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发布了一篇和洗牙有关的内容,大家都很感兴趣,今天再给大家讲一讲洗牙有关的那些事。
洗牙,就是清洗牙齿,牙科行内的叫洁治。
何为洗牙?洗牙就相当于搓澡,黑人洗完还是黑人,所以不能美白……
既然是搓澡,搓掉的就是死皮,所以洗牙不会把你牙釉质洗掉,搓完以后你身上会感觉痒痒的很舒服对吧!所以洗完牙后你牙会酸酸的也没问题;你时间长了不洗澡得了皮肤病了,洗一次澡就会治好吗?不会对吧?但是,经常洗澡对皮肤病有好处,所以不要指望洗一次牙就治好你的牙周病。
洗牙美国人民亲切的称之为Prophy。这个词透露出不少信息。应该是源自:prophylactic,意为“预防的”。也就是说是保健,属于强身健体、没病防病。
美国人民已经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和个人健康意识。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定期看牙医,定期洗牙,一般是半年到一年一次。医生在美国出门诊的时候,常规要求询问患者上一次洗牙是什么时候,如果这个时间间隔超过了两年,患者一般都会有点羞赧,或者用很夸张的语说:“It's really long long ago!”。
国内呢,人们对口腔的护理都是停留在没疼就是没病,没病不需要看的阶段。在医院经常会碰到中老年患者自豪的说:“医生,我牙一直很好,从来没疼过,我也从来没去过医院,就这几年开始有点活动了。。。”
为什么一定要说这句话,就是因为很多人因为牙齿在没有明显不适的时候被洗了牙,然后出现了一些“问题”。然后就很直觉的认为:我的牙本来没事,洗牙后反倒不舒服牙被洗坏了。由此引发了不少联想,“洗牙不好”开始流传,很多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鉴,力阻身边的亲友前去洗牙。
也有人说,我每天坚持早晚刷牙,口腔没有问题,不需要洗牙。
在开始之前,看张照片,看看洗牙是怎么回事?
洗牙就是把牙齿上沾染的脏东西去掉,这个脏东西主要指色素和牙石。
误区一:我每天刷牙!两次!特认真!我就不用洗牙了!
牙石是哪里来的?牙石是唾液中的钙沉积在牙齿上的细菌上形成的。而口腔中的唾液和细菌都是无穷无尽的,即使你每天刷牙,即使你是个牙医,也不能做到把牙齿上的脏东西完全刷掉,总有边边角角刷不到,日积月累就形成了一块块牙石,像牡蛎趴在海边的石头上一样,牙石就黏在了你的牙齿上,然后慢慢长大,可结实了,刷都刷不掉。这时候就要借助牙医的专业工具,来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就像你每次做完饭,也都收拾一下厨房,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厨房进行大扫除,擦擦洗洗一整天。道理是一样的。
误区二:“洗牙特别疼!酸疼酸疼的!”、“洗完牙以后牙齿特别敏感!怕凉怕热!”
上述这两个问题,就是洗牙和牙齿敏感的关系。
洗牙并不是那么可怕。起码来说,如果你“习惯”了洗牙以后,洗牙并没有那么可怕。
我想澄清一点,其实今天算不上是严格的辟谣,因为洗牙确实不好受。这是由洗牙的目的和方法造成的。洗牙是要去除牙齿上的脏东西,主要是牙石。
而牙石最易生长的地方就是那些不易清洁的位置,如左图所示的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而这个交界处还是牙齿本身洁白坚硬的牙釉质和稚嫩敏感的牙根。如下图红圈处所示。即使是没有牙周病的情况下,用金属器械触碰这个位置,也会引起一定的不适。
但这种不适,还是应该可以忍受的。希望大家能鼓起勇气。
再说说洗过牙之后,很多人都反映牙齿变得比原来敏感了。这类同志一般都是已经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了,类似下图。
此图左侧是正常的牙周情况,牙龈把脆弱的牙根保护的很好,隔离了外界的各种冷热刺激;右侧是牙周炎的情况,由于牙石的长期压迫和牙龈的炎症,牙龈选择了“敌进我退”的战术,开始萎缩。按说牙龈一旦萎缩,牙根就应该暴露出来了,但这个过程是缓慢进行的,“我退敌进”,牙龈萎缩的同时,牙根又被牙石覆盖了。
牙石虽然脏,虽然有害,但它毕竟是为牙根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所以,当牙石已经默默的生长了五年、十年以后,一旦牙石被突然洗掉,牙龈又已经萎缩了,脆弱的牙根再次直接暴露在口腔里,再次直接品尝到麻辣火锅、哈根达斯、冰镇可乐...牙齿就幸福的崩溃了,尖锐短暂的剧烈疼痛就开始了。
所以洗牙仅是牙齿敏感的诱因,真正的根源还是牙周病。
而如果因为害怕敏感而不敢、不愿洗牙,那么将会导致牙周病越演越烈,最终牙齿松动脱落。
最后,希望大家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