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目的》

      初读这本书时,能感觉到书里内容,段与段之间的跳跃性,但是自己不明就里。听了魏老师对于这本书的解释---这本书是由一篇篇演讲稿组合而成,段与段缺乏连续性,书中论点讲述不是特别透彻。这本书尤其适合共读,通过对作者演讲稿中内容的解析,跟着领读者深入浅出的解释才能弄清楚作者的创作背景,背后隐含的意义。

        文章第一章内容是教育的目的。直抵人们最困惑却也在现实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作者毫不客气的指出“如果一个人仅仅是见多识广,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且无趣的。”我们教育的目的---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有专业知识的人。魏老师引申到我们的国情教育,解释说这就是我们国家提倡的博雅教育。教育的目的朝向“人”,关乎人的幸福感。包括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既要学好精细的实用知识,又要了解形而上的艺术,审美。这样的人才既能为建设国家做贡献,又拥有幸福感---艺术搬的修养,哲学搬的从容,通达高远深邃的境界。

      但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自我发展之上。自我发展是一个人主动的自主发展,发展的本性说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然而,孩子的自主发展能不能激发出来,关键在于家庭教育中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因为家长自身的教养本身就是家庭文化和家教传承。所以家长的引导是关键,目的是发展孩子被动的能动性,孩子的主动性才能被激发。因为孩子12岁之前的主体意识还不强,自我意识还比较模糊,个性尚未定型,所以属于孩子成长的塑型阶段。但是,我们必须注意,被动性教育是为了提升孩子的主动性,不能成为遏制孩子的发展的障碍教育。孩子接受的知识,如果是呆滞的,不能将知识过渡成为智慧的教育,例如应试教育下的考试知识和形式训练就会禁锢儿童的思维发展。

        教育体制中必须注意两条戒律:其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其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孩子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因少而精,因而能很快掌握,因少而透,因而能理解深刻。如果将现在的很多科目有机整合,打通学科知识间的壁垒,让知识化繁为简,让孩子有兴趣学习,会学习,爱上学习,将知识作为工具融汇贯通打通思维逻辑,那才能避免孩子们被动接受一些毫无意义的碎片化知识,才能激发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就像我们熟知的袁隆平院士,不仅是水稻科学家,还是小提琴手,也是游泳种子选手。国学大师季羡林通晓英文,俄文,法文,德文,梵文等,他既是语言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佛学家还是教育家……这样的综合型人才不胜枚举, 他们都是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的人。

      众所周知,儿童只有习得有用的知识,才会有所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知识在没有经过大脑的加工,整合,贯通思维的前提下,是没有用处的。知识的唯一用途,就是武装我们的现在。因为只有“现在”我们可以牢牢地握在手中,只有把握现在才有改变未来的可能。用李希贵校长的话说:人的精神成长和生理发育是一样的,对营养的需求也是分阶段的。所以,没有比轻视现在对年轻人的危害更大的了。年轻人只有认识到此时此刻自己拥有知识的重要意义---现在联系着过去,又包含着未来,才能不浪费光阴,珍惜当下。我们所有人注定只能活在当下,只有当下这一刻属于活生生的自己!

        有一句话讲“理解一切,即宽容一切。”对于我们这个知识大爆炸,流言满天的飞年代,尤其成为一则交往底线。有的人在网络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做喷手,倘若他真的对一件事做了深入的了解,因此理解了当事人的境况,则断然不会信口雌黄,肆无忌惮的轻易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有一个故事说:作者一次旅行,碰到一个满脸丧气的父亲领着三个淘气的孩子,孩子们在车厢大声喧哗,玩闹,父亲置之不理,作者批评这位父亲。父亲给作者道歉并说明原因:孩子们的母亲刚刚去世,看着孩子们天真无邪,父亲内心略有心安。作者因此觉得自己刚才的主观臆断太残忍了。听到解释后,他觉得孩子们的喧闹声简直是天籁之音,化解了人生沉重。所以,不要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对任何人任何事下断语,单维度的考虑一定很片面,只有我们躬身入局,我们才能宽容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