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笔记—8

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二十二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屈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二十三

原文: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言政令少扰民是合乎自然的,所以再大的狂风也刮不过一个早上,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整天。谁制造的狂风暴雨呢?是天地。兴风起雨尚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与德的,就同于德;失道失德的,行为就暴戾恣肆。凡是同于道的人,道也会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凡是同于失道失德的,也就得到失道失德的后果。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会相信他。

老子《道经》三十七章之二十四

原文: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xiàn)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zhuì)行。物或恶(wù)之,故有道者不处(chǔ)。

译文:

踮起脚跟用脚尖站立,是站不牢的。脚步跨得太大,是走不了太远的。自逞自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反而建立不了功勋。自高自大,反而不可能长久。从“道”的角度衡量,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可以说都是剩饭赘瘤,惹人厌恶。所以懂得道的规律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道德经》笔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