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挑战是学会爱别人

把自己内心所想表达出来并不难,难的是说出别人心中的话。

自说自话,当然也有高下之分。或深刻,或细腻,或俏皮,或冷峻,或旁征博引,或妙语连珠,这些都是好的文字。旁人看来觉得厉害的不得了,其实表达自己的内心,倒是简单的。

人出于对自己的爱,心中一丝一毫的细枝末节,都能体察得无有不至。这时,人心就是一个富矿,情绪的起起伏伏,内心的山山水水,都是源源不断的素材。

自我的表达,如果把认知升级这个变量摒弃在外,唯一需要训练的是心灵的敏感,文字的准确,逻辑的层次。这些训练是单纯的,几乎不具挑战性,因它完成的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然过程。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做必达”。

“做必达”就是孩子垒积木,垒一块是一块,通通都算数,垒三块绝不只给出两块的高度。

然而写别人想说的,说别人想听的,练习的焦点就不在于一览无余的自己,而在于似是而非的他人。

说及人之无常,却想起李白一句诗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又想起辛弃疾也有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将情感托付于并无生命的物体,甚至将个中情怀表达得如誓言般笃定,窃以为这多亏于青山万古,不似人常反复。而这两句诗中,若将青山代为人名,那意境也荡然无存了。不仅意境荡然无存,甚至还会生出一丝轻浮感,引发“李杜情”的猜测与联想。

人心幽微浮动,以己心度他心,本来就是个无法证伪的伪命题。那些令人捬掌的语言,那些达人心底的文字,也并不一定能放之四海,而是只能碰概率。人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亘古本能,都有共通人性,我们不过在碰这共性的概率。

要将这概率的准确性提高一些,就必须看见他人,关注他人,甚至研究他人。将对自己的关注转移到他人身上。

但人性的弱点是自私,是爱自己,是关注自己,是自我立场,自我视角。要看见他人,首先要克服这原始的人性。我以为对“写作是反人性的”这句话的理解,重点在于此,对这句话的践行,最困难也在于此。

目标驱动并不是百试百灵的。想想我们的社交,我们是更多考虑自己还是更多考虑对方?

站在他人立场,揣摩他人心理的产品思维,就连产品经理经过长年每月的练习,效果也是参差不齐。

一个本质上缺乏对他人之爱的人,很难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习惯。唯有爱是解药。

可是也唯有爱是我们最难给出的东西。

可笑的是,就连爱,也还有“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我冷”的偏颇。光有爱,仍然无法救赎“不见他人”的盲。

所以写作只能是一种修行,从见自己,到见天地,到见众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大的挑战是学会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