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时间遗忘的人》:对世界的讽刺是“无意义”的人生读本

被时间遗忘的人
[英]里克·杰寇斯基

《被时间遗忘的人》是英国作家、学者,世界最杰出的出版人之一的里克·杰寇斯基的首部小说。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失去妻子之后的主人公堕入了自我的深渊,而这个“自我”与世界断绝了一切联系,也没有时间的流逝,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尘封不动的,只有主人公一人拥有孤单而排外的意识,妻子就是自己与世界的沟通者,失去了这个沟通者,自己就被遗落在时间的黑暗里。

作者用回忆时间顺序来揭露主人公成为社交抗拒者、厌世者的原因,妻子患癌痛苦不堪,自己动手送了妻子一程,从此以后,沉默、悲哀与抗拒席卷而来,在时间的黑暗处里,在自我否定的深渊里,能拥有最后光明的出口是勇气、互相理解与包容的爱。

一、人生的至暗时间里,如何不做命运的囚徒

重置邮箱、更换门锁钥匙、不理会任何人的来访、断绝与任何人的联系……亲手杀了患癌症的妻子之后的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城堡里,不需要任何食物来源,屏蔽掉与世界交流的任何工具,他就像被遗弃在世界的黑暗深渊里,自顾自地回忆人生,否定自己的生存意义。

日本诗人寺内寿太郎作品《遗书》中有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后来被广泛用来表示自己存在给这个世界带来麻烦,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表示伤心、绝望、与这个世界相处的不融洽等感情。

一旦开始有了“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想法,就意味着陷入了无限的死循环和自我否定当中。

在妻子去世后,主人公陷入了深深的自我否定的深渊,对自己的生存意义表示抱歉,那么在人生的至暗时间里,该如何实现自救,而如何不做命运的囚徒呢?

第一点是逼迫自己正视已经发生的事实。

主人公屏蔽了一切,包括他人的邮件以及网络上的外界交流,但唯有一点是不管怎么办都阻止不了的,那就是悲剧发生后内心的自我谴责。

在主人公独自一人沉浸在黑暗城堡的几个月里,好友乔治一封接一封的来信并没有唤醒主人公沉浸在黑暗的内心,反而引起主人公的反感,女儿露丝一封接一封的来信也没有触动主人公挣扎起身的愿望,而能够实现自救的就只有主人公自己去正视已经发生过的悲剧。

这一封封的来信无时无刻地引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不得不逼迫自己去承认自己亲手杀了妻子所带来的悲剧后果。

第二点是自我和解和接纳。

主人公一直以为,自己是杀人凶手,那么上帝对自己的惩罚就是让自己堕入这与世隔绝的黑暗深渊,一点一滴地耗费自己余下的罪恶人生。

可人最害怕的就是黑暗深渊里无底的时间黑洞,在这里没有时间的流逝也没有微风的浮动,有的只是在自己眼前忽闪忽灭的过往回忆。

曾经与妻子相处的恩爱场景、女儿出生时自己初为人父的欣喜、女儿出嫁时难舍难分的激动……还有自己看着患病痛苦的妻子决定亲手杀了她的场景……思来想去,自己终是欠了大家一个道歉。

当主人公打开城堡的门,主动向女儿道歉请求原谅的那一刻开始,才知道,在时间的黑暗处里,在自我否定的深渊里,拥有最后光明的出口是亲人给予的勇气、互相理解与包容的爱。

从来没有人责怪自己提前替妻子决定了死亡的命运,缺少的仅仅是自我和解和接纳。

二、生而为人不只是抱怨,生而为人还需要努力

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句话:生而为人不只是抱怨,生而为人还需要努力。

在《被时间遗忘的人》中,主人公在无人理会的黑暗深渊里自我放逐,躺在时间的无底洞里独自黯然,抱怨着上帝剥夺自己生存的意义,可是生而为人不只是抱怨,生而为人还需要努力。

主人公平平淡淡地活着,按照大多数人的既定生活轨迹去生存,年龄一到就读书上大学,大学不久就工作结婚,结婚过后就顺其自然地养育后代……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可努力的呢?

这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每个人的经历却出奇地相似,小时候被父母威胁着丢进垃圾桶,长大后被老师威胁着请家长,出社会后被同行碾压着经验,工作后被老板批评地没了尊严……

时间的无底洞吞噬着每个自我否定的人,生而为人,现实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越抗拒越被驯化,越放逐越被深入。

生而为人,不只是抱怨,努力挣扎是抵抗自己被驯化的人生的唯一选择。

三、对世界的讽刺是“无意义”的人生读本

主人公躺在地上,四周一片黑暗,脑子里想着活着的意义和什么样的人死了之后能上天堂呢?

他想着想着,脑海里现出了一句又一句否定世界的讽刺:

天堂的主人热情地欢迎你的到来,天堂的大门珠光宝气,在那里和圣彼得亲切地交谈。在通往人生终点的队伍里,请你耐心等待,不要插队。你的灵魂离开那可怜的、已经死去的躯体,“嗖”的一声,就像手机发送信息的声音,你的灵魂找到了该前往的那片云彩。
你准备做什么呢?明天打算做什么?明年呢一千年以后呢?是什么滋养着那些灵魂,是天使们吗?画报里把灵魂解释成肉体离去后的一种存在方式,就像是在太阳下被晒干的破睡衣,柔软、干燥,只剩下最纯粹的精华。但是,它们仍旧具有人类的特征,脸颊、胸部、卷发、鼻子、胳膊(或者翅膀),还有些像腿一样的东西。

摸摸脑袋想一想,这种讽刺有什么意义?

答案是没有意义吗?还是有意义?

不,对世界的讽刺是“无意义”的人生读本。

对世界的讽刺仅仅是对自我否定的不满而已。

德国18世纪哲学家席勒有一句话: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主人公因提前结束患癌妻子的生命而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当中,他认为自己人生舞台上唯一一盏明灯是被自己所熄灭的,自己应该被上帝放逐在黑暗和时间的无底洞里才能赎罪,他忘了,他是丈夫,有意义也有权利去减少所爱之人的痛苦啊。

他并没有错。

就像父母在我们高考填报志愿时查阅资料托人办事才告诉我们那个专业有前途的那般有意义。

抱怨人生的不公平,指责上帝的不善良,批判现实的不平等,讽刺世界的不公,可这难道有意义吗?可这难道没有意义吗?

对世界的讽刺是“无意义”的人生读本,而这是对自我否定的不满,没错,何必让自己深陷自我否定的时间黑洞呢?

促进自我摆脱“生而为人”的困境:自我接纳、自我和解、抱怨然后努力、过着普通的生活、实现着普通的人生意义,这就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时间遗忘的人》:对世界的讽刺是“无意义”的人生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