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慈悲,是内心的一种豁达

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从前有一个富翁,他有三个儿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他决定把自己的财产全部留给三个儿子当中的一个。可是到底把财产留给哪一个儿子呢?

于是富翁想出了一个方法:他要三个儿子都花一个月时间去周游世界,回来之后看谁做了最高尚的事情,他的财产就归谁继承。

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三个儿子周游了世界回到家中,富翁把他们叫过来:“你们三个人都讲一讲自己做得最高尚的一件经历吧!”

大儿子非常得意地说:“父亲,我在游历世界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陌生人,他十分地信任我,把一袋金子交给我保管,可是那个人却意外过世了。我就把那一袋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家人。”

二儿子自信地说:“当我旅行到一个贫穷落后的村落时,我看到了一个可怜的小乞丐不幸掉到了湖里了,我立刻跳下马,从河里把他救了起来,并留给了他一笔钱。”

父亲听大儿子和二儿子说完,冲着第三个儿子说:“孩子,你呢?”三儿子犹豫着说:“父亲,我没有遇到两个哥哥碰到的那些事情。在我旅行的时候,我只是遇到了一个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钱袋,整天想弄我的钱,一路上想方设法害我,我差一点死在了他的手上。

有一天我经过悬崖边,看到那个人正在悬崖边的一棵树下睡觉,可能他太累了。当时我只要走过去,轻轻地抬一抬脚,就可以轻松把他踢到悬崖下。我想了一想,觉得不能这么做,正打算走,又担心他一翻身掉到悬崖,我就叫醒了他,然后继续赶路。父亲,这实在算不了什么有意义的经历。”

富翁听完了三个儿子的话,点点头说道:“大儿子诚实,二儿子见义勇为,都是一个人应该拥有的品质,称不上什么高尚。而有机会报仇却放弃,反而去帮助自己的仇人脱离危险的宽容之心,那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财产都给老三。”



  很多人都害怕失去自我,有没有仔细想过:“自我”是什么呢?无我,人牢牢执著的这个“我”,不过是无数细胞与流变不息的心识组成的一个暂时存在体。

一条河流,每时每刻所流的河水都在变化,那么这一秒和上一秒的河流是“同一条河流”吗?

若说是,却每一秒都不同;若说不是,却又一直在相续。

人的生命也是如此,非“常”非“断”,相似相续,究竟而言是找不到一个“我”的,这便是“无我”。

无我,是指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独立个体。譬如现在的你和幼时的你,是同样的,还是不同的呢?从外相来说,已经完全不同了,现代科学的理论说,人的细胞七年内会全部换一遍;从内心来说,自己的许多想法、认识也变化了。所以,“我”是内心创造的一个概念,其实只是一个五蕴的集合体。

“生命为他人而活”有几种状态,一种是被他人的评价与眼光左右,为赞美、肯定而活,整天患得患失,自我的价值依附于外在给予的虚荣;一种是不能自主自己的行为,受到更强势人的影响,内心挣扎叛逆,身心分裂;还有一种是无我的利益他人,内心不牵挂自己的苦乐,却成就了最圆满的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的慈悲,是内心的一种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