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继“车厘子自由”这个梗后,草莓这种水果又出了幺蛾子。
前几天听说这么一件事,说是一个奶奶带孙子去超市,孩子想吃草莓,奶奶却觉得40块钱一斤的草莓太贵了,没给孩子买。
于是就有人评论说:当孩子有需求时,应尽量满足;等以后他长大了,你想给,他还不需要了呢。
还有人说:40块一斤嫌贵,4块钱买一两还不行吗?
然后下面又有人留言:一两草莓?大的话只有一两个吧?
于是,我那个总给孩子买一百多块钱一斤的进口车厘子的闺蜜跟我说,现在的老人太抠门了,留着退休金干嘛啊,不就是给孩子花的吗?
我却并不认同。搁我,40块钱一斤的草莓我也不买。
要说钱可真是好东西,都说用钱能办成的事儿都不叫事儿,而用用钱就能买到的快乐也是最简单最直观的快乐。
但是,钱难道不应该花在刀刃上吗?光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的花销就不是个小数目,买衣服、买吃的、买玩具、上补习班,万一有个头疼脑热去趟医院,没好几百出不来,干什么不需要钱?
之前有个宝妈在朋友圈晒了张幼儿园的缴费通知单,一个学期居然就高达6300块,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真的不是个小数了。而过日子的钱、孩子的教育基金、家庭未雨绸缪的钱,不都是靠平常一点一滴攒下来的吗?
再说,孩子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也许他看到40块一斤的草莓觉得好看、想吃,旁边有几块钱一串的山楂糖葫芦,你给他买了他也同样开心呢?或者,如果你晚上能少玩会儿手机,陪他看看绘本、码码乐高玩具,他会不会更开心呢?何必非要在花钱这件事上有求必应,处处惯着他呢?
要知道,无底线地溺爱孩子,只会把他宠坏。
“宠坏”代表家长的行为影响到了孩子的人格发展。因为,孩子是被家长宠坏的。无论多么好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小时候还是会乱叫、乱丢东西或是对小动物残忍。但孩子绝对不是一生下来就被宠坏了的,他们刚出生时,都是天真无邪的小婴儿。所以,宠坏绝对是家长造成的。
这段话来自《反溺爱》这本书,作者罗恩·利伯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多年来他一直研究儿童教育与金钱的课题,依据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理财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十多年来的信息收集,创作了此书。
这是一本关于财商教育的亲子家教书,简单来说,就是教家长该如何坦然地和孩子谈“钱”。
现在的家长总有一些顾虑:以为钱最容易宠坏孩子,不知该如何教孩子花钱,也不好意思与孩子谈钱。
这本《反溺爱》告诉我们:其实钱是中性的,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工具,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和优秀品格。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具备优秀品格,无论是自控、乐观还是坚毅,都可以通过财商教育来培养。
02
前些日子,微博上一位“爸爸开跑车送孩子上学,被踢出家长群”的消息受到网友热议。这位爸爸开法拉利跑车到学校去送孩子上学,结果在门口的时候,被其他孩子的家长看到了。于是当天晚上老师就在家长群向这位爸爸发起建议,让他以后不要再开跑车来接送孩子上下学,理由是:会引起孩子攀比心理,不利于教育。
这位爸爸为自己辩解,没想到却被踢出了家长群。
到底是孩子爱攀比,还是有些家长因此心里不舒服了呢?
“家境比一般人好的家庭,已经开始觉得自己被妖魔化了;而家境不好的家庭,则会觉得有钱人很爱在大家面前炫富。”《反溺爱》中的这句话一下就抓住了这件事的关键。
可见,不但孩子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个别不懂事的家长有时也拎不清啊。
那么,家长为什么不善于和孩子谈钱?
我们不该认为谈钱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或谈钱不礼貌、不恰当,或怕孩子把家里的财务状况说出去。
为了培养出正直、善良的孩子,我们必须敞开心胸,光明正大讨论这些话题。
之前看到一篇帖子,一个宝妈说,孩子参加完一个同学的生日派对后,激动地告诉他们:同学家的房子很大,骑着自行车跑几圈都不碍事;泳池很宽敞,大家一起跳进去也不拥挤;同学刚和父母从欧洲旅游回来,带回各种新奇玩具,大家非常羡慕……
然后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他家每年都能去国外旅游,我们家却不行呢?”
如果是你,你想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而且随着孩子越长大、懂得越多,类似的问题也会越来越频繁,你怎么应付呢?
文中的这位妈妈,则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给孩子,借此为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财商课。
“我和你爸爸拼命地努力,想给你最好的一切,不想让你输在起跑线上,殊不知,有人直接出生在了终点,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其他家庭几代人累加起来也够不着的一切。”
这句话说得很扎心。世界不公平,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除了教孩子要靠自己努力外,还应该教他掌握管理金钱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财务习惯。哪怕是1块钱,如果家长使用得当,也可以给孩子灌输我们希望他们秉持的价值观。
很多时候,教育孩子并不是指着凳子跟他说,过来坐下,我要教育你了。而是在生活中碰到什么事儿、那个突如其来的时刻,就事论事,变被动为主动地创造教育孩子的机会。
03
一、如果孩子向你提出和钱有关的问题,你该怎么回答?
你应该反问他:“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
而孩子问这样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
1.可能来自孩子与同伴之间的闲聊。比如某个孩子会说自己的父母很有钱,另一个孩子就说自己的爸妈是千万富翁。当然,这些很可能都是吹牛的,或是无法证实的。
所以,当一个孩子在学校渴望被人注意时,回到家自然会想知道,自己的爸妈是否也能说出某些疯狂的数字。
2.可能来自某种恐惧。比如不小心听到父母为钱争吵,或听到父母在电话中和别人讨论钱的问题,以至于产生焦虑。
他们只是想确认一切都不会有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他们不必搬家、转学或放弃养宠物等。
亦舒在《我的前半生》里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平日里养尊处优、整天买买买和外出打牌应酬的女主突然“被离婚”,男主还让她尽快找到住处好早日离开家。女儿担忧地问她以后怎么办,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你和弟弟依然住在这里,一切都不会变,爷爷奶奶会搬过来照顾你们。”一句话就安抚了女儿的焦虑。
二、怎么给孩子零花钱?
比如,可以准备三个罐子。这是一种精神预算,像这样把钱分开,可以让孩子养成一个观念:有些钱可以直接花掉,有些钱则要存下来,等以后需要再用。
第一个罐子:消费罐子。
比如孩子外出时,看见了喜欢的东西,就可以用这个罐子里的钱买。
家长对这笔钱不用太多规定,只当成某种疯狂的科学实验好了。只有让他们拿着钞票亲自面对现实中的抉择,才能教会他们控制自己的消费冲动。
第二个罐子:捐款罐子。
我们可能不太需要老外这一套,所以暂时也归为存款或根据每个家庭不同情况来规划即可。
第三个罐子:存款罐子。
可以放老人给的压岁钱,或孩子自己平时主动攒下来的钱,以备不时之需。但一般情况下,这部分钱是不打算取出来花的。
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从小就有储蓄的观念。
我想我这个月光族,就是因为没能从小受到这方面的教育,以至于没有存钱的意识吧。
三、教孩子买东西的概念
孩子总会有临时想花钱的时候。这就会产生两个基本的问题:
1. 我们真正想让孩子买的是什么东西?
认清“需要”与“想要”的界限,给予他们一定的决定权。
在孩子5岁的时候,就可以教他用这两个概念去判断什么该买、什么不该买了,并要让孩子知道其中的差异。
“需要”的定义相对简单:需要吃饭、需要穿衣服、需要睡在房子里;如果生病就需要看医生等。
“想要”的例如偶尔的享乐、玩具、旅行等。
我们可以对孩子解释,这些都是美好的事物,但我们无法得到所有想要的东西,或是无法一次就满足所有愿望。
2. 我们应该禁止孩子的哪些消费?
家长必须列出禁止孩子购买的物品清单。
四、不要把零用钱跟家务绑在一起。因为:
1. 家里的每个人都应该为家里做贡献。
如果家长在家里忙东忙西也没人给钱,为什么孩子可以拿钱?
2.要求付费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变得一切以金钱为目的。
之前,我表弟为了让他5岁的儿子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就定了个价目表,什么扫地1块,自己收拾玩具2块,饭前摆放碗筷5块之类。每次孩子干完活儿,就会给他相应的现金作为奖励。
刚开始,孩子每天都会主动要求做些家务。我表弟觉得这个点子很成功,还跟人显摆说,他是个育儿达人。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再也支使不动了。
问他什么原因,孩子说:“我已经攒够买变形金刚的钱了,以后再也不干活喽。”
给我表弟气得半天没说出话来。可见,这种教育方式根本行不通。
04
综上,大多数人和我一样,家里都没矿,我们的孩子可能成为富二代的几率也不是那么高,那就需要当家长的以身作则,并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回到开头提到的草莓事件。家里有条件的,随便买;但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40块钱买肉的话够一家子吃了,还是要从长计议,关键是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不是肯定买不起,而是要权衡这钱到底该不该花,是“想要”还是“需要”。
老话说得好:溺爱孩子就等于害了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所以我们必须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前就教给孩子关于金钱的所有智慧,让他们懂得精打细算,准备好迎接成年人的生活。如果家长没有教给孩子这些,就让他们自己去打理一切,难道不可怕吗?
《反溺爱》告诉我们:每个有关金钱的问题都与价值观有关:零用钱与耐心有关;工作与毅力有关;在“想要”和“需要”之间妥协或协调两者之间的差异,与节俭与精明有关。
把这些问题都谈一遍,对培养孩子的洞察力也很有帮助。孩子会知道,自己家为什么比大多数人富有,或为什么无法比同龄人拥有更多。只要对拥有的事物心存感恩、愿意与别人分享、在让自己最快乐的事物上理智消费,不管孩子比别人拥有得多还是少,都会自信地掌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