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一如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原创  山顶洞人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解析:

      还是先看译文:古代善于为道的人,不是教导人民知晓智巧伪诈,而是教导人民淳厚朴实。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是因为他们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机。所以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就必然会危害国家,不用智巧心机治理国家,才是国家的福气。了解这两种治国方式,就是一个法则,守住这个法则,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远,与现实事物相反,然后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不要以为老子是推行愚民政策,他是要我们去掉世智辩聪,然后返璞归真,回到敦厚、朴实的本性上来。看《道德经》一定要注意,老子绝对不是就当时的社会现状就事论事,他的大智慧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所以,他说的很多事就像在说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一样。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不是很成问题?口口声声要开发学生智慧,搞来搞去还是填鸭式的教育,与开发智慧无关。很多人看出了应试教育的问题,反过来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结果矫枉过正,问题更大!还有更邪的,帮孩子开天眼,让孩子有些特异功能,说是“开发”智慧,学费还非常高。这里,我告诉大家真相,用一定的方法教孩子观想,或者某些有附体的老师直接给孩子加持,是很容易使孩子看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东西的,看到的这些东西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孩子自己的意识造出来的。实际上,看到的不管是真是假,都不属于真正开天眼。而且,天真的孩子本来对现实世界都还看不清,再加上虚态的一些景象,只能让孩子更加不知所措。再说,孩子用“天眼”是要消耗能量的,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总之,即使孩子练出了某些功能,也与智慧毫无关系,后患无穷倒是真的,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还以为家里出了个神童,可怜!

      这一章表面上是说治国的,像我们这些小老百姓老是说治国的事,我总觉得是放空炮,所以不说了,我们把这一章解析成修行的顿悟法如何?“国”就是我们的本来,我们的自性家园;“民”就是我们的妄心;“智”就是我们的妄念,也叫妄想。“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什么意思?就是不能让我们的妄心一个劲地去攀援外在的事物,而是要让它收敛,也就是要往内走,去找自己的真心。

      事实上,哪个修行人都想把妄心这个家伙收拾了,但是,妄心这个家伙说多顽皮有多顽皮,很多人打坐总想努力克服妄想,结果还是妄想满天飞,最后只能举手投降!毕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想除掉妄想的心本来就是妄想,以妄除妄,终不离妄,所以这是用功上的错误,“故以智治国,国之贼”。现在我们反过来,我们要是能识达本心,能够如六祖说的“守真如”,那妄想即是真如,还要除什么呢?所以“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这就算到家了。修行就这么简单,只是越简单我们越是做不到而已。

      刚开始,我们尽管也知道了守真如,但是,妄心随时会跑出去,没事的,跑了又抓回来,所谓修行,干的就是这事,这就叫做“常知稽式”。久而久之,妄想就跑不出真如的管辖范围了,到这一步就是“玄德”,也就是得道了。得道就这么简单,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即或信了,也往往还是做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累世历劫的业习牵着我们按照原来的轨道运动,就像火车在轨道上前行,没法随意调头,也就是做不到“与物反矣”这一步。为什么那么多的大专家、大学者把《道德经》解得一塌糊涂?就是因为他们的“车”惯性太大,“反”不过来。解《道德经》重在一个“反”字,修行也重在一个“反”字,众生如果能“反”过来就是“佛”。

      着相全是业,

      枉费万世修,

      离相即是佛,

      当觉乐悠悠。

      若问,如果真的反过来了,是不是会像左撇子改用右手一样别扭?不可能!只要一“反”,奇迹就发生了,“然后乃至大顺”,舒顺得难以言表啊!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合道了,十法界有什么事物能够挡住“道”的!

      回到现实中,我们平时努力学习、努力工作,看似成绩也不小,实际上都是逆水行舟,前进一步算一步,而且要时时用力顶着,否则就会后退。现在,我们不管官多高、钱多厚,是不是都感觉很累?因为我们都是背道而驰,怎么可能不累呢!赶紧“反”吧!我们常常高喊着要解脱。若问怎么解脱,很简单,“反”过来就是解脱。在现实中,我们被各种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束缚,难以自在,好不容易熬到修行了,结果又被各种法所束缚,于是,越修越紧绷,越修越找不到真我,照这样下去,我们怎么可能解脱呢?

        要知道,“道”是圆的,怎么转都是对的。我解《道德经》已经接近尾声,大家不妨回顾一下,不管我正说还是反说,有一处自相矛盾的没有?有一处不能圆通的没有?我真正否定过什么人事物没有?真正强调过什么法没有?我只是通过表象的是是非非将大家往“道”上引领,当我们一旦悟道后,哪里还有是非,都是梦幻泡影而已!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真正的修行决不是越修就将自己捆绑越紧,而是越修越简单,越修越自在,越修越洒脱。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如果没有真正的自在洒脱,不能“以道莅天下”,很多根本上的解析是出不来的。若问:你一个凡夫,竟敢像老子那样“以道莅天下”?我说:我们的佛性与佛陀、老子无二无别,若不能与他们并肩而立,我们怎么可能悟道、得道!我们为什么不能开悟?一方面,我们在世间个个都是“强梁者”,都是自以为了不得的狂人;另一方面,我们又跪在佛像面前乞求怜悯,永远不敢站起来与道比高、与佛齐名,这才是我们的症结所在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道一如道德经》第六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