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味道

在年长与年少的两个人之间的对话中,总能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或劝勉,或不屑,或有倚老卖老的成分。但毫无疑问的是,时间的确赋予人一种特殊的东西,没有经历过,永远体会不到,并不单单指经验,可能是一种感觉。

我重新解读一下这句话:米饭的味道是寡淡的,无论是泰国香米还是盘锦大米,吃多少无所谓,而盐则不同,一小勺足够几个人吃。吃多了盐的人,嘴里也就淡了。这种淡的感觉绝不是停留在味觉上,而是这种“不寻常”的感觉他曾经体会过,而今可以欣然接受,并且可以含在嘴里回味。

有些时候味道是有故事的。

一、四川酸菜

四川酸菜

我刚上大学那会是一个胆子特别小的人,从小地方出来,也没见过世面,啥都不懂。刚入学的时候辅导员带新生参观校园,走了半天,一圈下来哪跟哪一点没记住,军训过后开始上课了,我是俄语生,人家都去上英语课,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办,导员说你去找俄语老师,于是我就傻乎乎地跑教务处、外语学院,找了好半天,最后跑到王正良老师的办公室,王老师很热情的跟我说,“终于来啦!今年就你一个!”然后还指着一本书说:“你看!моск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我也忘了怎么就说到这了)最后跟我说,“你去西山图书馆103找丁老师,她给你上课!”终于找到组织了!我跑到了西山图书馆,诚惶诚恐地表明了身份,丁老师很亲切地接见了我,说了什么都忘了,好像有说如果学得不好会收拾我,我出来以后头很大。

记不清是第二次课还是第三次课后,正赶上晚饭时候,老师让我和她去东山图书馆拿东西,然后回去的路上带我去吃了米线。我一直认为学校那家米线很一般,但那天的米线确是记忆尤深。点了一锅酸菜牛肉米线,老师特意嘱咐多加一份酸菜,我当时还想,酸菜有什么好吃的呢?端上来后,老师把牛肉都挑给我,还说牛肉越来越少了,我确定,这句话肯定说了!但是其他的内容我都忘记了。之所以这顿饭印象深刻,是因为我的眼界、世界观从那时开始产生变化,以前上学时候,老师只会讲知识点与考试,课堂之外的世界我只能想象。大学四年中,丁老师在学习与生活中给了我太多的帮助,教我学习与处事,认识自己性格上的弱点,有些事我当时还不明白,现在也不后悔,因为后悔没有用啊!(哭晕在厕所)当然,四年中也跟老师蹭了好多顿,吃烤鱼,吃海鲜……,桥头那边的川菜馆不知道拆没拆,里面的酸菜鱼挺好吃的,听老师说老板做了好多年了,老板娘原来是店里的服务员,这些没用的八卦我是全记住了,有用的……

四川酸菜黑乎乎的,菜叶很薄,不像东北酸菜是青黄色的,看起来很清爽,但是,四处酸菜也有它独特的味道,来北京之后就很少吃川菜,学校卖的无名缘米粉里面有酸菜,每次吃的时候我都会跟他们说:给我多来点酸菜!

二、东北酸菜

东北酸菜

谁说东北人都喜欢吃酸菜的?难道是听了那首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吗?

从小就吃酸菜,东北冬天的家常菜除了土豆就是酸菜,再就是冻豆腐和粉条,家家如此,我从来没觉得酸菜有多好吃。

上大学后,有几次跟我们法理老师勇哥一起吃饭,勇哥提到过好几回酸菜,说在外边就想吃家里的酸菜,还有肉沫酸豆角!很难找到正宗的。我在想你是内蒙古的跟我们抢什么酸菜!后来我弄明白了,原来内蒙古的一部分也属于东北,东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区域,也是一个文化区域,酸菜在东北还真是有不可撼动的地位的。

来了北京以后确实很难吃到酸菜了,食堂里也没有卖的。

有一次同学来北京,我请他们吃烤肉,发现有酸菜团供应,五花肉烤得滋滋作响,酸菜拌开后吸去溢出的油脂,肥瘦相间,荤素搭配,不腻不柴,相得益彰,真是妙不可言!馋了的可以试试。

还有一个能吃酸菜的地儿,在旱河路那边,离学校坐车四十多分钟,我大哥在那边开了一个牙科诊所,楼下有一个饺子馆。每次去我都点猪肉酸菜馅的饺子,12块钱一份,在北京真是良心价格啊!

小店不大,老板娘是个烫了头发的阿姨。饺子是现包的,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根据我走南闯北的江湖经验我觉得她应该是佳木斯的。听着着家乡人说家乡话,心里越来越暖和,于是我就问她:“你是佳木斯的吗?”“不是,我吉林市滴!”

哎!郁闷!早知道不问了,我想吃黑龙江的酸菜!

三、豆腐

卤水豆腐

说完酸菜很容易想到豆腐,东北菜大多都是炖菜,酸菜除了做杀猪菜以外,最常做的就是酸菜炖冻豆腐了。

涮火锅也可以点豆腐,朱自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冬天》,里面就有煮豆腐的描写,吊起的小锅里面,沸腾的水,煮着白色的豆腐。三个孩子眼望着父亲小心地、透过氤氲的热气,夹起一片豆腐。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

我爷爷做了二十七年豆腐,我对豆腐相当地了解,也爱吃。我从小就喝豆浆,小时候我妈奶水不够,几个月大的时候我就开始喝豆浆,以至于后来同学说我成绩好是喝豆浆喝出来的,我觉得有可能是这样。

豆腐好吃,但是做豆腐很辛苦。工序复杂不说,每天早晨起早做豆腐这一点大部分人都坚持不下来。白天的时候挑好豆子,泡好,夜里起来,磨豆浆,烧水,煮豆浆,滤渣,点卤水,静置成豆腐脑,压豆腐脑,打刀分块这一套下来需要三四个小时,量大耗时更长。天蒙蒙亮就出去卖豆腐。回来再休息。然后再准备明天的豆子。一干就是二十七年!除了停电与过年,风雨无阻!

我爷爷今年七十多了,早就不做豆腐了,我大学毕业那会想给我爷爷和我姥爷整理一下这么多年的经历,他们经历了建国,经历了饥荒,经历了大革命,经历了改革开放。我爷爷是做豆腐的农民,我姥爷是基层干部,他们的经历肯定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意义。

可是我跟我爷在聊这些的时候,他总是说的过于简略,我问他做豆腐这个事,他就说做了二十七年,没啥说的。真的没啥说的吗?在山东长大,上过学,挨过饿,闯关东,当过大队干部,腿断过一次,被别人推河里一次,中年时候没了一个儿子……

我爷爷一直是一个说话不多,任劳任怨的人,每次只喝一瓶啤酒或者半杯白酒,从来没有喝多过。我有一次突然想到,他当过大队会计,当年为啥被拿下来呢?而且队长还是邻居,这么多年我从没听过他说过什么,但是这里面肯定藏着故事……

故事未完,有空再续。

我们把目光拉长,生活其实就像一条河流,并没有太多波澜,现在回忆一下你曾经大哭或者大笑的经历,也许你连为什么哭为什么笑都忘了。再拉长目光,整个历史也是一样。《圣经·传道书》1:9 已有之事,后必之有,已行之事,后必之行,日光之下,再无新事。

但是,当我们将回忆附着在一个具体事物之上时,曾经的一幕幕,又变得鲜活。

将来有一天,我挣够钱了,我要开一个餐馆,名字就叫“有故事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故事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