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刚才看了最新一期综艺《放学后》,三年级男生岳骏熙成绩优异,然而主管爸爸对他的要求非常高,甚至不顾骏熙的情绪,只要求儿子服从他的指令。
在骏熙的生日宴上,一个同学想要他的生日礼物,骏熙不愿意就跟他争执起来,爸爸却教育他应该把玩具让给同学玩,骏熙只好躲到房间里生闷气。
骏熙原本写得很有童真的作文《春天》,却被爸爸全盘否定,哪怕骏熙已经被爸爸的要求绕到头晕脑胀,依然强打着精神重新写。
而在弟弟撕了骏熙的作业本,骏熙责问弟弟的时候,全程都是心平气和的状态,爸爸居然还以“你大我先说你”为由,教育骏熙不应该批评弟弟。
在爸爸的要求下,骏熙把玩具送给了同学,把作文写成了爸爸要求的套路文,跟弟弟道了歉,只是脸上的表情很是木然。
嘉宾们都感叹骏熙有这么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主持人杨乐乐很好奇是如何培养的,骏熙爸爸骄傲地说:“毕竟他9岁了,再加上我们平时对他的常态的锻炼。”
教育专家兰海却坦白地说:“相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来说,如果他情绪激动,才是好的,正常的和真实的。”
兰海还提出,对于孩子来说,真实比正确更重要,家长应该给孩子营造自由表达的空间,去培养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孩子应该拥有表达情绪的自由,父母如果一味压制孩子的情绪表达,只会让孩子的情绪郁积在心里,长期以往只会让孩子的成长越来越艰难。
【2】
情绪压抑导致严重后果。
去年12月27日,海口一陈姓女子坐公交车时,怀疑司机多收她一块钱,与司机发生争执,然后愤怒地掌掴正在开车的司机。
司机当即停车报警,陈某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被刑拘。5月9日,陈某一案宣判,她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4年。
陈某在法庭上表示非常后悔。有网友评论说,冲动的代价实在太大了,为了一块钱换来四年牢狱,这也告诫大家情绪失控的后果有多严重!
前一段时间,一则网友在地铁上拍到的男孩被妈妈批评“敢怒不敢言”的视频,让很多网友说:“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被妈妈批评后,男孩生气地站起身来背对着妈妈,咬着牙瞪着眼的样子看上去真的委屈了,可是玩着手机的妈妈,却一巴掌打在男孩的肩上。
男孩只能再次坐在妈妈身边,双眼瞪着妈妈,他很快就转过头暗自生气,妈妈全程都没有注意到男孩已经快要崩溃的表情。
父母应该看到孩子的情绪,而不是完全漠视,只强制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来做,孩子的情绪被压抑到一定程度,长大以后失控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宫崎骏在《龙猫》中说,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无法像孩子一样肆意地大呼小叫了?心里的小情绪堆积得像山一样高,直到溢出来。
很多父母见不得孩子发泄情绪的又哭又闹,总是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殊不知当孩子的情绪压抑到一定程度,一定会爆发出来,后果可能难以承受。
【3】
给孩子发泄情绪的空间。
周三的晚上,儿子写完作业,坐在沙发上看书,我看时间不早了,就让他赶紧弹钢琴去,他慢悠悠地说:“等会儿的,等我把这本书看完的。”
我看了看他手里厚厚的书,知道他又在敷衍我了,就严肃地说:“给你十分钟,十分钟以后赶紧弹钢琴。”他不情不愿地点头同意了。
可是等我从厨房忙完出来,发现他还捧着书在看,就吼他说:“怎么还不去弹钢琴?”他立马气鼓鼓地扔下书,坐到琴凳上,开始砸起钢琴键来。
我一听他这气性不小啊,就让他过来站到我面前,问他怎么回事?他生气地说:“我一篇故事还没看完呢,你就知道催催催!”
“那你还需要几分钟看完?”我耐着性子问他。儿子立马说:“三分钟就行。”好,我就坐在他身边,等他三分钟看完后,他终于愉快地弹起钢琴。
如果我在儿子生气的时候,没有看到他的情绪,而强制他继续弹钢琴,不仅达不到效果,还会让他的情绪一直压抑着,倒不如给他时间先看完书,他的情绪才会得到疏解。
在听了我跟儿子过招的过程后,同事王丽感叹地说:“我以后得多向你学习,我不应该在女儿每次不开心的时候,还让她一定按照我的要求来做。”
王丽的女儿小颖成绩一直很优秀,但是小颖空闲时喜欢画画,王丽一看到小颖在画画,就会找各种理由让小颖继续学习,这让小颖很是烦躁。
小颖生气地跟王丽顶撞,说自己的作业都做完了,王丽却说:“你新课预习了吗?单词背上了吗?”气得小颖背单词的声音都是恶狠狠的。
心理咨询师陈了凡在《意识疗法》中说,大多数时候,越是年龄小的孩子是情绪的化身,他们不会刻意的压制自己的情绪,会彻底的表达自己的情绪。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会压抑这些情绪,所以对待孩子的情绪,最好不要压制,而是要弄清楚孩子情绪背后的诉求。
父母在看到孩子情绪不对的时候,应该适当给予孩子表达的空间,把孩子情绪理顺了,孩子才会更开心地面对自己应该做的事。
【4】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管理,更侧重于对负面情绪的处理能力,孩子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人际关系如何、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都与此相关。
父母是孩子情绪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培养一个拥有稳定情绪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顺畅。
看见孩子的情绪。
并不是大吼大叫才是孩子情绪表达的方式,有些内向的孩子垮着脸不说话,或者表情很木讷的时候,也是正在压抑情绪。
父母要注意孩子的动作和神情变化,发现孩子情绪不对的时候,一定不要跟孩子针锋相对,先给孩子舒缓情绪的时间和空间。
尤其是不要说:“不许哭!”、“你这什么意思?”这种直接压制孩子情绪的话,只会让孩子的情绪累积在心里,不仅伤身更伤心。
疏解孩子的情绪。
有人说,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
父母可以给孩子准备些小点心或者水果,跟孩子一起吃一起谈谈,让孩子说出心里话,父母及时协助孩子提供解决方法。
如果是因为父母的过高要求,导致孩子情绪不好,父母一定要降低要求,不要让孩子整天处于高压状态下,这才是真的对孩子的成长好。
教育学者张振鹏说,当孩子感觉委屈时,父母要及时了解他委屈的原因,让他的情绪得到释放,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健康、乐观的人格。
情绪是伴随孩子成长的伙伴,父母需要及时看到孩子的情绪变化,帮助孩子疏解负面情绪,才会让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