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进化论:《寄生虫》的逻辑问题

今天我们来聊一下在今年在颁奖季备受瞩目的韩国电影《寄生虫》。这部电影可以说破了多项记录。在2019年的戛纳电影节当中,成为首部获得金棕榈奖的韩国电影。在刚刚过去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寄生虫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4项大奖。那么这部电影在韩国国内也受到极大的赞誉,获得了韩国电影青龙奖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电影是由奉俊昊导演,宋康昊主演的影片,这部电影除了获得艺术上的成就外,在商业上也非常成功,到2019年的7月份,《寄生虫》在韩国累计的观影人次达到了1000万!韩国计算电影票房是不是按照整个票房的一个价格,而是按照观影人次,那么到今年的2月21号,寄生虫在全球的票房突破了2亿美金,这个也是韩国电影的一个记录

从这部电影从完成度来说,从剧作、表演、视听、语言来说都非常出色,导演在把控整部影片的氛围、格调上展现了出色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他获得大奖也是实至名归。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类型片,奉俊昊导演自《杀人回忆》后多年的耕耘还是有了丰厚的回报。

尽管《寄生虫》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成功,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说,它的价值观和创作手法还有一些问题,跟大家聊得是我的个人感受,不一定对,也不是权威的,只是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1

首先剧情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不合逻辑的地方,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在电影或者艺术创作中,故事逻辑是来源于生活逻辑,尽管有艺术创作和加工,但还是要遵循常识,特别是现实主义的电影。中国古话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只是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差距。在北京上海的高档阶层,孩子从小接触学习的东西就和山区牧区孩子的东西截然不同。成年后,很多忙忙碌碌为了养家糊口的人,恩格尔系数很高,就是购买食物的消费在整体消费所占的比例特别高。所以他没有精力去学习,思考,也很难筹划未来,他眼前只看路面而看不到天空。当鸿鹄嘲笑燕雀不知道自己的志向的时候,鸿鹄也要想到它是燕雀,只在自己熟悉的树林和村庄生活,它没有那么有力的翅膀翱翔南北。在当下全球化的时候,贫富分化非常强烈,马太效应也很强,贫富的分化越来越激烈。但《寄生虫》电影里面表达出来的这个东西,如果我们说他用穷人的味道,很符号化虚空的东西。人物的心理动机,人物的关系,都建立在流沙之上,经不起推敲。

2

第2个方面来说它的表达手法就是电影的呈现手法过于直白了,特别是我们知道他获得了戛纳的金棕榈奖,戛纳一直是注重参展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意义的方面的成就。从电影的手段电影语言来讲的话,我们还是有更多的可能去运用电影语言这种,比如赋比兴的这种手段让影片给观众思考的余味更浓!因为本身寄生虫它是一个商业类型片,这是电影的一个优点,就是门槛低,所以它的票房也是很高,全球2亿票房容易被大众来接受。

但是对于一部电影,如果你要说他在艺术上有一定的成就来讲,你不可能用旁白直接念中心思想,实际上我们刚才说他用的这些符号和象征是比较直白,举例来说,同样是韩国导演,同样是类似的题材,李沧东的《燃烧》,他用一种比较忍忍含蓄和内敛的方式,他是更愿意在跟观众在更深的情感上交流和共鸣!并进而思考贫富两个阶层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上的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有一个镜头在老的管家从地下室里把她丈夫救上来,胁迫了一家4口人跪在那里,然后她就模仿朝鲜的电视台的主持人,非常有名的李春姬,非常夸张的播音方式,这是一个桥段,但这个桥段用的其实并不高明,我们从接受美学来讲,那么谁会对这个桥段会有共鸣?

肯定是那些看过朝鲜电视台主持人的节目的,有着一定的猎奇和比如说政治价值判断取向的人,比如说海外的一些人,或者韩国的一些跟以北朝鲜的这种生活方式作为笑料或者作为判断的这些人,那么你这个桥段所能引起来的这种观众的共鸣或者会心的一笑的话,实际上里面已经有了一种从心理上贬低、嘲弄和居高临下的一种姿态。实际上也是以西方人看铁幕后的北朝鲜的人的那种心理上的优势的感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它的表达手段其实可能有一点讨巧或者媚雅

3

第3个来讲就是它的主题立意其实挖掘的不是很深,名字叫寄生虫,传统意义上是说,富人阶层靠劳动阶层创造的价值,靠剥削过上等生活。但在本片中,谁是寄生虫?底层人民,它寄生的是什么呢?那么寄生虫你首先得要有一个生,你才能寄生。就像电影,《我不是药神》当中你去盗版,你首先得有人去研发出来,这个要用很大的代价研发,你才能很便宜的去卖给别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可能不是这样的,比如说还是讲举李沧东的《燃烧》这个例子,这里的上层社会是用消费主义,用学识和见闻来压榨底层,就打碎你的自尊,打碎你所有的对生活的希望,你没有希望了,你不可能越过这个阶层,他让底层成为一个玩具,我想玩就玩,累了我就把它扔掉!其实很多上层人,他做这些时候他是没有意识的!

我们看今年奥斯卡还有一部电影叫《黑水》,他讲的是环境污染,在美国是有人帮你伸张正义的,但是我们在中国我们能看到吗?哪一个真正的厂商有良心,向被污染环境的这些居民道歉,甚至有实际的物质补偿吗?没有,所以其实我们看电影虽然是电影,他还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很简单的呈现出来,就认为他深刻的表达了JieJ的对立以及具有讽喻或者劝诫的这种良心的。

4

第4个可能也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了,在我来看是创作者的情怀和价值取向,首先影片的基调它是有点乱的。其实这部电影从商业片来讲的话,它是很成功的,因为它集合了比如说喜剧、悬疑、探案,还有家庭伦理这样的一些元素,它是一个类型集合的元素,但是所有的这些类型,包括影片的前后两部分的这种风格的不统一,他显得有点乱。事实上你这个故事包括你的情节再怎么变,你是要有一个基调的,否则的话你就会一直乱。

但是这部电影当中我们没有看到这种基调,就是没有看到创作者对于这个人的这种悲悯,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举个例子来讲,我们看贾樟柯的《小武》,我们看许鞍华导演的《天水围的日与夜》拍的都是小人物,但是他们无论是在镜头画面中,还是演员的表演当中,以及剧作的结构方面,我们都看到它对于人本身是非常的关注的。那么《寄生虫》其实无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都有一种戏谑的态度。你穷人因为穷你就可以去骗人,然后到人家里面去了,胡作非为。

其实你是寄生,对,但是然后你还沾沾自喜,然后我们还认为它是代表了为穷人去伸张了正义吗?然后他对富人的这种刻画只在豪宅车奢侈品!实际上是把穷概念化、敌对化、所以这样的话,我们并没有看到导演对人的这种关注,我们看根子上来讲,其实富人权钱勾结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其实富人很多时候它是用制度合理合法的来翻云覆雨,但是这部电影恰恰没有说这个事情它是避重就轻,用一个很精巧的剧作结构,他其实模糊了这种阶级对立的本质。

我们再看另外一部电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是在前年拿的金棕榈奖,他就是在细节处看到了很多对于人的这种关注,以及对于制度的这种抗争和不合理所以电影在全世界无论是在艺术上面有声誉,还是在票房上面都获得成功。实际上还是充满了西方人对亚洲的这种观赏和猎奇的味道。

我们来看,我们可以去聊一下《寄生虫》它为什么会获得了这次奥斯卡4项大奖?可能有几个原因,首先奥斯卡评委会它在改革,它增加了国际电影的提名和评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所以投美国以外电影的票可能会很多,这是非常值得庆祝的,包括《寄生虫》获奖,其实也是对我们亚洲电影的一个鼓励,或者对新的导演一个鼓励,这是非常好的事。

第2个就是导演奉俊昊他本人的努力和长期的积淀,电影也获得了美国一些主流电影圈的认可,比如说《雪国列车》《玉子》。

第3个题材恰好迎合了当下的这种MC主义高举,然后民众的这种对富人阶层的对立情绪的全世界范围的思潮,所以他还是ZZ正确,然后故事又通俗易懂,所以很多国家人都能理解!

第4个可能也是电影的出品公司公关,通过票房的运作、宣传、游说,各种方式增加奥斯卡评委的认可。

我们来看这个奖其实还是太重,就是给的评价太高了!我们看跟《小丑》一样,《寄生虫》它背后有很大的一个逻辑问题,我们总结来说,就是说我们现在世界是不公的,那么富人就是有原罪的,我们穷人就有站在了正义的这一方,我们就可以去抗拒它、反抗它,甚至达到推翻它。

所以这样一个逻辑他还是妨碍了从电影艺术本体来讲的这种艺术价值的判断和赞扬。所以这部电影我们可以说他好看,完成度也非常高。但是这部电影不耐看,也有一定的价值观和逻辑的问题。

我是王枫,电影进化论,下期见。

到 #小红幕 公众号# 收听《电影进化论》完整音频内容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进化论:《寄生虫》的逻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