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总让人感觉十分温和且超然。她说故事,就只平铺叙事,并不搬文弄墨,把人生娓娓道来给你听,不修饰,不说教,就这样平淡的仿佛话着家常。即使如此,也仍然挡不住极高的文学素养隐藏在字里行间。
文中的“梦”,初读时 ,以为是杨绛先生当真做了这么一场梦。读着读着,却又像现实中真的发生了一般,便忍不住悬着一颗心,继续看下去。
往后读,便觉得大概是隐喻,却又在想,也可能真的做了这么一个梦,直至读完第一部分,才惊叹起来,如何能把离别写的这么婉约却令人悲恸呢?
我的脑海里全被那个“梦”中的情形占满,那书中的古驿道,便是通往黄泉的路吧?!而三里河的家,明明依旧是故所,却也是客栈,是通往黄泉的绵绵远道途中的任一站。细想一下,他们也确实搬过许多次家,换乘了许多站。
至此懂得,家之所以为家,不因着住于何处,而在于身畔之人。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这一段话,我看了很有触动。我听过许多俗语,例如“快刀斩乱麻”、“痛一世不如痛一时”之类,我也曾和室友说,到我老了,没法正常活着了,我是一定要安乐死的。我不要子女为我做些莫须有的事为我续命,徒增我的痛苦,也拖累子女,毫无裨益。
室友却说,假如是你母亲现如今病的狠了向你说这些话呢,你肯同意吗?
我肯吗?我不肯!那样我就没有妈妈了啊!这世上爱我的人不多,我爱的人更少,若是这世上没了我的妈妈,我该如何活?我便再也不说这话了。
今天突然读到这段话,却又忍不住非要辩个对错分明,想找出正确的选项,漫长的离别和决绝的痛苦,哪个更让人崩溃?我却仍旧想不出答案。
虽我想不出对错,杨绛先生却已是孑然一人了,“至此,再无生离,也无死别了。”
杨绛先生的文字即便很淡泊,却也分明是很有生活气的,也并不避讳写书写剧本是为了生活而已,更十分细致的描述了许多生活细节,处处可见柴米油盐,更是多次感慨了生存不易。
即便生存不易,生活更不易,然而看完书,却让人满心憧憬能把生活过成他们仨那样,互相之间的爱和包容——彼此的脾气秉性,何以能如此契合且相适。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真的是灵魂伴侣,且又都是心性极好的,所以彼此教出来的圆圆才如此善良聪慧,令人艳羡。
其实故事中苦难很多,杨绛先生却也只是随笔带过,而那些小小的“石子”,却细细描摹,尽是欢喜。而她本人,即便是在极艰难的情境中,在面对各种慌乱害怕的时候,也能幽默调节,且平和安定。
看书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在想象,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成为这样一个处事不惊、温和恬静的读书人。
她写在海上飘了40多天人都饿瘦了的事,写全家下放的事,写她被批斗的事,写自己住在破宿舍里差点煤中毒死掉的事……均只是一笔带过。分明是令人遭难的经历,她却丝毫未曾大吐苦水,反而处处散发着云淡风轻的气息,仿佛是我这个旁观者太过大惊小怪了。
故此,看完书后,我好像也只记得书里面的那些快乐的时光了。“探险”与“石子”,平淡的生活也有了意趣。
在牛津生活,夫妻二人,晚饭后出去散步闲聊,回家之后对坐静读,偶有交谈,真的是温柔而又欢喜的时光。所以杨绛先生感叹,那是最快乐的日子了吧。但是在长长的故事之后,终究来了结局,从此居所成旅社。
我总觉得,《我们仨》这本书比起讲故事,更多是在描述情感。
杨绛先生用一种哀而不伤的笔触,描绘了一种积极愉快的家庭氛围和深厚而真挚的爱,并在潜移默化中教会我们:如何与另一半相处,如何与儿女/父母相处——互相并不必认同,却必不可少包容。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爱情,也没有完全如你所愿的另一半。在一段亲密的关系里,我们都真心地付出爱,也渴望被爱。
有时候,我们给的,未必是对方想要的;我们希望得到的,也不是对方正在给予的。这其中,可能有能力问题,可能是方式问题,也可能是沟通问题,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纠结。
正如每个人都有自己行为处事的方式一样,如何爱对方,每个人也有自己的法则。一味地苛求,是跟自己过不去,也会让对方身心俱疲。
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降低期望值,不较真儿,不偏执,懂得尊重与退让,才能让彼此更轻松、更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