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途魔障万千,难过最是情关。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又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历史上,因情而逝的人物比比皆是。今天要说的这位人物,就更加的扑朔迷离。他因才而声名鹊起,他因情而闹市腰斩,他是玄奘的高足,也是《大唐西域记》的执笔人,他就是辩机。
大德高僧自少年
辩机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道岳。据史料记载少年的辩机胸怀高蹈之节,容貌俊秀英飒,气宇不凡,且才思敏捷,深有佛缘。
自出家始,辩机便潜心修行,一习佛法就是十年光景,再加上自身的佛性,年轻的辩机便成了远近闻名的高僧。
直到一位贵人的出现,使辩机建功立业,本该留美名于千古,这就是当时已然西行回还、求得真经的玄奘法师。
贞观十九年,玄奘法师在长安开设译场,召高僧谙解大小乘经论,当时选了九名缀文大德,大德即指高僧。当时年仅26岁的辩机就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大德。
与其他八位大德法师共同翻译经文,并为玄奘法师撰成《大唐西域记》。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注定名垂青史的一代高僧,却因当时的一段不容于世的恋情败露,而一切付诸东流。
始作俑者,是一位天之骄女,名号高阳。
巫山云雨入禅房
在《新唐书》中,那被记录成一次偶遇,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在同着她那位并不喜欢的驸马爷外出打猎时,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僧人闯进了公主的视野,也偷偷闯入了公主的心……
随后的史料中,两位年轻人干柴遇上烈火,这一烧,就是八年之久。
直到被一个盗贼给拆散了,盗贼从辩机的禅房中偷走了一个玉枕,名唤金宝神枕。那正是高阳公主动情之时送给辩机的皇家御用之物。
盗贼被拿,赃物上缴公堂,要是从庙里偷出香炉蜡扦什么的还则罢了,可却找到了宫中之物,官员不敢独断,上达天听。
太宗皇帝闻知后加以详查,得知女儿与辩机和尚的这一段隐情,龙颜大怒,下令将辩机和尚腰斩于市,一段佛门风月案告一段落。诗曰:“巫山云雨入禅房,藩篱情深卧鸳鸯。辩机腰斩刑场日,长歌当哭美娇娘。”
千古疑团冤辩机
故事到了这里,原本应该被演绎为一段听着如泣如诉的凄婉爱情故事,感叹封建社会的封建和桎梏,以及对辩机、高阳二人不容于世俗的爱情扼腕长叹。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我们且不论辩机自幼学佛、佛法精深,也不论当时唐朝对僧侣的严格管制(未经申报不得随意外出),更不论房遗直替自己媳妇(高阳)和奸夫(辩机)把风守门的荒唐可笑,我们只看一件事情。
史料!
在唐代正史《旧唐书》为主的一众史料中,根本未曾出现这段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甚至有史料显示,辩机在唐太宗薨逝之后的一年中,仍然有落款署名含有辩机的佛教经典翻译出炉。那谈何而来太宗腰斩辩机于闹市?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令人疑惑的地方,在唐太宗之后,有关辩机的历史记录似乎戛然而止,除了《新唐书》等后世撰文,当时的史料中再也难以找到有关辩机的一鳞半爪。
如果死了,当时的史料为什么不记载这样一件轰动全长安的大事。
若然没死,以辩机当时的佛学造诣和才华,必然不会籍籍无名于史书。
那么,《新唐书》为何有此记录?这段记录的史料又是从何而来?
无从查起!
无物便及人,我们来看看《新唐书》的撰写背景和撰写人物。《新唐书》是宋朝为前朝编撰的史料,其主要编撰人乃是大名鼎鼎的欧阳修。(共同修书人包括宋祁、范镇等)
而更为有趣的是,纵观欧阳修的一生,他在政治立场上鲜明的站在了抑佛排佛的一面。
了解到这些,我们似乎可以穿透历史的迷雾,得出一个离奇而又大胆,却合乎情理和逻辑的结论。
欧阳修站在自己的施政理念之上,在编写《新唐书》等史料时,对部分佛教历史人物的生平进行了篡改,并大肆删除了相关佛教人物的旧有历史传记。
《新唐书》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简化、删除了很多人物传记的章节,那么,欧阳修究竟有没有对辩机的生平史诗进行篡改,我们同样无从查起。
时至今天,辩机的死仍然是一个谜。无论是站在哪个观点上的历史学家,都尚未发现其他新的史料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只是,面对大荧幕上接二连三辩机与高阳的爱情故事,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尚未探究清楚历史真相之前,对这位大德高僧保有最起码的敬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