念讲授给他人。

不仅如此,由于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数字连接的世界,教学这一动作更容易实施,互联网可以使我们面向更大规模的人群去分享我们的知识。我们不再只是通过直接面对面对话的方式与另一个人分享我们头脑中的知识,而是可以即时与数百万人实现知识的共享。可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教学更具可扩展性了。

教学也有望成为最赚钱的职业之一。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性地定期购买在线课程、为在线指导和教授模式支付费用,通过教学这一方式来获取报酬的职业数量和种类也不断激增,现在与此相关的有教练、经理、思想领袖、导师、作家、投资者、顾问、记者、引导师和顾问等等。其中还有一部分成为名人的教师,通过这一方式实现了数百万美元的收入,影响着数百万受众。例如,播客主持人 Joe Rogan 的观众要比任何网络电视新闻节目都要多,据说他今年有望凭此渠道收入 1 亿美元。要知道,他的整个团队总共才只有几个人而已。

教学可能是共享经济的下一个对象。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得益于共享经济而生的两个最大的企业是 Uber 和 Airbnb,它们实现共享经济业务的基础是我们拥有的最大的两项可能会处于闲置状态的实物资产:房子和车子。因此,通过租用这些实物资产,我们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赚取额外的收入。我认为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最大资产其实是我们的大脑,它储存了我们所掌握的最有用的知识,而其中大部分的知识只与小部分人实现了共享。

我想未来有一天,我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作是彼此的老师—无论我们之间是同事、朋友、导师、父母还是配偶关系。正如有人曾经说过的那样:“并不是要有受众才能去教学,也并不是只有成为专家才能去教学,你可以通过教学培养你的受众,然后他们会将你看作是专家。”


我们都可以,而且也都应该将解释效应心智模型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换言之,教学这一行为不仅仅适用于教师群体,我们也可以在以下场合和情境中去尝试:


和朋友谈一谈最近读过的一本书。

与同事分享一种新的生产技术。

向我们的孩子解释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

参与到群策群力的讨论之中,“共商大计”。

在同事遇到心烦的专业问题时为他提供指导。

与老板分享我们从客户那里学到的东西。

通过大声说出来的方式来尝试向自己解释一个复杂的概念。

人生短暂,将我们所学的东西教给别人可以说是我们在一生之中所能做的最高尚的事情之一。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有机体,它想要移动,想要进入别人的头脑之中,想要与其他知识进行联系。当我们将脑海中的两个想法联系到一起从而激发出新的想法之时,一种幸福感和愉悦感会油然而生。而如果我们能将这些新的想法和见解分享给其他人并且它们也确实能够为人所用时,我们就会体会到新一波的幸福和愉悦。教学就相当于是知识传播、成长和开花结果所需的氧气。


本文是我所知道的关于解释效应最全面的论述,其中包含了过去三年来,我们团队总耗时 150 多个小时的研究成果。经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现在已经对解释效应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会深入探讨一些有趣的研究结果,了解一下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企业家、领导者和企业高管们是如何应用这一效应来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解释效应的受益者:比尔·盖茨、奥普拉·温弗瑞、沃伦·巴菲特


“如果你不得不去教授一门学科,那你所学到的关于这门学科的东西应该比其他人都多。” ―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现代管理学之父)


2014 年,来自教育领域的两位资深研究人员发布了一个学习框架,其中汇集并整合了数百项关于学习最佳实践的研究项目。下图就是他们对这一调查结果的总结,你会发现,教授自己以及教授他人可以说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教学的强大影响力可以说是亘古至今都存在,最远可以回溯到希腊和罗马时代。著名的罗马哲学家、政治家塞涅卡(Seneca)曾说过:“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苏格拉底开创了“苏格拉底对话”的方法,既可以用于教学,又可以用于学习。亚里士多德也一再称赞教学的意义和影响所在,称它为“理解的最高形式”。


许多世界顶级的企业家、科学家、领导者以及创意人士都将解释效应心智模型看作是自己工作、生活中的一个核心方法,其中包括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爱迪生、达芬奇、瑞·达利欧(Ray Dalio,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 Bridgewater Associates 的创始人)、沃伦·巴菲特,比尔·盖茨,查理·芒格,奥普拉·温弗瑞等等。他们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践行解释效应心智模型:


创建内容(书籍、年度报告、博客)。沃伦·巴菲特在有一次接受 CNBC 采访时曾表示他更希望人们能把他看作是一名老师,而不是一位投资者。仔细一想,现实或许还真是这样。如果你观看过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年度股东大会视频,了解过大会上的那些问题,你会发现其中许多与会者(虽然占不到大多数)去参加都是为了获取一些与生活和商业有关的智慧。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巴菲特经常会抽出时间与他的学生交谈,数百万人拜读过他的年度致股东信。巴菲特曾经说过:“我认为年度报告以及年度会议其实就相当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教学的时机和场合。”2016 年,巴菲特在年度致股东信中回顾了自己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 50 个年头,他提到了自己在以前 49 封信中讨论过的主题,并展望了未来 50 年的前景。关于这份年度报告,他曾这样说道:“你们可能也会猜到,对于我的这一努力成果其实我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没有什么方式比将这些东西写下来更能让我理清自己的思绪了。”

或者,你也可以想想比尔·盖茨在这方面的做法。虽然他身兼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会联合主席以及世界第二大公司的创始人身份,但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他却从自己繁忙的日程表中抽出了无数个小时写了数百篇博客文章,主要是分享自己从所读的书中所学到的东西以及他在世界各地遇到的创新人士。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盖茨是通过他的博客来教学。

日志和笔记。日志或者说笔记是自学的形式之一。达芬奇将自己对于艺术创作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草图和随笔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笔记总页数高达数万张。爱因斯坦一生中总共积累了超过 80000页的笔记,美国第六任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一生留下了 51 本日记,托马斯·爱迪生更是一位多产的笔记大师,他留下的保存完好的笔记有 500 万页之多。

“共商大计”。其实通俗来说,也就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寻求共同的进步。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企业家、创业人士以及领导者都曾使用过这一策略。例如,西奥多·罗斯福的“网球内阁”(Tennis Cabinet,成员包括每天一起锻炼的朋友和外交官)成员经常就国家当下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本杰明·富兰克林创建了一个名为 Junto 的“共同提升团体”,团体成员每个周五的晚上都会聚集到一起进行相互学习;大名鼎鼎的亨利·福特、托马斯·爱迪生、美国橡胶大王哈维·费尔斯通以及自然文学流派代表人物约翰·巴勒斯四人则组成了一个名为“流浪汉”的小群体,每年夏天他们都会一起进行一次公路旅行,在这过程中他们会一起露营、登山,一起围坐在篝火旁讨论各种科学和企业发展问题,并就当天发生的大事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就我个人而言,我每年都会或组织领导、或参加几个这样的群体。除此之外,我还参与了一个每周一次的线上讨论活动。

将你的工作变成一个学习和教授的平台。奥普拉·温弗瑞推出脱口秀节目之后可以说是一夜成名。最初,节目内容往往是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轰动性的事件,但随着她的职业生涯不断发展,她将节目转变为了一个教学的平台。节目内容先是变成了她自己也正在学习并且适用于她自己生活的一些主题。之后,她开设了一个读书俱乐部,然后创刊了自己的杂志。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之所以创立心智模型俱乐部,部分原因在于我想借此督促自己更进一步地去学习心智模型方面的知识。

双人学习型对话。历史上许多的真知灼见其实都来自于两位好友多年来的对话、交谈和辩论之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天一起散步数小时,在这过程中分享他们发现的一些认知偏见。讲到这里,顺便提一下 Michael Lewis 的《The Undoing Project》一书详细介绍了他们二人的这种合作,推荐阅读。享誉国际的奇幻作家 J.R.R.托尔金(J.R.R. Tolkien)和《纳尼亚传奇》的作者 C.S.路易斯(C.S.Lewis)经常会彼此分享他们自己的创作想法和作品,并且每周都会留出周一的时间在酒吧见面一起聊天。生物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共同发现了 DNA 结构并构建了模型,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二人在剑桥大学的时候共用一个办公室,每天中午也都一起用餐,因此一直都在不断地来回交流彼此的想法和发现。克里克回忆说,如果他提出了一个存在缺陷的想法,“沃森会毫不留情地告诉我这就是胡说八道,如果他提出的想法有缺陷,我也会这样做。”颇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和彼得·蒂尔(Peter Thiel)二人是多年的好友,在过去这些年里,他们私下里同样进行过数百次这种类型的谈话和交流。

这些杰出人士都在积极进行知识的共享,因为他们知道这会让他们由此受益,现代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以下是证明解释效应心智模型的三个研究案例: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在培训期间每天都会拿出最后 15 分钟的时间用于记录并反思他们当天所学内容的员工在最后的培训测试中比其他员工的得分要高 23%。”你可以想象一下,每天培训8 个小时,然后拿出 15 分钟的时间来回味当天所学到的东西。你可能会不敢相信,因为这 15 分钟时间只占到了总培训时长的 1/33,但却将学习效果提升了 20% 之多。

另有研究发现在解决抽象逻辑难题时,相比那些沉默应对的人,在解题时自言自语的那些人的最终表现较之前者好三倍之多。该研究在测试中所采用的题目包括两个部分,难度依次增加,其中在第二个更难的部分,“自我对话者”的群体表现要比沉默群体更好。对此,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与自己对话“会增加对过去行为的认知,尤其是会增加他们对于一个成功的解决方案所需的相关方面的行为认知。”换言之,自我对话者其实是在教自己怎样去解决难题。

发表在《Science and Intelligence》杂志上的两份研究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在兄弟姐妹之中,年长的那些往往会更聪明一些,因为他们经常会担当年幼者的教师和导师角色。

总的来说,所有的研究都支持了以下结论,证明了教这一行为在三个不同的阶段对你的帮助:




在你教之前:当你是带着教给他人(教学生,进行演讲或 PPT 展示等)的目的去学,你会学的更为透彻和深入。

在你教的过程中:通过教别人你会发现自己在相关知识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教授概念有助于你洞察生活的一些基本原则。

在你教之后:通过教别人会让你得到有价值的反馈;你会更容易应用自己所学的东西。

虽然这些研究案例和调查都不约而同地证明了教学的价值,但在当下的环境中,它的价值处于严重被低估的状态。或许你也听过这样一句话:“混的好的,混本行。混不好的,去教书。”但是现在,通过对解释效应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应该用另一句话来取而代之:“聪明的人做本行,智慧的人去教书。”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教学的作用为什么会如此强大,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该如何采取实际行动才能享受到教学的价值所在。


解释金字塔:从教的过程中学到更多


“一人教,两人学。”—Robert Heinlein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看,解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内部解释,也就是(通过写日记、思维导图或者是自己与自己对话、自言自语的方式)向自己解释一个概念或者是自己想象模拟与他人对话(类似于编程行话—橡皮鸭,用于程序调试,程序员放一只橡皮鸭在自己的显示器旁,对着它解释清楚自己所写的代码,在这过程中会发现 bug 的存在)。

外部解释,是指我们通过或随意(例如学习型对话、“共商大计”)或专业(通过指导、写作或咨询顾问)的方式去教授他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多个人)。



在这其中,内部和外部解释分别又包含不同的几个方面:




在解释金字塔中,如果你能沿着金字塔形状从上面的内部解释移动到下方的外部解释,那解释效果心智模型的影响也会呈现出指数级别的增长。这种增长之所以会呈现出指数级别是因为:


当你在头脑中进行知识的处理和提炼时,你会更深入地学习这些知识,最终让它们成为永远留存在你脑海中的东西,并达到能够自动应用这些知识并在生活中因此而取得一定成果的程度。

当你从内部解释移动到外部解释层面时,你教授的内容也就不再仅仅是帮助自己,也会帮助其他人。

外部解释也就意味着你采用了更专业的教学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这样你教的内容会吸引更多的人,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随着你教授的知识以及教学质量都在提高,你可以向他人收费或者如果你是为初创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服务,你甚至可以因此而获得一定的股权。现在,如果你想要以教练、领导者、管理人员、思想领袖、心理治疗师、教师、导师、投资者、顾问、演讲者、作家或咨询人士等身份来获取绝大部分收入,保证自己的收入水平,那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比以往都容易的多。

综合上述分析,现在整个解释效应金字塔应该如下图所示:




你也可以借助指数增长型解释效应金字塔来进一步思考自己可以采取哪些行动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如果你想寻找一些简单的方法先让自己找到感觉和动力,那我为您提供以下建议:


从一个简单的每日习惯开始:记录以“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为主题的日志


“教师之爱有三:爱学习,爱学习的人,爱将前两者之爱融合为一的行为。” ― Scott Hayden


要想养成“教”的习惯,最简单的入门方式就是每天都创建一篇以“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为主题的电子邮件。这一技巧是受 Reddit 贴吧分区“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Today I Learned)的启发,用户在这一分区中会分享他们学到的、并且其他用户可能会对感兴趣的东西。然后其他用户会发表评论,或通过“赞”和“踩”来表达他们的态度。


具体做法


在一天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结束之后,你可以花 15 分钟时间写下你今天所学到的一样东西。很简单的一个习惯,但却可以大幅提升你的学习效果,因为正如我们在上文所提到的那样,据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在每天结束时花 15 分钟时间回忆当天的学习内容可以将你的学习效果提升 23%。


两个版本


你可以自己保存这些邮件也可以选择与他人分享,并邀请他们与你分享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简单版本(单人版):每天写一封以“我今天学到了什么”为主题的电子邮件并发送给自己,或者也可以通过日志的形式来进行记录。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该怎样才能将新学到的知识、新收获的见解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动?”

进阶版本(多人参与版):选择某个社交媒体平台(例如电子邮件、Slack、Facebook、Medium、 Instagram)写下你所学到的东西,然后与他人分享,记得要加上标签。这一版本会要求你为自己分享的内容添加重要的相关背景信息,以证明这些课程会对其他人有益:(1)你分享的这一内容有什么重要之处,值得别人花时间来阅读?2)他们读过之后会有什么收获?(3)你想要教给别人的这一知识用简单的术语应该怎么解释?(4)其他人又该如何才能将这一知识或想法付诸行动?这一版本在双向分享、互利状态下会发挥最佳效果,也就是说你可以邀请那些你的分享对象来同你分享他们所学到的东西。

如果你也想将这一策略付诸行动,那就在评论里先分享一下你今天所学到的东西吧!


收获


学的更快。之所以会实现学的更快这一效果是因为你通过回忆、思考并教授他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所学的知识。

建立更深层的关系。通过分享你所学的内容可以保持与他人的常态联系,帮助他人实现个人的成长。

让自己变得更善于“教”。每天与他人分享一封电子邮件也就是在不断地练习教学,并且通过这一分享,你还可以获得反馈,从而提高自己“教”的能力。

形成一个“所学知识”汇总文档,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和历程,同时也便于自己随时进行回顾。

案例探讨


其实有许多人或企业、组织等团体都尝试过类似“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的实践活动。以下是我发现的其中一些有趣的案例:


Ruby on Rails 技术开发公司 Hashrocket 创建了一个博客,专门用于员工发布自己学到的有关编程的有趣知识。

网站设计服务供应商 dxw digital(The Dextrous Web Ltd)创建了一个 Slack 频道,员工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和知识。

我的一名学员会与他的女儿进行以“我今天学到了些什么”为主题的对话。每天,他都会让自己的女儿分享所学到的东西,然后他会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之后,他会分享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教女儿一些东西。

在“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这一事情的记录方面,托马斯·爱迪生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人物。他孜孜不倦地记录了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学到的相应的经验和教训。他在自己的一生中记录的这些内容的笔记总页数超过 500 万。每当他成功完成了一个实验之后,他都会回头去看自己记下的这些笔记并利用他在这次实验中所学到的东西、用新的眼光和新的观点去思考之前遗留的一些顽固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比尔盖茨和巴菲特推荐的高效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