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萍心而论669):人籍不一致引出的麻烦事儿
这几天经历了一件棘手的事情,让作为中间人的我,劝过这边劝那边,一直到昨天晚上9点多,才将这件事协调到位,达到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话说娘家同村有一个比我年龄还大的侄女J,嫁到了我们相邻村,几十年来我们就没见过面,也没有联系过,前段时间突然给我打电话,说她的小姑娘今年在她们村的小学上四年级,而孩子的学籍实际上是在五年级;就是因为人籍(人和学籍)不一致的问题,让她很作难,同时也很生气,以致于后来出现了好多麻烦事儿。
事件的起因是:J的闺女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留级了,作为农村家长,J当时也不知道该办理什么手续,孩子就随着班级升学;去年因为这个学校又换了一个新的校长上任,对学校的各项工作在进行重新梳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她孩子本人和学籍不一致的这个问题;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要求必须人籍一致,教研室在每次进行全县统一考试的时候,都是按照学籍数编排考号;所以这样一来,这个孩子每次考试的时候都会让学校校长头疼,她学籍在五年级,按照考试编号,必须到五年级参加考试,而孩子本人正在四年级上课,学习的是四年级的知识内容,如果到五年级参加考试,根本不行;但是如果她不到五年级参加考试,一方面学校会根据乡中心校的有关奖罚制度,将会受到处罚;另一方面会影响到学校的平均成绩,以及平均成绩在全乡的排名,这样一来就会涉及到学校的教师教学成绩的排名。
因为这样一个小问题,所牵扯到的后遗症特别大,所以在这个学期刚开学时间不长,校长就通知作为家长的J到学校进行协商,看看双方能不能拿出一个更好的解决办法。
当时按照校长给出的建议,J觉得很为难,不容易办到;事实上是她找了几个人,都不愿违反原则办事儿;她就通过别人联系上我,让我再咨询咨询我单位主管这事的同事,看看到底怎样办理才好?当时主管这项工作的同事说,像她这一类问题,别的学校也有,暂时不会处理,不过不影响孩子学习,让孩子先在学校接受正规教育,随班级升吧。
因为J常年生活在农村,对于孩子在学校的状况她也描述不清;于是当时我就先给孩子学校的刘校长打去电话想问清缘由,这一个电话不打紧,本来就有一肚子委屈、怨言的校长向我大吐苦水;原来这一件小事背后的原因复杂的太很,校长足足给我倾诉了一二十分钟,原因并不像J说的那么简单,那只是她的一面之词。
校长给我说的意思是,他作为一校之长,去年在发现这种问题之后,为了顾全大局,维护学校的教育环境,就已经想了好多办法,已经为J的孩子做了大量的工作,操心费神的处理这件事;但在今年暑假刚开学时候,发现J的孩子没有到校,原来她不吭声,把孩子转到了我们乡当地的一所民办学校,据说那所民办学校也是因为孩子的学籍问题,不敢收留,去了几天就让孩子退学,这时候J又把孩子送回到这所学校,正是在这时候双方之间有了积怨。
J的家人认为校长故意给他们为难,不让孩子进校门;而校长认为他们去别的学校时候不打一声招呼,学校又不是你自家开的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所以在孩子入校的那一关,就开始发生了矛盾,好在最后还是让孩子进校接受正规学习了。
可最近双方矛盾再次升级,是因为今天的全县统一期中考试。作为校长,有义务通知到家长J,告诉她孩子要到五年级参加考试,而J听后勃然大怒,认为孩子就没有在五年级上过一天学,让她去五年级考试,是难为她们的;昨天上午,在她非常生气的情况之下,把电话打到了教体局的教育股,把这件事反映上去,当然局里为了把事情落实清楚,直接把电话打给了中心校校长,中心校校长又把电话打给了这个校长,要一级一级落实,这个校长在接到上级领导的电话以后,当时可能也有点生气,就把电话打给了我,让我告知J的家人,他的本来用意也是为了孩子好。
我当时就根据他的意思给J的家人打去电话,意思是让他们去跟校长道个歉,就说去局里反映这件事没有告他的意思,也是为了孩子的以后考虑,作为家人实在无能为力;他们当时答应的我好好的,去给校长说明情况;可几分钟以后,我正在给校长回复的时候,校长在电话中给我说,你听听J的儿子正在揣学校的大门,他明显是带着气来的,双方就此再次矛盾升级,我在电话中再三劝说之下,阻止了校长报警,最后还是村两委干部到场劝了劝,双方才暂时都熄熄火。
就在昨天下午一直到晚上9点多,我都在两边做工作,让他们到此为止,不要再让矛盾进一步升级化。最后达成一致协议,孩子在学校由学校负责,这次以后无论怎样家长都不会再去干涉孩子的考试,至于孩子在哪个年级考试,全听学校的安排,J向我保证,以后不会再让儿子去学校找校长闹事,校长也保证,不会再跟他们计较了,还会一如既往的做好学校这些工作,为了孩子的一切,尽到一个校长应尽的职责。
可能今天孩子的考试一切正常,没有再接到双方打过来的电话,我想这件事以后可以要翻篇了!但学校还得在以后的两年半时间(一直到小六毕业)内,每次考试都要为J的孩子专门考虑到这件事的正确操作办法。
这些是因为人籍不一致而引出的麻烦事,不知道全县其他学校像这类事件怎样处理?为了基层学校教学环境的稳定,难道主管部门就没有一个正确的处理意见吗?是不是可以避免家长和学校之间因为人籍不一致而引起的好多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