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缘起
回望自己最近10年的工作经历,都在人力资源的培训和人才发展方向,由于工作原因接触了大量优秀人才的职业发展案例,或成功顺遂或曲折起伏,特别令人好奇背后的原因。经常也会有朋友来问我关于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问题。比如: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我应该选A还是B?工作很多年感觉提不起劲怎么办?当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时,我就想我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呢?
促使我真正去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有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在疫情前的2019年下半年,我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一些卡点,学完了个人战略的课程;第二件,是参加一次读书会,一位刚毕业两年左右的男生聊到自己的工作时说:我一点也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做的这些事情让我觉得很没劲不想干又没办法……说话间一脸的落寞,盖住了原本阳光又帅气的脸庞,眼神中透出无奈和暗淡。我听完惋惜之情由然而生,心想:天哪,这么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不是应该眼里透着光的吗?职业病驱使我接过话头回应并鼓励他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去探索自己的优势和喜欢的事情。后来,就有了三年左右的系统学习,完成了职业生涯规划师中级的认证,目前是一名兼职职业生涯咨询师。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和的区别
职业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统合了人一生中依次发展的各种职业和生活的角色,简单的说就是在一条时间轴上的职业发展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借助知识和专业辅导,从生涯认知、生涯探索到生涯选择的发展过程,包括了职业定位、职业发展、多角色平衡和职业转型四个阶段。
就业指导,顾名思义,是对于就业或求职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或辅导,在这条时间轴上处于一个点的位置。比如:我们熟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就是帮助大学生推荐就业机会和指导工作的部门。
职业生涯真的可以规划吗
先说结论,职业生涯可以规划。有规划的人生是蓝图,没有规划的人生则是拼图。
我的一位女朋友,大学一毕业就在一家老牌美资公司工作,当年一直是我们羡慕的对象,一做就是15年。今年疫情期间她突然找到我做咨询,我问她怎么了?她跟我说她的老板非常直接的问她:如果现在公司把你优化掉了,你的Plan B是什么?当时,她就傻掉了,Why? 什么Plan B?完全没有啊,不是能做到退休的吗?!
是不是很震惊?我也是,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应变之学,一定要尽早做规划,但凡有规划就不会在变化来临时惊慌失措,但凡有规划就不会盲目从众,人家出国我也出国,人家考研考公我也考研考公。
为什么要转型
大家一定听说了,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有1076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加上疫情造成经济下行使得企业的生存负担加重不得不优化人员结构或冻编甚至缩编。还有如教培行业政策性变革等事件,都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未来的职业发展,面对不确定的环境,变化的时代,是被动等待转型还是主动转型呢?
什么是真正的转型
转型是不是换个工作?跳个槽?还是换个赛道?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伊瓦拉教授在跟踪研究了40名转型的职场人之后,提出了“”职业动力三层次“的模型(如下图)。
第一层次是职业、行业和部门,也就是我们找工作时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比如:我在互联大厂做产品经理。如果一个人被一个岗位外在的条件和光鲜吸引而想转型,那他很有可能会踩坑,因为喜欢喝奶茶和去经营一家奶茶店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情。
第二层次是价值观、能力和动机,这些因素比起头衔等外在条件是相对可控的要素,对职业选择的思考到这一层次,通常有几个问题可以问自己:“我最擅长做什么?”“这个行业未来2-3年的趋势是什么?”“我想要在这家公司实现什么价值”等。
第三层次是我们对于人生追求和世界的基础看法,这是基本且内在的,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存在感和人生意义。到了这一层更多是基于“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内在驱动去选择职业,去追求自己真正的热爱和实现人生的使命。
职业动力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人不建议转型,第二个层次可以尝试转型,第三个层次是转型的最佳时机。
动机六问,避免盲目转型
为了更清晰自己的职业动力在哪个层次,更好的觉察转型的动机,以下六个问题建议你找一个安静的时间,认真诚实的作答。
1、我有哪些想尝试,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
2、你周围的人经常向你请教什么问题,其中你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最兴奋/最有成就感?
3、当我获得我想要的,我会给社会、公司、家庭带去什么样的影响?
4、是什么在阻碍我得到想要的?我在顾虑和担忧什么?能短期克服还是要长期积累?
5、为了帮助自己建立一个支持、问责的环境,有谁可以成为我的支持者、帮助者?
6、我可以做的一个最小的行动是什么?
什么人不适合转型
如果存在以下两种心态的人在转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建议先做调整。
第一种,心态上特别着急,想要一步到位。转型不是简单的跳槽或换工作,真正的转型本质上是一个自我身份转变和认同的过程,是一个人职业身份重新塑造、阐释的过程,这个过程没办法通过短期外表变化就能实现。就如同一个人从个体贡献者被提拔为一名团队管理者,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转型。
第二种,寻求绝对安全,思维僵化。这类人要求自己通过一次转型改变所有事情,不允许自己试错,只允许成功。我们知道换到一个新的职业或行业,会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给自己更多耐心和时间去尝试,接受不确定因素,小范围低成本尝试。
转型的两个关键阶段
开启转型有两个关键阶段,第一,探索阶段最重要的是找到更多职业转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的最佳交汇点,就像一个手电筒一样尽最大可能向外探照。可以用“生涯四看”模型做系统梳理,从四个不同维度对一个人的发展方向进行动态思考。
1、向上看,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传统发展路径,从低职位往更高的职位和级别走,大多数人一提到发展就会想到升职这条路径,也是很多公司职业发展通道中的管理路线。
2、向内看,意味着在原有领域深耕细作,成为专家型人才,也是很多公司职业发展通道中的专家路线。比如:一名会计人员如何向内看?可以成为会计师或成本分析师等财务领域的专家。向内看的发展路越往后自由度越高,但是专业路径的选择需要考验我们对这件事情本身的热爱程度。
3、左右看,是指在周边不同岗位上切换,比如:行政转HR,销售转运营,这条路径选择面很宽但也有可能哪方面都不专。
4、向外看,是指在现有职业之外去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发展目标,这类人大部分是在解决了基本的经济需求后,不太在乎职业内的发展。
第二,定位阶段更重要的是向内看,找到内在支点和外在支点的交点,才是最佳定位点,职业生涯的三叶草模型可以帮助你找到最佳定位点。
工作的本质,是通过价值创造完成价值兑现。我们能够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提是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兴趣,兴趣加上持续的投入,不断培养我们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通过能力创造价值,我们可以兑现价值,包括物质回报和精神回报,这些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价值感和满足感,从而有更强的兴趣投入到工作中,由此形成一个闭环。所以,完美的工作应该包含兴趣、能力、价值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的交汇点就是个人的最佳定位点,形象点说就是职业甜蜜点。
转型前要做哪些准备
如何评估你已经做好了转型的准备,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做一次梳理。
第一,时间,你给自己多少时间转型?通常2-3年
第二,精力,你能投入多少精力准备?体能、情绪、注意力、意义感
第三,经验,你对这个领域有多了解?用兼职/项目形式获取
第四,技能,你有哪些技能上的准备?梳理可迁移技能
第五,金钱,你有多少转型的储备金?需要新投入的,原方向上失去的
第六,人际,有哪些人可以支持到你?职业发展的生态系统
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选择,一个是职业,另一个是婚姻。分别对应每个人最大的两个需求:价值感和归属感,价值感是从工作中获得,归属感从家庭中获得。祝愿恰好读到这篇文章的伙伴们:不躺平不内卷,做喜欢的工作,过向往的生活,做独一无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