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称,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无声告白》这本书写的是美国籍的玛利亚与中国籍的詹姆斯结为夫妻,他们的孩子莉迪亚溺水死亡。
1.莉迪亚为什么会选择死亡呢?
玛利琳在一次离家出走后,莉迪亚觉得这是她的错误,导致母亲离家出走,她甚至心里想如果父母亲能够回家,她一定会喝完自己的牛奶,她一定会喝完,不会让母亲生气。
当母亲成功回家时,莉迪亚就开始变了。武志红老师在说过《为何家会伤人》:我们每个人都想与他人建立联系,我们会发现某些做的可以被父母接纳,我们会认为这是好的,我们就会循环往复的做这件事直到它形成一个习惯;当我们做的某些事不被父母认可时,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个坏的行为,我们就不会再去做。
莉迪亚就养成了凡事都遵从父母的习惯:她承担了母亲的梦想,母亲让他去当医生,她的梦想就是当医生;母亲送他的礼物,即使不喜欢也会说喜欢;母亲虽然口上说让她自由选择,但她都能够猜出母亲想让她选的是什么。
她凡事都听从了父母,因为她知道这种习惯是父母认可的,这种习惯可以讨父母的欢心。莉迪亚的所有行为都是听从父母,感到自己离自己越来越远,她并不开心。
她没有做自己,没有成为自己,她觉得活着没有意义,是她死亡的原因。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如果按照另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的话来说,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成为自己。
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被动参与的,或者说是别人的意志的结果,那么我们会感觉,我们没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这些生命体验我们是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那么不管生命体验是快乐或忧伤,我们都会感觉是在做自己。
这种例子也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控制型父母养成的就是孩子是顺从型。因为控制和服从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存在,这一对力的平衡在这段关系中得到了平衡。
为孩子规划的父母,孩子能做的只有顺从。因为顺从才是被父母认可的,而做自己是被父母不认可的。
孩子为了讨好父母,只能认可父母,结果就越来越不开心,越来越成为不了自己。
2.我们如何成为自己?
束缚我们走向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就是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假若破除了这些迷雾,理解了关系的实质,懂得放下对别人的执着后,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自动会浮现出来。武志红《成为自己》中说到。
我们的一生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1)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即孤独;
2)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3)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譬如友谊与事业;4)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这四个关系中,亲密关系是奠定了我们与所有关系的基础,它来自于我们的原生家庭。
成为自己。一是,只要当我们觉察自己与原生家庭的关系,觉察到其中某些错误的点,进行接纳,进行接纳,才可能会对其他关系带来质的改变。
如何觉察呢?反思自己在一段关系中与别人常犯的几个错误点,常犯的错误点就相当于轮回。这个轮回的本质就是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的本质。自我反思就是觉察的来源。
二是,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才能成为自己,才会拥有强大的独立意志和高度的创造力。
孩子只有自己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他才是自由的,才能成为自己,走向自我实现。相反,假若父母对孩子的干涉太多,频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并认定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强迫孩子遵从自己的意志,这些看似有着良好意图的做法,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精神生命力。
三是,放弃对别人的改造。自己的原生家庭确实不如自己想象中的美好,放弃改造父母的想法,接纳他们最原始的的形态。因为放弃对别人的改造,就相当于接纳,只有接纳才能成为自己,改造别人的人注意点在别人身上。
成为自己的孩子会更加富有创造力,她们的创造源都来自于对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感受的认可,对自己感受的接纳,成为自己远比自己想的容易,你也可以做到。
——完结
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