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善意?
源于网络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12月15日,高以翔的告别仪式在台北举行。
其实高以翔并不算是多出名的明星,但关于他的悼念新闻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是很多人越了解他,越发现他的品格让人尊敬。对高以翔的追忆,往往提到他为人善良,待人绅士、友好。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工作伙伴,甚至是一面之缘的“粉丝”,都能讲出很多感受到高以翔善意的生活细节。
我想人们之所以珍视他的善意,可能不仅是因为善良本身是珍贵的品格,还可能是因为不少人感受到,我们的生活中,竞争越来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压力下,一个人总在关心身边的人甚至是陌生人,是格外不容易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能顾得上自己就不错了,哪还有那么多精力关心别人?
这并不单单是一种感觉,还真有人研究过这种心理趋势。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想跟你分享的是《大西洋月刊》12月刊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讨论的是为什么在美国年轻人当中,善良、关心他人的品格越来越弱化,以及家长能做些什么来扭转这种趋势。
文章的作者,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Adam Grant,他同时也是一位教育畅销书作者。虽然他讨论的是美国社会的问题,但是我读了之后认为,他的教育理念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也值得咱们中国的家长参考。接下来,我就给你说说他的观点。
刚才我们说,美国社会出现“善良弱化”的趋势,这还真是有研究证实的。比如说,有一份心理学研究显示,从1979年到2009年,美国大学生对于不幸的人,或者被不公平对待的人,感受到的担忧或者困扰是不断减弱的。研究人员认为,在这30年间,美国大学生的同理心和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的能力,大幅度下跌。
心理学家还发现,在美国,跟上一代人相比,“95后”的年轻人更少认为,采取行动帮助别人是自己应该承担起的责任。有不少美国的“95后”认为,帮助别人没错,但这不是自己需要干的事。这种心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果是,美国“95后”的年轻人给慈善机构捐赠更少,表达出的捐赠意愿也更低。
那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不是因为社会不平等,年轻人越来越愤世嫉俗了?或者像咱们开头说的,美国社会压力也大,年轻人没那么多工夫考虑别人的感受?
Adam Grant认为,这个问题的根子还是在教育上,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鼓励孩子培养善良的品格。如果你去问家长,你最看重孩子的啥?90%的家长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会关心别人的人。但是如果你去问孩子,你觉得你父母看重你的什么?81%的孩子反映,相比起关心别人,家长更看重孩子的成就和快乐。这说明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心的,很多家长在教育过程中,没让孩子意识到善良、关心别人是多么重要的品格,最起码跟自己的成就是同等重要的。
你可能会想了,美国人太伪善了吧?
直接承认好不好:孩子的成就和他自己的快乐当然最重要了。毕竟,升学、职场发展、收入,甚至是婚姻大事,都取决于一个孩子有没有出息嘛。你光让他善良、关心别人,到了社会上怎么生存?
道理是这样,但是Adam Grant这篇文章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在短期有成就或者重视成就的孩子,在长期真的会成为最有出息的人吗?
还真不一定。有一系列研究发现,反而是那些小时候爱关心别人的孩子,长大了可能会更有出息。Adam Grant列举了几个研究成果,比如:
1. 那些被幼儿园老师评价说更乐于助人的男孩,在30年之后挣得钱更多。
2. 在初二的时候成绩最好的学生,小学的时候反而不是成绩最高的。但是在小学的时候,这批孩子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的三年级老师反映,这些孩子最爱帮助别人。简单粗暴地描述这层相关性,就是你在三年级爱给别人帮忙,上了初中成绩更好。
3.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认为自己的父母最看重什么?那些认为自己的父母看重好品格胜于看重成绩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表现更好,也更不容易破坏规则。
这些结果,乍一听有点让人惊讶。但是仔细想想,其实背后的道理我们也都懂:得道多助嘛。
就像我们在以前节目里说过的,一个人要想做成事,不能靠自己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把自己嵌入到一个社会网络当中去。如果你乐于助人、善良,那肯定你的朋友会更多,你的视野更宽广,你的心理状态也会更加积极和乐观。善良没法儿替代成功,但是善良可以为我们创造一个有助于成功的环境。
那说到这,你肯定会问,怎么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善良的品格呢?
其实,善良、关心别人是每个孩子生来就有的天性,就像一粒种子一样,到了一定年龄,就长出了小苗子:小孩在1岁到1岁半左右,就会开始展现出给家长帮忙的意愿,比如说想帮忙扫地、收拾桌子、收拾自己的玩具等等。
等到他们2岁半左右的时候,小朋友的同理心就会逐渐开始建立了,他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东西来帮助别人,比如说看到别人冷的时候,把自己的小毯子送给对方。
但问题是,孩子在做这些事儿的时候,很多家长并没有给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鼓励。你想想,如果你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从学校拿回来一朵小红花,那你肯定会说:宝贝儿,太棒了,真为你自豪!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回来说,今天我帮助了一个小朋友。那你是不是会给他同样多,或者同样强烈的鼓励呢?
很多家长是没有做到这一点的,所以Adam Grant给家长的建议也很简单,就是给孩子的同理心和善意以足够的关注。
第一,改变你提问的内容。平时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别光问考试考了多少分?你在学校听不听话?给善良以关注,意味着你在关心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该关心一下他做了哪些关心别人的事。
比如说问问他,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帮助哪个小朋友?开始,孩子可能会说,我不记得,我没做过。但如果你经常问他,他可能就会开始留意这件事。也许他会开始告诉你,我今天跟一个好朋友分享了我的小零食,或者我今天帮一个同学搞懂了一个错题。日积月累,孩子自己也会主动寻找能帮助别人的机会。
再比如,当孩子跟你讲学校里的其他小朋友的时候,你可以问问他,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对待其他人的呢?这种方式,会让对方有什么感受呢?在小孩的圈子里,他们其实天然会崇拜或者喜欢那些表现更好或者更酷的孩子,比如跑得最快的,或者在才艺表演里最突出的。但是你可以引导他,不要只关注这些,还可以去关注那些反映善意的品质和行为。
这是第一个建议,改变提问的方式。
第二,当孩子做了一件展现善意的事情,有意识地夸夸他。
注意哦,是口头上夸他,而不是奖励他的行为,因为你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善良是为了获得物质奖励。
而且,怎么夸也是有讲究的——很多家长可能只是夸孩子的行为本身,比如说,谢谢你帮妈妈扫地。或者说,你跟弟弟分享你的苹果,真棒!
但是研究显示,在一些特定的年龄段,更有效的夸奖方式,可能是夸孩子的品格本身。比如说,与其跟孩子说,谢谢你帮妈妈扫地,你可以说,真是个好孩子,这么爱帮助人。这种方式就是夸他的品格。
那为什么说,要在特定的年龄段这么夸呢?因为研究显示,在8岁左右,夸奖他的品格,相比起夸他的行为,带来的效果显著不同。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有“关键期”,8岁正是身份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你可以帮他建立“帮助者”的身份。再早点儿,再晚点儿,效果都没有这么好。5岁的时候这么夸,也有效果,但是效果不持久。10岁的时候,你夸他的行为跟夸他的品格,效果已经没啥区别了。
这是第二条建议,认可他的善意,夸奖他。
第三,在此基础之上,你还可以跟孩子分享,你自己帮助别人的经历。甚至,你没帮上忙,感到后悔、内疚的经历,也可以分享。比如,小时候看到同学被嘲笑,自己没站出来说话。
不过,说到这我也想提醒一句,鼓励孩子关心别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可不是要求他牺牲自己,完全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善良应该是自私和无私之间的一个状态,是在自己的需求得到照顾的同时,主动帮助别人。
好,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为你介绍了沃顿商学院教授Adam Grant的教育理念。他并不反对家长们追求孩子们的学业成就,但他认为现状是,相比起培养孩子的学业成就,家长们在培养善良品格上花的功夫有点太少了,以至于天平失去了平衡。
这篇文章的结尾讲得很好,我觉得是值得贴在墙上,随时给自己提醒的话:
Adam Grant说,养育孩子真正的考验并不是你的孩子能获得何等的成就,而是他们将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将会怎样对待他人。
这句话还是有点普通啊,但是下一句话就很精彩了:
如果你教导你的孩子成为善良的人,那么你不仅在为他的成就铺路,你也在为他周围的孩子们铺路。