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都经常会被父母拿去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看看谁家的小谁谁,学习成绩那么好,学习从来都不用大人操心,再看看你,我整天陪着、看着,还不知道学,你什么时候能懂事,能给我长点脸……“。

我们也在心里小小的自责过都是我们不好,我们不爱学习太贪玩,没有自制力,注意力不集中,我对不起父母的养育……

我们就这样在被父母嫌弃着和自己的自责中长大成人。




孩子们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自制力,不爱学习这些真的是孩子们的错吗?

不,这不是孩子们的错,每一个健康的、心智健全的孩子都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孩子,每个孩子都天生积极、天生爱学习、天生好奇……

那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长成了一个对什么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很不爱学习呢,这是因为我们为孩子们提供的生活环境,教育引导方式不当造成的。是我们成了孩子们进步的绊脚石所致。

我们常说一个家庭就像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是孩子们是否优秀的关键因素,我们是不是时常会这样,一边玩着手机一边的催促孩子们好好学习不许玩手机打游戏;我们为了图一时安宁,哄骗孩子“你只要听话把这碗饭吃完,妈妈就带你去公园,给你买玩具……,然后孩子兴致泊泊的完成了,而你早就忘记了自己的承诺,不再理会孩子的请求;甚至还有这样的焦虑的妈妈,孩子一出生,就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孩子,24小时的盯着,怕孩子冷了热了,怕孩子摔跤,怕孩子吃不饱,孩子的一个眼神能引起她一大堆的猜想和询问……;

很多父母会说我爱我的孩子,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好好吃饭好好学习,紧张他,这有什么问题吗?父母爱孩子这是生物本能,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开启我们的爱的本能,助力孩子的成长。




三岁前用心引导陪伴,三岁后逐渐放手。

建议我们每个准备做爸爸妈妈的人都去系统的学习一下育儿早教知识,不要今天看个公众号,明天看个抖音,一天换一个样的对待你的孩子,这会让孩子们混乱,不知该如何去成长。我们抱怨孩子说话做事没有条理,那是因为我们就没有给孩子一个系统的有条理的成长环境,我们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教孩子,怎么可以要求孩子有条理呢。

孩子三岁前,我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时候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也不太会说话,所以给他们吃饱穿暖就好了,其实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是成长速度最快,性格培养最关键的时期。在这三年里,孩子们的身高会比出生时长高一倍左右,体重会增长近五倍,这一时期是孩子们的大脑、神经系统发一最快的阶段,因此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是最敏感最好奇的,就像一块干燥的海绵,会快速的吸收和学习周围环境里的一切,在这一时期,我们的原件(父母)一定要约束好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好榜样,我们除了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还要根据孩子不同的阶段引入不同的引导和陪伴方式,让孩子们快速学会自理自立。三岁后,孩子自己的事情就要慢慢放手让他自己去做,父母不要太大包大揽。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和输入方式。孩子在不断的练习中学会做事的方法,在失败中积累做事的经验,这比我们教十遍二十遍更有效,孩子们也会在做事的过程中变得心灵手巧,头脑灵活,我们的大包大揽累死了自己的同时也在阻碍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所以孩子三岁前父母应该做的是系统的去学习育儿知识,在孩子出生后开启正确的育儿姿势,三岁后逐渐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不轻易承诺孩子,不欺骗孩子;不用利益来诱惑孩子去做事。

我们为了尽快的达到我们的目的,随意的承诺孩子,只要你怎样,妈妈/爸爸就怎样怎样,然后我们的目的达到后,就不去理会孩子的感受。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群专家曾经对一群孩子做过跟踪的实验,在孩子们五岁的时候每个人给他们发一块糖,并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可以坚持五分钟不吃,就可以再发给他们一块,如果吃了就没有了,老师发完糖离开了教室,再另外一个教室来观察他们的行为,有的孩子拿到手就吃掉,有的孩子忍了一会儿后才吃掉,只有那么一两个孩子一直忍到最后五分钟老师回来才吃掉,那经过跟踪观察,那些坚持到最后的孩子最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取得了更多的成功,因为他们的自制力更好。

但是这只是这个实验的后半部分,其实这个实验是这样开始的,一些儿童专家,把一个班的孩子分成了两组,第一组在一个月内,老师在每个星期的美术课上老师都会发一些旧的的彩笔给孩子们,然后对他们说,“哦,我拿错了,我再回去给你们换新的”,然后出去了一会儿后,什么都没有拿回来就开始上课,有的小朋友问起,就随便说一句没有了塘塞过去……,而第二组,美术老师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但是,每次出去都会拿新的彩笔给孩子们换。然后才是那个吃糖的实验,那几个愿意等待和忍耐的孩子,出自第二组。通过这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我们看到了一个成长在欺骗环境中的孩子是不愿意去忍耐去自控,他们认为等待是不靠谱的,不愿意去相信别人

如果孩子每做一件事都是因为利益驱使,那孩子的内动力和积极性会变得越来越低,而且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你的奖励要在孩子完成一件事后,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不要去奖励他的结果而是奖励他的坚持和努力。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内动力,才能让你的孩子更重视过程,而不是急于求成,只在乎结果。

不轻易给孩子承诺,承诺了就不欺骗,把你对孩子的奖励放在孩子完成这件事后,合适的奖励会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合适的奖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做事的投入程度。




做好自己,你是父母你要照顾好你的孩子,但是请不要完全失去自我,只为孩子而活。

著名的育儿作家龙应台曾经说够这样一句话,父母子女是一场渐行渐远的旅程。在孩子很小很弱的时候我们要用心的去陪伴,我们的陪伴不是24小时不眨眼的盯着,我们要陪伴,也

要让孩子有自己玩的空间,同时你去做你的事情,我们互相陪伴也有各自的空间,不要让孩子有那种他就是你的全部,全世界都以他为中心的优越感,这样的优越感会让孩子失去对周围人和事观察和探索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冷漠自私。而是让孩子们感受到爸爸妈妈每天都有他的规划,在不停的成长进步,孩子会想“那我也要有我的安排”孩子们会把你们的行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会跟着你的脚步和你一起成长进步,优秀的父母一定会成为孩子的骄傲和榜样。孩子从心里敬重你们,也会愿意接受他崇拜的人的建议。那些无法沟通和叛逆也就会迎刃而解。

我们是亲人,我们要深爱对方,但我们也是我们自己,我们即互相成就,也彼此独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孩子们更好的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宠物,附属品或炫耀的资本……这才是健康的亲子关系。

因此不是我们的孩子不优秀,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得当。我们做不到完美的父母,那也不要过分苛责我们的孩子。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人生会有无限种可能,那他们的人生蓝图会画出什么宏伟壮丽的风景,就看我们的父母是一个怎样的榜样,会为孩子们创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让自己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