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评论节选

一、晚清时期外交的特点

“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态度是衍生自封贡心态,中国人设想,富足的中华上国无需外来货物,仁慈的皇帝允许通商乃是一种对洋人赐恩的标志及使其感恩戴德的手段。因此,通商是一种特权,中国可以因洋人的任何过失取消这种特权。”

“此外,由于广州贸易是在外国私商和中国臣民之间展开,所以无需任何官方的外交关系,只要有非官方的生意往来即可。这样,洋商与中国官府之间不允许有任何的直接接触;洋商只能通过指定与他们做生意的中国特许商人,向总督、巡抚和『户部』转呈禀贴。”

“英国政府取代了东印度公司与中国打交道,官方关系替代了非官方关系。虽然贸易利益仍然左右着政策,但对国家尊严和威信的考虑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

“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作出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陛见不行磕头礼之类平常的、无关宏旨的事情上拼死相争。”

二、自强运动的局限与影响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强调,在农业化的儒家社会基础上移植近代资本主义和工业,存在着内在的矛盾,以下的论点或许可以解释自强运动毫无生气的表现。

1. 缺乏协调

  在太平天国革命以后,清朝的中央权力急剧衰落,以至于除了同治朝(1862—1874 年)时期的一丝活力外,政府中几乎没有任何的方向。现代化是由省级督抚在没有中央指导、规划和协调的情形下率先发动的,虽然李鸿章在 1870 年以后行使了某些中央政府的职能,但他基本上仍是一个封疆大员,不能替代中央政府。各省的自强倡导人不是相互合作,而是相互竞争,且把他们的成就视为其个人权力的根基。他们的地方主义意识和急于自我保护的倾向非常顽固,以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在 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竟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而在1894—1895 年的甲午战争期间,当北洋水师独力抗击日本海军之时,南洋水师竞保持『中立』。这两场战争的结果自然是惨不忍睹。

2. 眼界狭窄

  自强运动的倡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新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在这个国家里,占主导的仍然是旧式制度。
  此外,缺乏大众的参与也限臸了现代化的范围。自强运动的领导人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不具备像明治时代的日本那样的底层民众支持。背负传统包袱的中国官吏们无法挣脱由来已久的对商人之藐视,他们继续压制民办实业和私家竞争,并且未能在官办工业或官督商办企业中注入个人的能动性,那些企业继续不断地备受官场中司空见惯的无能、任人唯亲和贪污腐败等现象之困扰。

3. 资本匮乏
4. 外国帝国主义
5. 技术落后和士风日下
6. 社会和心理惰性

三、总结

中国在响应西方外交代表惯例方面的迟缓,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原因:
  在体制上,它从来没有向国外派遣过长驻性使馆,而只派遣过一些特别使团,其使命要么是在强盛和繁荣的时候扩展天子的威望,把边陲国家纳入贡赋体制,要么是在孱弱和混乱的时候向蛮夷乞和或与之结盟。
  在心理上,大多数满清官员把外交事务当作卑躬屈膝的事,把出洋任职视为流放,避而远之;敏锐精明的官场人士竭力规避与洋人联系到一起。蒲安臣的两个助手回国后遭遇不佳:一位被派到中国西部担任小吏,另一位在蒙古边疆了却余生,好像他们被那趟出洋所玷污。御史、翰林和保守的士绅官僚的老生常谈是:向来是以夏变夷,未闻以夷变夏。他们提倡保守主义来反对现代化,谴责对外交往有失体统。保守主义的氛围是如此强大,致使反对创新的惰性也异常巨大,也使中国花费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得以克服这种障碍,赞同并实行西方外交代表制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代史评论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