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说了多少遍了,赶紧做你的作业去!别玩儿手机了!”
“知道了知道了,等一下。”
五分钟过后,孩子还拿着手机不放。
妈妈又继续提醒:“怎么还在那儿看啊,跟你说了这么多次,怎么就是不听呢?每次看到你这样,我就来气!”
孩子头也不抬,回了一句:“好。”
又是五分钟,孩子仍然沉迷。
妈妈火了:“跟你说了若干次了,怎么你老是这样,改不了?不玩儿了就不玩儿,怎么回事,就是不听我的??!” 说着就动手抢走了孩子正拿着的手机。
孩子瞪着红红的眼睛,大声喊:“把手机还给我!我说了就一会儿就一会儿,妈妈还给我!!”
妈妈这时就更来气了,劈里啪啦地教训这个小孩,什么老是不听话,总是管不好自己,学习不来劲,还跟自己喊叫。
“我累,我就要玩儿!”
妈妈越是来气,就越是骂得厉害,火气都快冲破血管,音量也提高了八度。
妈妈的生气难过和孩子的生气难过,跟当时那混乱气氛交织在一起的情形,实在是不忍描述。
这是个带娃翻车事故,我在一旁经历了这对母子因为手机闹翻天的全过程。
后来,我跟这个妈妈一起聊了很多关于孩子的话题,聊得最多的还是关于“教育孩子时,孩子也不配合自己”的话题,她几次都湿润了眼眶。
我敢说,这个妈妈并不孤独,看到这里的你,是不是内心也正隐隐触动。
看了这么多的书,上过这么多育儿的课程,当个爸妈,教育个孩子为啥还是这样吃力呢?
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
我敢说没有哪一家的父母不用心带娃的。
我们从吃穿住行,到教娃育娃,没有哪一项不是操碎了心。
为了更好地带好娃,还有不少父母进行再教育,什么育儿读物啊,正面管教课堂啊,各种育儿大V的知识课堂啊,这些应该都没少听、少读。
可是,就算是进行再教育的父母们,也总是会发现,学了这么多,家里仍然会有不合作(不听话)的小孩。
说到这里,头疼吧?我猜一定会头疼,一旦出现开篇这个真实案例的类似情形,做父母的不仅会头疼,应该还会心累。
我跟大家一样,都经历过。
带娃疼归疼,累归累,还是要疼得其所,累得其所。
牢记“吉德林法则”:把问题清楚地写下来,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
所以,思路不对,问题翻倍,不会总结,方法自然不到位。
希望带娃有思路,一定要写作
史铁生为了让母亲骄傲而写作;
巴尔扎克写作是为了偿还债务;
泰戈尔希望小河流经的地方,人民都知道他的名字;
知乎上有人说写作“像炼石补天,补心中的遗憾”;
还有人说就是喜欢看着杏花落下时,自己呼吸进的空气还伴随着笔墨香;
……要我说,为了带娃而写作,整个家庭的味道都是香甜的。
带娃有思路,全靠父母会写作?
从哪个时期开始,这还跟带娃扯上关系了?
我儿子刚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我鼓励他每天都记录一小句话,哪怕是两个词,那都是很好的事情。
我不管他能写多少,写下来了就行。为了陪伴他,我也跟他一起写。
几年下来,他的春夏秋冬,梅兰竹菊写了不知道多少次,我陪他一起成长的小点滴也记录了十几万字。
写着写着,他写的银杏把我感动了,我写的亲子小记录让他看到了妈妈的有趣。
更重要的是,我因为写作,找到了适合我们家的带娃思路。
从此以后,我管得窄,少生气,家里多了母慈子孝。
为带娃而写作,就像生活里多了蜜糖一样,有了香甜。
会写作,带娃路上会遇见最美的风景
“正面管教”创始人简·尼尔森的经历让我很受益。
如果不是因为她用心思考如何才能做好一个家长培训项目,她就不会想到自己要把学术和理论撰写成通俗易懂的教案,那么她就没有机会因为这个项目促成《正面管教》的雏形。
她那时并不是作家,但是她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传递出了风靡到今天的带娃理念。
更了不起的是,她不仅培养出了七个优秀的孩子,还把如何带娃这件事,通过写作总结传播出来,并且被翻译成超过十六种语言。
这就是写作的力量。
虽然我们不是简·尼尔森,但是,我们通过“记录”可以“写下” 带娃的思路,让我们在回顾带娃的过程中总结反思,促进我们带娃更顺利。
带娃的思路可以百家争鸣,但是适合自己家的只有自己才知道。
如何知道,通过总结,如何总结,通过写下来。
会写作,带娃路上会遇见最美的风景。知道不如做到,那就开始写吧我们做一件事会积极、用心、长期地做,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件事带来的好处。
写作最让我受益的地方,就在于帮助我建立了“家庭亲子原则”。
做这件事情的好处太多了:疏通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及时纠正,父母懂孩子,孩子父母互相倾听,家庭有原则,最后实现“亲子关系和谐,带娃顺利”。
写作不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写,就对了。
这就像小孩子写日记或作文一样,先记流水账,写着写着感觉就来了。
如果有更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咱们还可以多看看与写作相关的书籍,参加写作课程,构建思维模式。
善用资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会更省力。
写在最后
父母脑子一清醒,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条有理,那么“带娃”也会人间清醒了。
自此以后,我们依然会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带娃的知识。
只不过,因为搭上了写作,做父母的不仅不累,而且会越做越轻松,带娃路上的风景也会越来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