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

贾雷德-戴蒙德是水平很高的学者,高水平的学者高在哪里?我觉得一个重要标志是能对复杂问题给出相对简单易懂的解释框架,比如爱因斯坦的物质守恒定律,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达尔文的相对论,巴菲特的投资理论,未来还将有新的理论进入这个行列,那就是贾雷德的国家危机理论。

作者别出心裁,将个人应对危机的影响因素与国家面对危机时的表现相对比,分别提出了影响个人和国家危机结果的最重要因素,然后用这些因素来分析七个国家危机的实例,它们分别是:芬兰、近代日本、智利、印度尼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现代日本、美国。

仅读到对个人处理危机的论述,我就感觉很有收获了。作者列出了12个影响个人能否成功应对危机的因素:

1、直面身处危机的现实

2、愿意承担责任

3、划清界限,明确问题

4、向外界寻求物质及情感支持

5、借鉴他人应对危机的方法

6、自我力量

7、诚实的自我评估

8、应对过往个人危机的经验

9、耐心

10、灵活的个性

11、个人核心价值观

12、不受约束

这12个因素多数都很好理解,对个别几个解释一下。划清界限指的是客观准确的界定要解决的问题,对危机中的人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身处危机,要么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觉得遍地都是问题,想做很多事,却一件也做不好;要么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自暴自弃,无从下手解决问题。实际上,一场危机中必然有最关键的问题和原因,找到它就是成功应对危机的开始。

自我力量包括能够面对强烈的情感,在压力下保持镇定,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认识现实,以及做出稳妥决定的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对于成功应对危机都很重要,个人应当注意培养这方面能力,但这种能力与童年成长经历和父母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比如不把自己愿望强加给孩子,不强求孩子早熟,也不过度保护,帮助孩子学会应对生活中的挫折,这都能培养上述的品质和能力。

灵活的个性之所以对解决危机很重要,是因为危机之所以成为危机,或者是长期问题的积累,或是重大突发性事件,总是都是复杂而难解的问题,你既要有灵活的思路,也要有韧劲,不能钻牛角尖,在一条道上走到黑,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效果就沮丧、崩溃,这都无助于解决问题,要时刻保持平稳的心态,遇山开路,逢水搭桥,这条路走不通马上换思路,不要让不断涌现的困难击败你的心态。这与童年经历也是有关的,对孩子管理比较宽松的家庭,有助于培养灵活的个性。

不受约束指的是个人的自由度,身上背负的压力多不多,比如你有沉重的家庭负担,工作强度很大,或者身体很不好,那么在应对一次危机的时候是处于不利地位的。这个因素确实有,但感觉对个人来说参考价值并不大。这个因素到了分析国家的部分意义更大,所以很可能是作者为后文准备的。

在个人危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作者又列出了影响国家危机结果的12个最重要因素:

1、对国家陷入危机的举国共识

2、愿意承担责任

3、划清界限,明确需要解决的国家问题

4、从他国获得物质和资金方面的帮助

5、借鉴他国应对危机的经验

6、国家认同

7、诚实的国家自我评估

8、应对过往国家危机的经验

9、应对国家失败的耐心

10、特定情况下国家的灵活性

11、国家核心价值观

12、不受地缘政治约束

作者用这12个因素把7个国家危机的例子逐一梳理,又对未来人类世界面临的问题做了分析,篇幅很长,挑几个有意思的点介绍一下。

比如芬兰,它在二战中受到苏联入侵,后来不得已接受了与德国的联盟。芬兰在抵抗苏联入侵中损失了大量人口,二战结束又被作为战败国对待,国家前景一片黯淡,但在战后几十年,芬兰虽然身处冷战东西两大阵营的前线,却奇迹般的维持了政治稳定,并实现了工业化,最终成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一般人不会太关注芬兰的历史,但看完本书,对芬兰这个国家还真是肃然起敬。

芬兰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国家灵活性这个因素显得很重要。芬兰在二战中之所以敢对苏联应战,是认为开战后英法美德等西方大国会给予援助,结果各国都做壁上观,把芬兰搞得很惨。战后芬兰基本属于冷战中的西方阵营,但它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与北约组织始终若即若离,甚至拒绝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援助,这都是顾忌身边庞大苏联的感受。相反,芬兰始终与苏联和东欧国家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交往,这深为其他西方国家所诟病,但芬兰人并不为其所动——之前被自己人放鸽子的经历太惨痛了。身为西方阵营的一员,又跟苏联关系不错,芬兰在冷战期间就保持了国内政治的稳定,且成为冷战双方经济交流的枢纽,这让芬兰成功的从农业国家转型为工业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芬兰终于成功渡过了国家危机,并利用危机成就了国家转型。

再比如近代日本,简直是应对国家危机的教科书般的存在,不论是正面还是反面的。日本近代第一次危机是“黑船事件”,美国人打开日本国门,就像英国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一样。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年,黑船事件发生在1853年,在这13年时间里,日本对中国发生的剧变视而不见,这是处理危机的教训。但黑船事件之后,日本应对非常灵活,全面接受西方文明,发动“明治维新”,迅速向工业国转型,竟然在短短几十年里成为了世界强国,这是应对危机成功的例子。

但日本的全面西化实际是有自己的小九九的,它始终有帝国主义的野心,因此军队势力借民族主义情绪控制了国内政治,实施了疯狂的武力扩张政策。全面铺开的侵略战争导致资源极度紧缺,这又促使军方实施更大范围的侵略,最终对美英开战。回过头来看,日本在二战中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在这次失败中,日本几乎在所有12个因素中都选择了对自己不利的方面,是应对危机失败的标本。

战后的日本借助国际形势,从战争废墟上建设起经济规模一度世界第二的现代化国家,又成功渡过一次危机。但作者在分析现代日本时,认为老龄化、固执的移民限制、对侵略行为不诚恳道歉,这些都将是日本在下一次危机中非常不利的因素。

书中对其他国家的分析也都十分精彩,就不剧透了。总之,是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虽然书中没有拿中国做例子,但中国的近现代史和日本一样,也是国家应对危机的教科书般的例子,有失败,有成功,经验教训可圈可点。目前,中国无疑也正面临着一场危机,表面看是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危机,实质是中国持续发展带来的国际秩序变化。这场危机近几年来持续发酵,其影响遍及全球,我感觉足够贾雷德写一部《剧变》2.0版。

丘吉尔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中国能否成功渡过眼下这场危机,并化危为机?这本《剧变》的出版恰逢其时,值得借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 | 《剧变:人类社会与国家危机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